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构筑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15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至少两个剪力墙体、至少两个U型的第一剪力墙帽体以及连接两个上下相邻的剪力墙体的H型第一连接件,当两个剪力墙体上下连接时,上剪力墙体的下侧安装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一个安装腔内,下剪力墙体的上侧安装另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另外一个安装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工字形第一连接件连接上下相邻的两块剪力墙体,避免现有技术中钢筋插接困难的问题,解决了两块剪力墙体连接处浇筑水泥质量无法复核、不可控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剪力墙只需对位准确、拧固螺栓即可完成施工,装配过程快捷精确,降低了施工难度。

Assembled Shear Wall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构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构筑方法。
技术介绍
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7年)》显示,房屋建筑在全寿命周期中,消费了全国1/3的钢材,60-70%的水泥,1/3的城市建设用地,1/3的城市用水,40-50%的能源,对能源、资源、环境影响巨大。传统的建筑业是高污染、高耗能、环境不友好的产业,其工业化程度低,水耗、能耗、人工垃圾、污水排放量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和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宅等建筑行业的建筑速度、建筑造价、施工质量及节能环保等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为了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发展绿色建筑以及先进建造方式,国家从2016年开始大力提倡推行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系。“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采用装配式结构,可以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甚至产品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节约能源与资源、减少建筑垃圾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提升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而装配式建筑也是近几年来各科研院校和建筑企业机构研发实践的热点,各种预制构件形式和种类丰富,新型、高品质、性能各异的预制构件产品发展迅速并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在装配式建筑领域基础弱起步晚,在该领域还存在许多不足,例如现有的框架建筑的装配式结构通常采用灌浆套筒的方法,在装配施工时,需要在预制构件上预留伸出的钢筋,然后将预制构件上的钢筋插接到与其孔径对应的另一个预制构件的预留孔内,然后再在连接位置灌注高强水泥以将二者固定连接。但是,在实际装配过程中,由于预制构件上伸出的钢筋在生产、运输、安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弯曲,伸出钢筋垂直度的偏差,使得在插接到对应预制构件的预留孔内的过程中,往往插接不到位,造成装配困难的问题。即使插接到位后,在往套筒里灌注高强水泥的过程中,很难复核判断是否灌注到位,以足够将二者稳定装配,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隐患影响装配建筑的质量。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的技术和责任心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但这种依靠人的责任心而不是规章制度的方式本身就会导致很大的隐患,现实操作中就出现过因伸出钢筋弯度过大难以扳垂直,施工团队私自将该钢筋切除的案例,虽然完成了施工,但这种巨大的安全质量问题后患无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及其构筑方法,以解决现有装配式剪力墙连接技术中存在的装配难度大、效果差、无法复核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包括剪力墙体、U型的第一剪力墙帽体以及连接两个上下相邻的剪力墙体的H型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与第一侧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中间隔板,使得第一连接件构造成为H型,隔板将两相对第一侧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安装腔,当两个剪力墙体上下连接时,上剪力墙体的下侧安装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一个安装腔内,下剪力墙体的上侧安装另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另外一个安装腔内。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与预设楼板连接的第一钢筋,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楼板末端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于所述支撑板上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筋条,楼板末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贴合,第一钢筋与所述楼板上的连接筋绑扎成为一体,所述筋条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筋条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两个第一侧板的上下部分别开设若干个钢筋贯穿孔以及混凝土灌注孔,且两个第一侧板上的钢筋贯穿孔、混凝土灌注孔的开设位置、开口尺寸一一对应,钢筋贯穿孔、混凝土灌注孔分别与安装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螺钉与剪力墙体连接,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弯钩以能够与剪力墙体的钢筋绑扎,第一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一螺孔,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第二螺孔,第一剪力墙帽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三螺孔,第二连接件自第三螺孔安装于第一剪力墙帽体内,且弯钩位于第一剪力墙帽体的内腔,第一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以将第一连接件、剪力墙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体的H型第三连接件,其中,左剪力墙体的右侧安装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再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一个安装腔内,右剪力墙体的左侧安装另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再安装在第三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腔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一字型的第一夹紧板,第一夹紧板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体,第一夹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四螺孔,剪力墙体的部分侧壁上凸出设置对接板,第二连接件上的弯钩能够与对接板内的钢筋连接,对接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五螺孔,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体的对接板错位对接,且两个第一夹紧板分别抵靠于两个对接板的外板面上,第二螺钉依次穿过一个第一夹紧板的第四螺孔、一个对接板的第五螺孔、另一个对接板的第五螺孔以及另外一个第一夹紧板的第四螺孔以将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一个L型的第二夹紧板,一个第二夹紧板通过第三螺钉能够连接L型转角处的两个剪力墙体并组成L型建筑体,第二夹紧板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第六螺孔,转角处的两个剪力墙体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剪力墙帽体,且第二夹紧板的一个侧板抵靠在转角处的一个第二侧板上,第二夹紧板的另一个侧板抵靠在转角处另一个第一剪力墙帽体的一个第二侧板上,第三螺钉依次穿过第六螺孔以及第二螺孔以将转角处的两个剪力墙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一字型的第三夹紧板,第三夹紧板、第二夹紧板通过第四螺钉能够连接三个剪力墙体并组成T字型建筑体,其中,两个水平方向上的剪力墙体分别安装第一剪力墙帽体,另外一个垂直方向上的剪力墙体安装U型的第二剪力墙帽体,第二剪力墙帽体的三个侧板均开设若干个螺孔,且垂直方向上的剪力墙体的末端位于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剪力墙体之间,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第一剪力墙帽体的侧板与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剪力墙帽体的侧板构成T字型建筑体的固定面,第三夹紧板与固定面螺接,且转角处的两个剪力墙体通过L型的第二夹紧板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至少四个L型的第二夹紧板,一个第二夹紧板通过第三螺钉能够连接L型转角处的两个剪力墙体并组成十字型建筑体,第二夹紧板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若干个第六螺孔,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剪力墙体侧壁上分别安装第一剪力墙帽体,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剪力墙体分别安装U型的第三剪力墙帽体,第二剪力墙帽体的两个侧板均开设螺孔,且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剪力墙体的末端位于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体、U型的第一剪力墙帽体以及连接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剪力墙体的H型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中间隔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构造成为H型,所述隔板将两相对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安装腔,当两个剪力墙体上下连接时,上剪力墙体的下侧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一个所述安装腔内,下剪力墙体的上侧安装另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另外一个所述安装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剪力墙体、U型的第一剪力墙帽体以及连接两个上下相邻的所述剪力墙体的H型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内壁垂直连接的中间隔板,使得所述第一连接件构造成为H型,所述隔板将两相对所述第一侧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安装腔,当两个剪力墙体上下连接时,上剪力墙体的下侧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一个所述安装腔内,下剪力墙体的上侧安装另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固定安装在另外一个所述安装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与预设楼板连接的第一钢筋,所述第一侧板的外壁上设置有用于承接所述楼板末端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板以及于所述支撑板上间隔设置的若干个筋条,所述楼板末端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贴合,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楼板上的连接筋绑扎成为一体,所述筋条与所述支撑板垂直连接,且所述支架通过所述筋条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上下部分别开设若干个钢筋贯穿孔以及混凝土灌注孔,且两个所述第一侧板上的钢筋贯穿孔、混凝土灌注孔的开设位置、开口尺寸一一对应,所述钢筋贯穿孔、混凝土灌注孔分别与所述安装腔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一螺钉与所述剪力墙体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具有弯钩以能够与所述剪力墙体的钢筋绑扎,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开设第二螺孔,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包括两相对设置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三螺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自所述第三螺孔安装于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内,且所述弯钩位于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的内腔,所述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以将所述第一连接件、剪力墙体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剪力墙体的H型第三连接件,其中,左剪力墙体的右侧安装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再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个安装腔内,右剪力墙体的左侧安装另一个所述第一剪力墙帽体后再安装在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个安装腔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一字型的第一夹紧板,所述第一夹紧板通过第二螺钉连接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力墙体,所述第一夹紧板上开设若干个第四螺孔,所述剪力墙体的部分侧壁上凸出设置对接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弯钩能够与所述对接板内的钢筋连接,所述对接板上开设若干个第五螺孔,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力墙体的对接板错位对接,且两个所述第一夹紧板分别抵靠于两个所述对接板的外板面上,所述第二螺钉依次穿过一个所述第一夹紧板的第四螺孔、一个对接板的第五螺孔、另一个对接板的第五螺孔以及另外一个所述第一夹紧板的第四螺孔以将左右相邻的两个所述剪力墙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剪力墙还包括一个L型的第二夹紧板,一个所述第二夹紧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金点石北京建筑设计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