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02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51
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包括框架、顶棚、条形板、储能模块、地板、充电桩、侧面板、支撑梁、太阳能发电板和吸顶灯,框架为多个,并且相邻的框架平行设置,多个框架通过支撑梁连接固定,顶棚和地板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上端和下端,条形板设置于左侧的两框架之间并与顶棚相接,储能模块设置于位于右侧的两个框架之间,充电桩固定于地板上表面,侧面板设置于左侧框架内,太阳能发电板嵌入设置在顶棚上表面,吸顶灯设置于顶棚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用于汽车充电和设备自身的夜间照明,整体结构稳定且安装位置容易变动,同时有效的使充电桩得到保护,延长了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

A Simple Energy Storage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现有的充电桩多是与地面上预先打好的水泥桩基固定,安装过程相对繁琐同时也不能移动,因此对充电桩的安装位置需要做好严格的前期规划。倘若需要改变充电桩位置往往还需要重新做好固定桩基,之前用于固定的桩基也会废弃,导致建筑材料的浪费,废弃的桩基不做处理还会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其次,暴露在外的充电桩受风吹雨淋日晒的影响下会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方便移动,同时可以提供夜间照明,对充电桩进行有效保护的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包括框架、顶棚、条形板、储能模块、地板、充电桩、侧面板、支撑梁、太阳能发电板、吸顶灯,所述框架为多个,并且相邻的框架平行设置,多个框架通过支撑梁连接固定,所述顶棚和地板分别设置于框架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条形板设置于左侧的两框架之间并与顶棚相接,所述储能模块设置于位于右侧的两个框架之间,所述充电桩固定于地板上表面,所述侧面板设置于左侧框架内,所述太阳能发电板嵌入设置在顶棚上表面,所述吸顶灯设置于顶棚下表面,所述充电桩、太阳能发电板和吸顶灯均与储能模块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有四个,分别设置在框架的四个拐角。进一步的,所述吸顶灯内安装控制器。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用于汽车充电和设备自身的夜间照明,整体结构稳定且安装位置容易变动,同时顶棚和条形板的设置有效的使充电桩得到保护,延长了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A-A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图中:1、框架;2、顶棚;3、条形板;4、储能模块;5、底板;6、充电桩;7、侧面板;8、支撑梁;9、太阳能发电板;10、吸顶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包括框架1、顶棚2、条形板3、储能模块4、地板5、充电桩6、侧面板7、支撑梁8、太阳能发电板9和吸顶灯10,所述框架1为三个,并且相邻的框架1平行设置,三个框架1通过支撑梁8焊接,所述顶棚2和地板5通过螺栓分别与框架1的上端和下端固定,所述条形板3设置于左侧的两框架1之间并与顶棚2相接,所述储能模块4设置于位于右侧的两个框架1之间,所述充电桩6固定于地板5上表面,所述侧面板7设置于左侧框架1内,所述太阳能发电板9嵌入设置在顶棚2上表面,所述吸顶灯10设置于顶棚2下表面,所述充电桩6、太阳能发电板9和吸顶灯10均与储能模块4电性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支撑梁8为四个圆形钢管,管径小于地板5的厚度,分别设置在框架1的四个拐角,加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中,所述吸顶灯10内安装控制器,可根据预设的时间控制吸顶灯10电路的通断。本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顶棚2和条形板3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充电桩等关键设备被雨淋和日晒,同时条形板3也可用于粘贴公益广告或者商业广告,太阳能发电板9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于储能模块4内供充电桩使用,在储能模块4电量较低时,充电桩6从外部电网直接获取电能。当周围环境较暗时,吸顶灯10与储能模块4的电路闭合,照亮周围环境。当充电桩位置需要移动时,将外部电路断开,借助叉车或者其他设备将整体移至合适位置然后重新接入外部电路即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可利用太阳能发电用于汽车充电和设备自身的夜间照明,整体结构稳定且安装位置容易变动,同时顶棚2和条形板3的设置有效的使充电桩得到保护,延长了关键设备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顶棚(2)、条形板(3)、储能模块(4)、地板(5)、充电桩(6)、侧面板(7)、支撑梁(8)、太阳能发电板(9)、吸顶灯(10),所述框架(1)为多个,并且相邻的框架(1)平行设置,多个框架(1)通过支撑梁(8)连接固定,所述顶棚(2)和地板(5)分别设置于框架(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条形板(3)设置于左侧的两框架(1)之间并与顶棚(2)相接,所述储能模块(4)设置于位于右侧的两个框架(1)之间,所述充电桩(6)固定于地板(5)上表面,所述侧面板(7)设置于左侧框架(1)内,所述太阳能发电板(9)嵌入设置在顶棚(2)上表面,所述吸顶灯(10)设置于顶棚(2)下表面,所述充电桩(6)、太阳能发电板(9)和吸顶灯(10)均与储能模块(4)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型储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顶棚(2)、条形板(3)、储能模块(4)、地板(5)、充电桩(6)、侧面板(7)、支撑梁(8)、太阳能发电板(9)、吸顶灯(10),所述框架(1)为多个,并且相邻的框架(1)平行设置,多个框架(1)通过支撑梁(8)连接固定,所述顶棚(2)和地板(5)分别设置于框架(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条形板(3)设置于左侧的两框架(1)之间并与顶棚(2)相接,所述储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智伟席正伟王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鼎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