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志学专利>正文

磁力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354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车辆悬挂领域的磁力减震装置,它包括筒体、主轴、磁轭、永磁体、导向套,其特点是: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磁轭上套置的永磁体为单极永磁体,或为多极永磁体,且在多极永磁体相临两极之间设有非导磁垫圈;筒体由内、外筒,在外筒内套装内筒组成;内筒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内筒,或为带骨架的线圈。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容易制造,成本低,阻尼力大,适用车型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悬挂领域,是一种磁力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号CN1405028A,申请号01125118.2公开了本人申请的一种车用磁力减震装置,它是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连接有若干个磁轭、永磁体,永磁体依次置于两磁轭之间,永磁体与相临永磁体极性相同的结构,这种磁力减震装置与现有的液压减震装置相比,由于采用了在筒体内置永磁体的轴,通过磁介质的阻尼力来实现车身减震的,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的优点;但是,它的永磁体依次置于两磁轭之间,永磁体与相临永磁体极性相同,是通过夹持永磁体的磁轭形成磁回路来实现磁阻尼力的,由于这种结构的磁轭饱合磁化强度有限,其阻尼力小,因此,这种磁力减震装置通常适用于要求阻尼力小的微型车上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容易制造,成本低,阻尼力大,适用车型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的磁力减震装置。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是物理学中磁场理论,利用涡流原理。其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减震装置,它包括筒体、主轴、磁轭、永磁体、导向套,其特殊之处在于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磁轭上套置的永磁体为单极永磁体,或为多极永磁体,且在多极永磁体相临两极之间设有非导磁垫圈;筒体由内、外筒,在外筒内套装内筒组成;内筒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内筒,或为带骨架的线圈。本专利技术的磁力减震装置,由于采用了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的结构,与车架连接的主轴直接带动永磁体与筒体产生相对运动,有利于提高磁场强度,有助于产生涡电流。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容易制造,成本低,阻尼力大,适用车型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磁力减震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的磁力减震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剖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3的磁力减震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图6为图5中C-C剖面示意图。图中1固定导向套、2上端盖、3主轴、4内筒、5外筒、6上导向套、7永磁体、8磁轭、9下导向套、10下端盖、11非导磁垫圈、12骨架、13线圈、14通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利用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参照图1和2,磁力减震装置具有筒体,筒体由内、外筒4、5,在外筒5内套装内筒4组成。在内、外筒4、5之间可适当涂粘接剂,使两者套装更牢固。外筒5与下端盖10焊接,下端盖10上焊接有连接环。外筒5与上端盖2螺纹连接,固定导向套1与上端盖2粘接或螺纹连接。主轴3置于内筒4中,在主轴3上从上至下依次套置上导向套6、磁轭8、下导向套9用螺母固定。在磁轭8上套置永磁体7,永磁体7采用多瓣结构、且与磁轭8粘接,永磁体7为多极永磁体,且在多极永磁体相临两极之间设有非导磁垫圈11。在磁轭8上设有使内筒4的上、下腔相通的通孔14。永磁体7采用稀土永磁材料,为钕铁硼。主轴3采用不锈钢制作。固定导向套1、上导向套6、下导向套9采用石墨、聚四氟等耐磨材料制作。筒体的内筒4采用导电性能优良的铜材,最佳为电解铜。外筒5、上端盖2、下端盖10采用导磁材料,低碳钢制作。磁轭8采用电工纯铁、硅钢片等导磁材料制作。实施例2参照图3和4,磁力减震装置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用带骨架12的线圈13取代内筒4,骨架12采用非导磁的不锈钢材或尼龙均可,线圈13的两根线端头可搭接成为短路状态,或线圈13的两根线端头与外电路连接,用于对磁场强度实施控制,或与蓄电平连接为蓄电平充电,更有效地利用能源。实施例3参照图5和6,磁力减震装置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永磁体7为单极永磁体,即单极永磁体相对于骨架12圆柱表面为N或S极。使用时,将本装置的主轴3与车架连接,外筒5通过其上的连接环与车的减震弹簧或车桥连接。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遇到路面高、低不平时,本装置消减了车身的震动,保持车辆行驶平稳,乘车人舒适,车辆的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磁力减震装置经在桑塔纳、捷达轿车上近1年的试验获得满意的减震效果,在0.6m/S时,拉伸力950N±50N,压缩力320N±30N;在0.3m/S时,拉伸力650N±30N,压缩力200N±20N,满足使用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磁力减震装置,它包括筒体、主轴、磁轭、永磁体、导向套,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磁轭上套置的永磁体为单极永磁体,或为多极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力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说的多极永磁体相临两极之间设有非导磁垫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筒体由内、外筒,在外筒内套装内筒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磁力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筒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内筒。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5所述的磁力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内筒或为带骨架的线圈。全文摘要一种涉及车辆悬挂领域的磁力减震装置,它包括筒体、主轴、磁轭、永磁体、导向套,其特点是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磁轭上套置的永磁体为单极永磁体,或为多极永磁体,且在多极永磁体相临两极之间设有非导磁垫圈;筒体由内、外筒,在外筒内套装内筒组成;内筒为具有优良导电性能的金属内筒,或为带骨架的线圈。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容易制造,成本低,阻尼力大,适用车型范围广,使用寿命长,减震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F16F15/03GK1719061SQ20041002095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齐志学 申请人:齐志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减震装置,它包括筒体、主轴、磁轭、永磁体、导向套,其特征在于:在筒体内置的主轴上套置磁轭,在磁轭上套置永磁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志学
申请(专利权)人:齐志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