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8139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架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能够先通过千斤顶支架配合千斤顶支撑导梁主梁的后端,然后通过导梁机的前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同时,通过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的配合,能够快速实现导梁机在高位工位和低位工位之间调节,以快速地切换导梁机所处的工位高度,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

Method of Switching High and Low Positions of Guide Girder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架设
,尤其涉及一种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运架一体机能用于在混凝土梁场吊运客运专线混凝土箱梁,并能够在桥位架设混凝土箱梁。现有运架一体机主要包括运梁机和导梁机两部分,运梁机还可吊运导梁机转移工地,也能吊运混凝土箱梁穿越客运专线双线隧道。与传统的运架设备相比,运架一体机具有施工速度快,机动灵活,可实现隧道口零距离架桥、在山区中桥隧相连的隧道口架桥无需拆解任何部件,不需要辅助机械和过多人工等优点。但是,现有的运架一体机的导梁机的导梁主梁分为多段,导致导梁机在高位工位和低位工位之间的切换方法较为繁琐。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快速使导梁机在高位工位和低位工位之间切换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运架一体机的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高度切换方法复杂,导致架梁效率较低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应用于运架一体机,运架一体机包括导梁机和运梁机,方法包括:S1、用千斤顶支撑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后端;S2、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使导梁机的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离开对应的待架设的桥墩;S3、调节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的长度,使其符合待切换的工位高度;S4、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使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分别支撑于对应的待架设的桥墩上。进一步地,用千斤顶支撑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后端的方法为:使导梁机的千斤顶支架伸出导梁主梁的后端;将千斤顶支架支撑于千斤顶的顶部。进一步地,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的方法包括:同步调节导梁机的前导梁支腿和千斤顶的高度,以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进一步地,当导梁机由高位工位向低位工位切换时,在导梁机的多功能台车的支撑平台上设置台车支撑架。进一步地,当导梁机位于低位工位时,台车支撑架的顶面与搭载运梁机的桥面的表面平齐。(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能够先通过千斤顶支架配合千斤顶支撑导梁主梁的后端,然后通过导梁机的前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调节导梁主梁的高度,同时,通过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的配合,能够快速实现导梁机在高位工位和低位工位之间调节,以快速地切换导梁机所处的工位高度,该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从而能够提高运架一体机的架梁效率,降低桥梁架设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的运架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运架一体机的运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运梁机的前行走系统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运梁机的前行走系统的左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运梁机的伸缩式运梁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运架一体机的导梁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中导梁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前导梁支腿的左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前导梁支腿的主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后导梁支腿的左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后导梁支腿的主视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千斤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的多功能台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功能台车的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功能台车的台车悬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多功能台车的第三小车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图18-2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的工况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架梁工位为靠近运梁机200的第一个待架设的桥墩和第二个待架设的桥墩之间的位置,运梁机200和导梁机100配合将箱梁架设于架梁工位(即第一个待架设的桥墩和第二个待架设的桥墩之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应用于运架一体机。首先,根据图1-16,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应用的运架一体机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运架一体机包括导梁机100和运梁机200,其中,运梁机200用于提吊导梁机100和混凝土箱梁(以下简称“箱梁”),导梁机100辅助运梁机200,以配合实现桥梁架设中的过孔架梁。具体地,运梁机200能够运输导梁机100,并且与导梁机100配合使导梁机100留在架梁工位。运梁机200还能够往返于梁场与架梁工位之间,运输箱梁,并且与导梁机100配合完成箱梁的架设。如图2所示,运梁机200包括运梁主梁210、前行走系统220、后行走系统230、起吊提升结构260和伸缩式运梁支腿240。其中,运梁主梁210为箱体结构的横梁,前行走系统220和后行走系统230分别固定连接于运梁主梁210的两端,前行走系统220固定于运梁主梁210的前端,后行走系统230固定于运梁主梁210的后端。伸缩式运梁支腿240设置于运梁主梁210的底面,伸缩式运梁支腿240设置于前行车系统和后行车系统之间且靠近前行车系统。起吊提升结构260为两个,两个起吊提升机构分别固定于运梁主梁210的底面上,并且位于伸缩式运梁支腿240和后行走系统230之间。两个起吊提升结构260之间的距离与箱梁的长度相同。起吊提升机构用于将箱梁吊起,前行走系统220和后行走系统230用于带动运梁主梁210及运梁机200的其他结构同步移动,以使运梁机200能够运输导梁机100和箱梁。当运梁机200需要固定时,伸缩式运梁支腿240能够支撑于底面,以对运梁机200进行位置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运梁主梁210的前端与运梁机200的前端为同一端部,具体的为运梁机200在进行桥梁架设工作时靠近导梁机100或者与导梁机100连接的一端;运梁主梁210的后端与运梁机200的后端为同一端部,具体的为运梁机200在进行桥梁架设工作时远离导梁机100或者不与导梁机100连接的一端。具体地,每个起吊提升结构260包括两个起吊单元,两个起吊单元对称固定于运梁主梁210的两侧。每个起吊提升结构260分别用于与箱梁的前、后两端连接,并将箱梁吊起,以方便对箱梁的运输。运梁主梁210前端的底面设有向内凹设的台阶面,前行走系统220固定于台阶面上。由于运梁主梁210前端设置了台阶面,因此能够防止导梁主梁110与运梁主梁210连接时,运梁主梁210的前端底面与导梁主梁110的后端产生碰撞或摩擦,避免阻碍运梁主梁210与导梁机100之间连接,而导致运梁机200无法运输导梁机10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前行车系统和后行车系统可同步带动运梁主梁210做升降运动,以使运梁主梁210沿竖直方向做升降运动。具体地,前行走系统220包括前行走支架221,前行走支架221与运梁主梁210的前端连接,并且能够带动运梁主梁210做升降运动。前行走系统220还包括前行走轮组222,前行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应用于运架一体机,所述运架一体机包括导梁机和运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用千斤顶支撑所述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后端;S2、调节所述导梁主梁的高度,使所述导梁机的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离开对应的待架设的桥墩;S3、调节所述中导梁支腿和所述后导梁支腿的长度,使其符合待切换的工位高度;S4、调节所述导梁主梁的高度,使所述中导梁支腿和所述后导梁支腿分别支撑于对应的所述待架设的桥墩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应用于运架一体机,所述运架一体机包括导梁机和运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用千斤顶支撑所述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后端;S2、调节所述导梁主梁的高度,使所述导梁机的中导梁支腿和后导梁支腿离开对应的待架设的桥墩;S3、调节所述中导梁支腿和所述后导梁支腿的长度,使其符合待切换的工位高度;S4、调节所述导梁主梁的高度,使所述中导梁支腿和所述后导梁支腿分别支撑于对应的所述待架设的桥墩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梁机高、低位工位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千斤顶支撑所述导梁机的导梁主梁的后端的方法为:使所述导梁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斌谌启发梁志新王嵽显桂婞蒋中明周光忠朱雄万鹏朱海燕杨岳勤纪博林李小红王慨慷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