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880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涉及车辆充电领域。该集控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车库控制单元,车库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驱动与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发送就绪信号至集控单元,集控单元依据就绪信号控制充电终端通过充电端口为车辆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对普及立体车库充电桩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节省了设计成本与占用空间,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Ope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of Charging Stereo Gar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充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例如,由于一些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产生了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因此人们想到了利用立体车库进行车辆存放,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机械式立体车库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现有技术中的立体车库仅能控制对应的车位载车板的移动,完成车辆的存放,没有兼容其他的功能,从而给用户造成了停车时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应用于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所述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包括充电终端、驱动单元、车库控制单元、集控单元以及通讯接口,所述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终端、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通讯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所述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发送就绪信号至所述集控单元;所述集控单元依据所述就绪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所述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包括充电终端、驱动单元、车库控制单元、集控单元以及通讯接口,所述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终端、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通讯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集控单元用于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所述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车库控制单元还用于发送就绪信号至所述集控单元;所述集控单元还用于依据所述就绪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集控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车库控制单元,车库控制单元控制驱动单元驱动与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发送就绪信号至集控单元,集控单元依据就绪信号控制充电终端通过充电端口为车辆充电。通过本申请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与系统,使得车库控制和车辆充电的两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实现,车辆可以在立体车库停车的同时进行充电,对普及立体车库充电桩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节省了设计成本与占用空间,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交互示意图。图标:100-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10-集控单元;120-车库控制单元;130-充电终端;140-驱动单元;150-通讯接口;160-人机交互终端;170-车库监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应用于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00。如图2、图3所示,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00包括充电终端130、驱动单元140、集控单元110、车库控制单元120以及通讯接口150,集控单元110分别与充电终端130、车库控制单元120以及通讯接口150通信连接,车库控制单元120与驱动单元140电连。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使得车库控制和车辆充电的两种功能集成在一个设备实现,车辆可以在立体车库停车的同时进行充电,对普及立体车库充电桩的建设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节省了设计成本与占用空间,并且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其中,集控单元110通过CAN总线统一管理一个或多个充电终端130,且充电终端130对车辆的充电可以是交流充电、直流充电、无线充电。车库控制单元120与集控单元110可以通过网口或485接口进行数据交互,其中,通过对信号协议和时序的标准化,可保证集控单元110与车库控制单元120进行数据交互。请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集控单元通过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停车请求,并将停车请求转发至车库控制单元。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人机交互终端可以采用外接手持终端,也可以为集成于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00的刷卡设备或触控显示屏,在此不做限定。并且,对于现有的立体车库而言,立体车库包括车库控制单元,例如采用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搭建的车库控制单元,车库控制单元主要用于与载车板通信连接,以通过逻辑算法控制相应的载车板运动。对于现有的另一种立体车库而言,其包括车库控制单元及车库监控单元,车库监控单元与车库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以用于对立体车库的现有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可以理解的,车库监控单元可以利用一屏幕进行数据的显示,例如显示哪些车位正在被使用等。有鉴于此,本实施例中的,在将车库控制单元120与集控单元110集成于一个设备时,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00包括车库控制单元120,车库控制单元120与集控单元110之间通信连接;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100包括车库控制单元120与车库监控单元170,车库监控单元170分别与集控单元110、车库控制单元120通信连接。同时,通过通讯接口150响应人机交互终端160发送的停车请求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种:第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所述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包括充电终端、驱动单元、车库控制单元、集控单元以及通讯接口,所述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终端、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通讯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所述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发送就绪信号至所述集控单元;所述集控单元依据所述就绪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所述充电立体车库运行系统包括充电终端、驱动单元、车库控制单元、集控单元以及通讯接口,所述集控单元分别与所述充电终端、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以及所述通讯接口通信连接,所述车库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一复位请求,并将所述第一复位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第一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并在立体车库的充电终端与车辆的充电端口处于连接状态时,发送就绪信号至所述集控单元;所述集控单元依据所述就绪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控单元依据所述就绪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取车请求,并依据所述取车请求控制所述充电终端停止为所述车辆充电;所述集控单元将所述取车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取车请求关联的载车板从初始位置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第二复位请求,并将所述第二复位请求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第二复位请求关联的载车板移动至初始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终端发送的取车请求,并依据所述取车请求控制所述充电终端停止为所述车辆充电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充电终端在停止为所述车辆充电后,生成允许移动信号,并将所述允许移动信号发送至所述集控单元;所述集控单元将所述允许移动信号转发至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所述车库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驱动单元驱动与所述取车请求关联的载车板从初始位置移动至预设定的位置的执行条件为:接收到所述集控单元发送的允许移动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集控单元在控制所述充电终端通过所述充电端口为所述车辆充电时,记录充电前的第一电量;所述集控单元在控制所述充电终端停止为所述车辆充电时,记录充电后的第二电量;所述集控单元依据所述第二电量减去所述第一电量的差值以及预设的电量单价计算充电费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立体车库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控单元通过所述通讯接口响应人机交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贾淑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