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形动力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7761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筒形动力减振器,包括:要装配在杆状振动部件上的由弹性体形成的筒形紧固部件(12,28);以同心方式围绕所述筒形紧固部件设置的管状质量部件(14);多个设置在所述筒形紧固部件和所述质量部件之间以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弹性连接部件(16);以及多个设置在沿周向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并与它们成一体地形成的薄的弹性膜部件(24a,24b)。筒形紧固部件(12,28)和质量部件(14)经由弹性连接部件(16)和弹性膜部件(24a,24b)弹性地连接在一起。每个弹性膜部件(24a,24b)朝一个轴向侧倾斜,并且至少一个弹性膜部件(24b)与其它弹性膜部件(24a)相比朝相对的轴向侧倾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空心或实心杆状部件例如多种轴、臂和管——这些部件由于振动从其中传递通过而被激发——上并且能够抑制在杆状振动部件内所激发出的振动的筒形动力减振器(dynamic damper)。
技术介绍
多种杆状部件包括动力传递部件例如轴和臂以及形成流体通道的管可能会导致自身共振以及振动从其中传递通过的问题。一种已知的针对这些问题的措施是安装在杆状部件上的动力减振器。JP-Y-2-18363公开了动力减振器的一个示例,其中筒形紧固部件和质量部件以同心方式设置,并通过由弹性体形成的弹性连接部件弹性地连接在一起。筒形紧固部件围绕杆状振动部件设置并装配在其上,使得质量部件经由弹性连接部件弹性地支承在杆状振动部件上,从而相对于杆状振动部件的主振动系统提供次振动系统。这种类型的动力减振器例如可应用于汽车驱动轴等。在由JP-Y-2-18363公开的动力减振器中,例如,多个弹性连接部件沿周向相互间隔开,并且在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设有多个薄膜形状的弹性膜部件。即,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的周向间隔被这些弹性膜部件封闭,使得可防止石块等进入弹性连接部件之间的间隙。此外,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的周向间隔的存在会引起在模具分型线——在该分型线处半模具面配合在一起——周围不规则地形成毛刺的问题。这些毛刺会导致动力减振器的减振特性和/或耐久性变差。形成弹性膜部件能够消除在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存在的模具分型线,从而防止由不规则地形成在分型线周围的毛刺所导致的减振特性变差。但是,在JP-Y-2-18363所公开的动力减振器内,弹性膜部件可能会根据质量部件在将被抑制的振动的输入方向上的移动而发生压缩/拉伸变形。结果,即使弹性膜部件很薄,它们仍易于对次振动系统的弹簧常数产生不利影响。另外,这难以使由动力减振器构成的次振动系统内的弹性组分(spring component)小,从而限制了对次振动系统进行调谐的自由度。此外,弹性膜部件的壁厚的微小变化会导致次振动系统的调谐频率的变化,从而动力减振器不能有效地提供所期望的减振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本申请人在JP-A-8-277883中提出了改进的动力减振器,其中弹性膜部件形成为波纹管状或倾斜平面状,从而在质量部件相对于杆状振动部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时,弹性膜部件受到剪切变形。该改进的动力减振器能够使得在质量部件和杆状振动部件之间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发生相对位移期间弹性膜部件对次振动系统的弹簧常数以及动力减振器的减振特性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但是,本专利技术人进行的广泛研究表明,在JP-A-8-277883中公开的动力减振器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即,对于波纹管状的弹性膜部件,如果筒形紧固部件(或杆状振动部件)和质量部件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够大,则在输入大振动载荷时,弹性膜部件折叠,从而可能导致次振动系统的弹簧常数显著增大。此外,如果筒形紧固部件和质量部件之间的径向距离足够大,则另一方面难以充分满足小尺寸要求。因此,难以根据输入振动的类型和/或安装所需的空间采用具有如JP-A-8-277883所公开的结构的动力减振器。对于倾斜平面状的弹性膜部件,尽管可避免弹簧常数由于折叠的弹性膜部件而增大,但是倾斜的弹性膜部件将导致动力减振器的弹性组分的弹性主轴线相对于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即振动输入方向——倾斜。因此,在振动输入时质量部件易于导致沿撬起(prizing)或扭曲方向发生的摆动位移,从而质量部件沿除振动输入方向之外的方向的不期望位移可能会使动力减振器的期望减振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筒形动力减振器,该筒形动力减振器能够使弹性膜部件对次振动系统的弹簧特性的不利影响最小化,并且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由质量部件的位移引起的激振力实现有效的减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可选目的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下列模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下列模式和/或在各个模式中所使用的元素能以任意可能的任选组合来采用。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不限于本专利技术的这些模式和技术特征的组合,而是可基于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教导来认知,或者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整体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认知。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模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安装在杆状振动部件上的筒形动力减振器,该减振器包括由弹性体形成并适于围绕所述杆状振动部件设置且装配在该杆状振动部件上的筒形紧固部件;直径比该筒形紧固部件大并以同心方式围绕该筒形紧固部件设置的管状质量部件;多个弹性连接部件,这些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筒形紧固部件和所述质量部件的径向相对面之间的相应的周向位置处,以便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以及设置在沿周向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之间并与这些弹性连接部件成一体地形成的多个薄的弹性膜部件,所述筒形紧固部件和所述质量部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和所述弹性膜部件相互之间弹性地连接,使得所述质量部件被所述杆状振动部件弹性地支承,其中每个弹性膜部件朝一个轴向侧倾斜,并且至少一个弹性膜部件与其它弹性膜部件相比朝相对的轴向侧倾斜。根据该模式的筒形动力减振器,每个弹性连接部件较薄,并且朝一个轴向侧倾斜。因此,当质量部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发生位移时每个弹性膜部件受到剪切变形。该设置可使弹性膜部件对次振动系统的弹簧特性的不利影响最小化或消除该不利影响。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筒形动力减振器对期望频率范围内的输入振动能够有效地发挥期望的减振作用。此外,多个弹性膜部件中的至少一个与其它弹性膜部件相比朝相对的轴向侧倾斜。这使得可在利用倾斜的弹性膜部件的同时防止次振动系统的弹性主轴线倾斜。因此,可防止在振动载荷输入时质量部件沿与振动输入方向不同的方向发生位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筒形动力减振器能够充分地发挥期望的减振效果。每个弹性膜部件朝一个轴向侧的倾斜应当理解为弹性膜部件的径向外端相对于弹性膜部件的径向内端沿轴向移置到一侧。在弹性膜部件的径向外端相对于弹性膜部件的径向内端沿轴向移置到另一侧的情况下,这意味着该弹性膜部件与其它弹性膜部件——这些其它弹性膜部件的径向外端相对于其径向内端沿轴向移置到所述的一侧——相比朝相对的轴向侧倾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模式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模式的筒形动力减振器,其中筒形紧固部件形成有一对凹部,所述凹部形成在每个弹性连接部件的轴向两侧上并沿这两侧延伸。根据该模式,在质量部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移位并且弹性连接部件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受到压缩变形的情况下,凹部的存在可使弹性连接部件沿轴向的膨胀变形最小化。该设置可防止弹性连接部件的轴向两侧由于该膨胀变形而破裂或破损,从而有效地提高动力减振器的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模式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或第二模式的筒形动力减振器,其中多个弹性膜部件包括偶数个弹性膜部件,并且沿周向相邻的其间设有一个弹性连接部件的弹性膜部件朝彼此相对的不同轴向侧倾斜。根据该模式,朝相对的轴向侧相互倾斜的弹性膜部件平衡良好地设置,从而可有效地防止动力减振器的弹性组分内的弹性主轴线倾斜。该设置可进一步有效地防止质量部件沿不同于振动输入方向的方向发生不希望的位移,从而本专利技术的动力减振器将有效地发挥期望的减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模式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至第三模式中的任何一个的筒形动力减振器,其中筒形紧固部件的内径小于杆状振动部件的外径,并且筒形紧固部件压配合在杆状振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安装在杆状振动部件上的筒形动力减振器(10,26),该筒形动力减振器包括:筒形紧固部件(12,28),该筒形紧固部件由弹性体形成并适于围绕所述杆状振动部件设置且装配在该杆状振动部件上;质量部件(14),该质量部件为管 状并具有比所述筒形紧固部件(12,28)大的直径且以同心方式围绕该筒形紧固部件(12,28)设置;多个弹性连接部件(16),这些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筒形紧固部件(12,28)和所述质量部件(14)的径向相对面之间的相应的周向位置处 ,以便沿与轴线垂直的方向延伸;以及多个薄的弹性膜部件(24a,24b),这些弹性膜部件设置在沿周向相邻的弹性连接部件(16)之间并与这些弹性连接部件(16)成一体地形成,所述筒形紧固部件(12,28)和所述质量部件(14)通过所述弹 性连接部件(16)和所述弹性膜部件(24a,24b)相互之间弹性地连接,使得所述质量部件(14)被所述杆状振动部件弹性地支承,其中每个弹性膜部件(24a,24b)朝一个轴向侧倾斜,并且至少一个弹性膜部件(24b)与其它弹性膜部件(2 4a)相比朝相对的轴向侧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山直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海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