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57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射频连接器,其中,射频连接器包括中心传输组件、及分别设于中心传输组件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一PCB板电连接,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另一PCB板电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包括两端呈开口设置的第一外壳、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内壳、第一绝缘体、连接层以及第一内芯,第一内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一定位段,第一定位段的内表面形成有限位槽,中心传输组件的一端设于限位槽内;第一外壳与第一内壳之间具有装配间隙,连接层填充于装配间隙内,以连接第一内壳和第一外壳。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射频连接器具有连接紧固、稳定、高效、成本低、工艺优良的优点。

Radio Frequency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频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射频连接器通常包括中心传输组件、及设于所述中心传输组件两端的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用于与PCB板电连接。一般地,连接组件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组装到外壳体中。但是,该技术中,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存在安装间隙,从而导致内壳体与外壳体连接不稳定,会影响射频连接器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射频连接器,旨在提供一种连接稳定的射频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射频连接器,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中心传输组件、及分别设于所述中心传输组件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另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两端呈开口设置;第一内壳,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内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一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的内表面形成有限位槽,所述中心传输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内;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段抵接;所述第一绝缘体沿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层,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内壳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连接层填充于装配间隙内,以连接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一内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内芯部分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可选地,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第一绝缘体一体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第一内芯、第一绝缘体以及连接层一体注塑成型。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小圆段、第一大圆段及连接所述第一小圆段和所述第一大圆段的光滑过渡段,所述第一小圆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大圆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小圆段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孔直径A1=2.80毫米-6.80毫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的端口直径B1=2.40-6.40毫米;所述第一内壳内凹直径C1=1.80-5.80毫米;所述第一内壳外凸直径D1=1.60-5.60毫米;所述第一调节凸部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凸部的内环面直径E1=0.45-4.45毫米;所述第一内芯的第一大圆段的外圆直径F1=0-2.94毫米;所述第一内芯的第一小圆段的外圆直径G1=0-2.85毫米;所述第一内芯位于第一内壳内的头部呈半球形,所述第一内芯的头部半径SR1=0-2.85毫米。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的两端呈开口设置,且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直筒段和呈喇叭状的引导段;第二绝缘体,设于所述直筒段内,所述第二绝缘体沿所述第二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二内芯,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内芯包括第二小圆段、第二大圆段及连接所述第二小圆段和所述第二大圆段的光滑过渡段,所述第二小圆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大圆段的外径,所述第二小圆段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可选地,所述直筒段的内径A2=1.80毫米-5.80毫米;所述引导段的内径A3=6.80-10.80毫米;所述直筒段的长度H1=0.5-25毫米;所述第二绝缘体的长度H2=0-3.50毫米;所述第二内芯第二大圆段的内孔直径F2=0-2.94毫米;所述第二内芯第二小圆段的内孔直径G2=0-2.85毫米;所述第二内芯位于第二内壳内的头部呈半球形,所述第二内芯的头部半径SR2=0-2.85毫米。可选地,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包括:中心壳体,所述中心壳体的两端呈开口设置;第一套筒,设于所述中心壳体内;第三绝缘体,设于所述中心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侧;第四绝缘体,设于所述中心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套筒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三绝缘体和所述第四绝缘体;所述第四绝缘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作减薄处理以形成减薄段,以使所述减薄段与所述中心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避让间隙;以及中心端子,设于所述中心壳体内,且设于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中心端子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内芯部分伸入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所述第二内芯部分插入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可选地,所述中心壳体的内径C2=1.00-5.00毫米;所述减薄段呈环形设置,所述减薄段的外径D2=0-3.80毫米;所述中心端子的外径E2=0-3.30毫米;所述中心端子的内径B2=0-2.86毫米。可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段内凹呈弧形设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内壳的内壁面设有限位槽,中心传输组件通过限位槽以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组件内,以保证中心传输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稳定,有利于提高射频连接器工作的稳定性;且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之间设有连接层,使射频连接器连接紧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一连接组件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一内壳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另一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绝缘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二连接组件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又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又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组件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又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中心传输组件剖面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中心传输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中心传输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一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一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二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第二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再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射频连接器再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组件结构尺寸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中心传输组件、及分别设于所述中心传输组件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另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两端呈开口设置;第一内壳,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内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一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的内表面形成有限位槽,所述中心传输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段朝内延伸有第一调节凸部;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段抵接;所述第一绝缘体沿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层,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内壳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连接层填充于装配间隙内,以连接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一内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内芯部分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连接器包括中心传输组件、及分别设于所述中心传输组件两端的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与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与另一PCB板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的两端呈开口设置;第一内壳,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所述第一内壳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导向段和第一定位段,所述第一定位段的内表面形成有限位槽,所述中心传输组件的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段朝内延伸有第一调节凸部;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绝缘体设于所述第一外壳内,并与所述第一定位段抵接;所述第一绝缘体沿所述第一外壳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一安装孔;连接层,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一内壳之间具有装配间隙,所述连接层填充于装配间隙内,以连接所述第一内壳和所述第一外壳;以及,第一内芯,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内芯部分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与所述第一绝缘体一体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内芯、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及所述连接层一体注塑成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包括第一小圆段、第一大圆段及连接所述第一小圆段和所述第一大圆段的光滑过渡段,所述第一小圆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大圆段的外径,所述第一小圆段伸入所述中心传输组件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的内孔直径A1=2.80毫米-6.80毫米;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一内壳的端口直径B1=2.40-6.40毫米;所述第一内壳内凹直径C1=1.80-5.80毫米;所述第一内壳外凸直径D1=1.60-5.60毫米;所述第一调节凸部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调节凸部的内环面直径E1=0.45-4.45毫米;所述第一内芯的第一大圆段的外圆直径F1=0-2.94毫米;所述第一内芯的第一小圆段的外圆直径G1=0-2.85毫米;所述第一内芯位于所述第一内壳内的头部呈半球形,所述第一内芯的头部半径SR1=0-2.85毫米。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海艳陈京周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晨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