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道喂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209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道喂食器。这种食道喂食器,包括定型组件、容置袋和喂食管;定型架围成容置空间,容置袋置于容置空间中;喂食管一端与容置袋相连。通过上述结构的食道喂食器,医护人员可以将食物置于容置袋中,将喂食管置入患者的食道。由于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患者的鼻腔和贲门,长度也较短,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较小,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另外,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鼻腔,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直径,从而有助于缩短喂食时间。

An esophageal fee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道喂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食道喂食器。
技术介绍
在对口腔有破损、病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妥善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现有技术中,常常通过胃管对患者进行喂食。胃管由鼻内进入患者的胃部,且需要通过患者的贲门,其长度较长,对医护人员的操作要求较高,取卸过程均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同时由于其通过鼻部,因而直径较小,具有喂食时间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食道喂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食道喂食器,包括定型组件、容置袋和喂食管;定型架围成容置空间,容置袋置于容置空间中;喂食管一端与容置袋相连。通过上述结构的食道喂食器,医护人员可以将食物置于容置袋中,将喂食管置入患者的食道,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握定型组件进行喂食,食物直接进入患者的食道。由于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患者的鼻腔和贲门,长度也较短,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较小,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另外,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鼻腔,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直径,从而有助于缩短喂食时间。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定型组件包括定型架和端盖,定型架与端盖围成容置空间,定型架与端盖可拆卸地相连。定型架上设置端盖,端盖可有助于打开容置空间,从而便于向容置袋中添加食物。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定型架包括配合部、连接部和密封部;配合部用于与患者的嘴部配合,密封部用于与端盖相连,配合部与密封部通过连接部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配合部一端的尺寸小于另一端,配合部的尺寸较小端设有开孔;喂食管穿过开孔与容置袋相连。在食道喂食器上设置用于与患者的嘴部适配的配合部,能够帮助医护人员确定食道喂食器的位置,还能够减小施加于患者嘴部上的压强,从而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容置袋上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边缘与密封部的内侧相连,第二开口与喂食管相连。容置袋的第一开口用于与外界相通,从而便于向容置袋内部添加食物,使得容置袋能够被多次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连接部包括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配合部相连,连接杆另一端与密封部相连。通过连接杆实现配合部与密封部的相连,使得医护人员在喂食的时候,可以直接按压容置袋的中部,从而控制喂食速度。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通过上述结构的食道喂食器,医护人员可以将食物置于容置袋中,将喂食管置入患者的食道,使用时,医护人员手握定型组件进行喂食,食物直接进入患者的食道。由于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患者的鼻腔和贲门,长度也较短,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较小,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另外,这种食道喂食器不需要经过鼻腔,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直径,从而有助于缩短喂食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食道喂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型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定型架的密封部与连接部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容置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喂食管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食道喂食器;11-定型组件;13-容置袋;15-喂食管;112-定型架;114-端盖;116-容置空间;1122-配合部;1124-连接部;1126-密封部;1121-开孔;132-第二开口;134-第一开口;1125-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食道喂食器1。这种食道喂食器1包括定形组件、容置袋13和喂食管15。定型组件11包括定型架112和端盖114。定型架112由硬质材料制成。定型架112上设有外螺纹,端盖114上设有与该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定型架112和端盖114能够螺纹相连。定型架112包括配合部1122、连接部1124和密封部1126。配合部1122用于与患者的嘴部配合。配合部1122一端的尺寸小于另一端。配合部1122的尺寸较小端设有开孔1121。连接部1124包括三个连接杆1125。连接杆1125一端与配合部1122远离开孔1121的一端相连,连接杆1125另一端用于与密封部1126相连。密封部1126用于与端盖114相连。密封部1126上设有外螺纹。定型架112围成一个容置空间116,容置空间116通过配合部1122上的开孔1121和各连接杆1125之间的间隙与外界相通。容置袋13置于容置空间116中。容置袋1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开口134和第二开口132,其中第一开口134的边缘与密封部1126的内侧粘接相连。第二开口132与配合部1122上的开孔1121适配。容置袋13由柔性材料制成,具体的,可以是硅胶。喂食管15一端穿过配合部1122上的开孔1121并与容置袋13上的第二开口132配合相连。喂食管15另一端用于穿过患者的口腔并置入患者的食道中。本技术提供的食道喂食器1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时,将食物置于容置袋13中,喂食管15置于患者的食道,使用时,通过挤压容置袋13进行喂食,通过控制挤压的力度,可控制喂食的速度。本技术提供的食道喂食器1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这种食道喂食器1不需要经过患者的鼻腔和贲门,长度也较短,因此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相对较小,还可以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难度。另外,这种食道喂食器1不需要经过鼻腔,因此可以采用相对较大的直径,从而有助于缩短喂食时间;配合部1122一端较大,另一端较小,可以很好地与患者的嘴部配合进行喂食;在不喂食的状态下,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握持定型架112来携带食道喂食器1,避免容置袋13中的食物意外漏出,喂食状态下,医护人员通过挤压容置袋13进行喂食,便于操作;连接部1124采用连接杆1125的结构,一是使得定型架112能够有效定型,二是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挤压软质的容置袋13进行喂食;密封部1126与端盖114相连,可以方便对食物进行添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道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组件、容置袋和喂食管;所述定型组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袋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喂食管一端与所述容置袋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道喂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型组件、容置袋和喂食管;所述定型组件围成容置空间,所述容置袋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喂食管一端与所述容置袋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道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组件包括定型架和端盖,所述定型架与所述端盖围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定型架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道喂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架包括配合部、连接部和密封部;所述配合部用于与患者的嘴部配合,所述密封部用于与端盖相连,所述配合部与所述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群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