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04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3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板支架,应用于控制台,控制台包括底架,在底架的上部安装有台面,台面的侧部安设有框架,在框架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背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结构相同;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一承重支架,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一承重支架相连接,并固定于第一底座的上表面;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相连接,并固定于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背板,其安装于第一承重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的上端,以使得背板与台面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不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

A backplane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支架
本申请涉及支撑装置
,特别是涉及一种背板支架。
技术介绍
通过了解、目前大多数环境使用的控制台,其背板为封闭式结构,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并且结构复杂,颜色、功能单一,此外,背板的支架稳定性差,安装结构外露,影响整体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背板支架,解决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板支架,应用于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底架,在所述底架的上部安装有台面,所述台面的侧部安设有框架,在所述框架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所述背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一承重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安装支架和第二承重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背板,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的上端,以使得所述背板与所述台面之间具有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正面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第二卡槽。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还包括安装条和装饰板,其中,所述安装条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所述装饰板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内壁设有多个第一C形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还包括第一装饰盖,在所述第一装饰盖的下表面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插于所述第一C形凹槽的上端,以使得所述第一装饰盖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上端;所述第一C形凹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座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的后面对称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卡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承重支架和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卡接凸起为“7”型或“T”型。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第一承重支架的内壁对称设有插槽,和多个第二C形凹槽,在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有插条,并延伸至所述插槽的上端外部,用于与所述背板的下部凹槽插接,以使得所述背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所述第二C形凹槽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还包括第一装饰保护套,其套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一承重支架。(三)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框架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该背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且结构相同,背板安装于第一支架组件的第一承重支架和第二支架组件的第二承重支架的上端,使该背板与台面之间具有间隙,因此,不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控制台的示意性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背板支架的第一支架组件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背板支架的第二支架组件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图2中第一安装支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5是图4中第一安装支架的截面俯视图;图6是图2中第一承重支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7是图6中第一承重支架的截面俯视图;图8是图4中第一安装支架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底架;2、台面;3、第二支架组件;31、第二底座;32、第二装饰保护套;33、第二承重支架;34、第二安装支架;35、第二装饰盖;4、背板;5、第一支架组件;51、第一底座;52、第一装饰保护套;53、第一承重支架;531、卡接凸起;532、插条;533、第二C形凹槽;534、插槽;54、第一安装支架;541、第一凹槽;542、第一卡槽;543、第一C形凹槽;544、第二凹槽;545、第二卡槽;546、安装条;547、装饰板;55、第一装饰盖;6、框架;7、间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不代表任何的序列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进行的区分。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由于目前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的问题,本申请给出不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的背板支架。下面将通过基础设计、扩展设计及替换设计对产品等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和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板支架,应用于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底架1,在所述底架1的上部安装有台面2,所述台面2的侧部安设有框架6,在所述框架6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所述背板支架由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3构成,所述第一支架组件5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结构相同,用于承载所述背板4的重量及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组件5由第一底座51、第一安装支架54和第一承重支架53组成,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和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由第二底座31、第二安装支架34和第二承重支架33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4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31的上表面。所述背板4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的上端,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用于承载所述背板4的重量及连接,使所述背板4与所述台面2之间具有间隙7。因此,不遮挡工作人员的视角,并且结构简单,安装拆卸便捷,有利于光线扩散,视角开阔,便于观看。所述控制台结合所述背板支架,实现了所述背板4通透式结构,增加了安装的稳定性,拆装简单,装饰材料可以随时更换,满足线缆隐蔽处理,体现结构与外观的完美结合。在该实施例中,可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架组件5和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均为拉铝型材,其加工方便,结构强度高,尺寸稳定,有很强的抗腐蚀性,为优选材料,其内部为空腔结构,可以满足线缆布设,对线缆起到隐蔽及防护的功能。所述第一底座51和所述第二底座31为矩形或圆形,当为矩形时每个角均为圆倒角。在该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使所述背板4更加稳固平稳,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的高度;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4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的高度;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4的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支架,应用于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底架(1),在所述底架(1)的上部安装有台面(2),所述台面(2)的侧部安设有框架(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6)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所述背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3),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51)、第一安装支架(54)和第一承重支架(53),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和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安装支架(34)和第二承重支架(33),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4)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31)的上表面;背板(4),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的上端,以使得所述背板(4)与所述台面(2)之间具有间隙(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支架,应用于控制台,所述控制台包括底架(1),在所述底架(1)的上部安装有台面(2),所述台面(2)的侧部安设有框架(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框架(6)的上部安装有背板支架,所述背板支架包括;第一支架组件(5)和第二支架组件(3),且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第一底座(51)、第一安装支架(54)和第一承重支架(53),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和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一底座(5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支架组件(3)包括第二底座(31)、第二安装支架(34)和第二承重支架(33),所述第二安装支架(34)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相连接,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31)的上表面;背板(4),其安装于所述第一承重支架(53)和所述第二承重支架(33)的上端,以使得所述背板(4)与所述台面(2)之间具有间隙(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凹槽(541),在所述第一凹槽(541)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第一卡槽(542);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的正面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二凹槽(544),在所述第二凹槽(544)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第二卡槽(54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条(546)和装饰板(547),其中,所述安装条(546)位于所述第一卡槽(542)的内侧,所述装饰板(547)位于所述第一卡槽(542)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5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飞马拓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