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31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抗风抗震中应用的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材料和钢板中间部分经硫化成一体,在预留的铅芯孔灌入铅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两种耗能机制同时耗能,可同时用于抗风抗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更换方便,造价低廉,易形成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阻尼器,特别是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现有技术的粘弹性阻尼器是一种构造简单、取材容易、性能良好的阻尼器,可用于高层结构抗风抗震中。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首次应用了3M公司材料制成的粘弹性阻尼器,该阻尼器由三块钢板中夹粘弹性材料而构成。此后日本的一些建筑公司开发了多种粘性阻尼器,Shimizu建设公司开发了沥青橡胶组合(BRC)粘弹性阻尼器,Bridgestone公司开发了粘弹性橡胶剪切阻尼器,Kumagai-Gumi公司开发了超塑性硅氧橡胶粘弹性剪切阻尼制震墙系统。这些阻尼器一般由粘弹性材料和约束钢板所组成。典型的粘弹性阻尼器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它是由2个T型约束钢板夹一块矩形钢板所组成,T形约束钢板与中间钢板接触面间夹有一层粘弹性材料,钢板和粘弹性材料通过硫化方法使其粘成一整体。在轴向力作用下,约束T形钢板与中间钢板产生相对运动,使粘弹性材料产生剪切变形,以吸热方式耗散运动能量。粘弹性阻尼器可安装在框架结构中的单斜支撑和其它产生剪切变形的位置上。现有技术中的粘弹性阻尼器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粘弹性材料的抗剪能力有限,其所吸收和耗散的能量有限,为满足使用要求须做得较大才行;(2)上述阻尼器为单向阻尼器,只能在一个方向运动和产生剪切变形,运用范围受到限制;(3)主要用于风振控制中,用于地震反应控制,效果欠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解决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的抗风抗震的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由粘性材料、钢板、铅芯、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材料和钢板中间部分经硫化成一体,在预留的铅芯孔灌入铅芯。——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与钢板的上下两端部分焊接后,靠螺栓与支撑或结构连接。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典型的粘弹性阻尼器。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正立面图,(b)为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在框架支撑结构中的运用,其中(a)为人字型支撑,(b)为X型支撑。图4为本技术在相邻建筑间的运用,其中(a)为主体结构与群房间,(b)为两相邻建筑间。附图中(1)为粘弹性材料,(2)为钢板,(3)为铅芯,(4)为上连接板,(5)为下连接板,(6)为铅—弹性复合阻尼器,(7)为支撑。本技术是利用粘弹性材料剪切滞回变形耗能和铅滞回挤压耗能两者同时耗能的原理,在设计好的模具中设置数块钢板,钢板中段预留铅芯孔位,将粘弹性材料通过硫化工艺使与钢板中间部分合为一整体,阻尼器的尺寸、钢板的个数及厚度、粘弹性材料的厚度及铅芯的直径按具体要求计算确定。再将钢板上下两端部分与上下连接板焊接起来。上下连接板通过螺栓与高层建筑物的支撑(人字型或X型)或结构连接,如图3,或用于两相邻建筑物间的抗震缝中,如图4。本技术的优点是(1)构造简单,取材容易,制作简便,造价低廉,易形成产品批量生产;(2)安装、拆卸更换容易;(3)利用两种耗能机制同时耗能,可耗散大量振动能量;(4)可同时用于抗风抗震;(5)可两向产生剪切变形,可减轻来自两个方向的振动。权利要求1.一种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由粘性材料、钢板、铅芯、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材料和钢板中间部分经硫化成一体,在预留的铅芯孔灌入铅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与钢板的上下两端部分焊接后,靠螺栓与支撑或结构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物抗风抗震中应用的铅-粘弹性复合阻尼器,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材料和钢板中间部分经硫化成一体,在预留的铅芯孔灌入铅芯。本技术利用两种耗能机制同时耗能,可同时用于抗风抗震。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安装拆卸更换方便,造价低廉,易形成批量生产。文档编号F16F9/00GK2276584SQ9720854公开日1998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福霖, 周云, 俞公骅 申请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一粘弹性复合阻尼器,由粘性材料、钢板、铅芯、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组成,其特征在于:粘弹性材料和钢板中间部分经硫化成一体,在预留的铅芯孔灌入铅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霖周云俞公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建设学院西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