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国峰专利>正文

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17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属于医疗导航用具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相适配,所述固定导板的内表面贴合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所述固定导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固定导板的前额位置,导管的中心孔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穿透所述固定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能够根据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数据个性化定制,准确确定钻颅点、穿刺方向和穿刺深度,定向精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效果,适用于脑血肿的钻颅引流治疗,将手术风险降至最小。

A guide template for percutaneous minimally invasive puncture and drainage of cerebral hemat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
本技术属于医疗导航用具
,具体的说是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
技术介绍
脑血肿、脑出血等病症,会在颅内形成血块,治疗时需要钻颅进行引流,将颅内的血块放出来,该类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准确的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定位装置保证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的准确性,应用最为广泛的是三维立体定向仪,利用某一点的立体定位原理,首先在脑内找出一个解剖位置相对恒定的结构作为定位原点,然后通过该原点设计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即三维坐标系,测出脑内目标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数值,根据上述数值确定目标位置,该种仪器设计复杂、使用程序繁琐,且需较复杂的技术培训等,成本高,若存在定位原点确定不精确,计算误差等,会带来很高的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极大的保证了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的准确性,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包括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相适配,所述固定导板的内表面贴合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所述固定导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固定导板的前额位置,导管的中心孔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穿透所述固定导板。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板为开放性罩体,固定导板的两端经可调节连接装置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可调节连接装置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连接装置为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节连接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带和调节扣,所述固定带安装于固定导板一端的安装孔内,所述调节扣安装于固定导板另一端的安装孔内,固定带的末端与调节扣相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长度为5cm。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板和导管为3D打印制成的一体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导板和导管均采用聚乳酸材料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能够在术前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资料进行个性化定制,固定导板与患者的上面部完全的贴合,定位性能良好,钻头沿导管的导向通道进行钻颅手术,保证了钻颅点、置管方向和置管深度的准确性,降低手术风险。2、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将导管设置在固定导板的前额位置,前额位置对应大脑功能区最少的部分,将手术的风险性降至最低。3、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设置可调节连接装置,可根据患者的头围调节松紧度,方便的实现固定导板在患者头部的固定,定位效果好且便于操作。4、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导管的长度设置为5cm,可以根据导管长度和置管深度提前设置好钻头的长度,钻头的长度在预留出导管长度的部分后,手术时直接打到底即可,操作十分简便且风险低。5、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采用聚乳酸材料,经3D打印形成一体化结构,环境友好,便于加工。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导板,2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包括固定导板1,所述固定导板1的形状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相适配,所述固定导板1的内表面贴合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所述固定导板1的外侧设置有导管2,所述导管2位于固定导板1的前额位置,导管2的中心孔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穿透所述固定导板1。固定导板1为开放性罩体,固定导板1的两端经可调节连接装置相连接。固定导板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可调节连接装置的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可调节连接装置为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调节连接装置还可以包括相互配合的固定带和调节扣,固定带安装于固定导板一端的安装孔内,调节扣安装于固定导板另一端的安装孔内,固定带的末端与调节扣相配合。固定带和调节扣的配合方式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腰带的配合方式,在固定带上设置沿其长轴线方向并列排列的通孔,在调节扣上设置一个杆状构件,通过杆状构件与不同的通孔的配合,实现固定带和调节扣配合后整体长度的调节。或者,固定带和调节扣的配合方式还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书包带的配合方式,通过固定带不同位置与调节扣的配合,实现固定带和调节扣配合后整体长度的调节。可调节连接装置可以将固定导板可靠的佩戴在患者的头部,为保证舒适度,调节扣设置在对应患者头部一侧的位置,患者仰卧位时不会被调节扣咯到。本实施例中,导管2的长度为5cm,导向通道的直径为6mm。使用时,根据导管2长度和置管深度提前设置好钻头的长度,钻头的长度在预留出导管2长度的部分后,手术时直接打到底即可,导向通道的直径与手术钻头相适配,确保钻头不会倾斜,操作十分简便且风险低。固定导板1和导管2为3D打印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均采用聚乳酸材料制成。聚乳酸可降解,环境友好,采用3D打印不仅便于加工,且固定导板1和导管2的连接十分可靠,加工精度非常高。使用时,将固定导板1贴合于患者的上面部,钻头沿导管2的导向通道打入进行手术。本技术示例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在术前根据患者的影像学数据资料个性化定制,能够很好的与患者的上面部贴合,使固定导板1的定位良好,导管2的位置及角度根据钻颅点和置管方向确定,钻头安装的长度尺寸根据导管2的长度和钻颅深度确定,使手术的各项数据均得到可靠的导航,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将手术的风险降至最低。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相适配,所述固定导板的内表面贴合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所述固定导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固定导板的前额位置,导管的中心孔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穿透所述固定导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导板,所述固定导板的形状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相适配,所述固定导板的内表面贴合于患者的前额、鼻梁及眼眶,所述固定导板的外侧设置有导管,所述导管位于固定导板的前额位置,导管的中心孔形成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穿透所述固定导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导板为开放性罩体,固定导板的两端经可调节连接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导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安装可调节连接装置的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脑血肿经皮微创穿刺引流导向模板,其特征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国峰孙强巩贯忠战英
申请(专利权)人:娄国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