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918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设置在第一线缆上,夹线端子用于与第一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设置在第二线缆上,夹线端母用于与第二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与夹线端子导电连接;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结构体积较大的问题。

Cab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cable structur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端子插头均采用传统的平行对插的方式,该插头具有防呆和易拆装的特点。然而,传统的插头体积较大,且容易发生接触不良和线头易脱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线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线缆连接结构体积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设置在第一线缆上,夹线端子用于与第一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设置在第二线缆上,夹线端母用于与第二线缆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与夹线端子导电连接;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在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进一步地,夹线端子包括第一夹设部和与第一夹设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夹设部用于夹设在第一线缆上,第一连接部用于与夹线端母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线缆的线芯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线缆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导电连接。进一步地,夹线端母包括第二夹设部和与第二夹设部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夹设部用于夹设在第二线缆上,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夹线端母连接,第二线缆的线芯与第二连接部导电连接。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插设部,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容纳腔,插设部的外表面与第二容纳腔的内壁相配适,插设部插设在第二连接部的第二容纳腔内,以使夹线端子与夹线端母导电连接。进一步地于,第二连接部为圆柱状结构,第二容纳腔为圆形通孔。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过渡部,过渡部与插设部连接,过渡部设置在插设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进一步地,第一夹设部包括第一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具有第一夹紧空间,第一夹紧部为开设有第一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一线缆通过第一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一夹紧空间内。进一步地,第一夹设部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远离夹线端母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第一夹紧部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支撑部具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为弧形面,第一连接面与第一线缆的外表面的至少部分相贴合。进一步地,第一夹紧部为多个,多个第一夹紧部沿第一线缆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第一夹紧部之间通过第二支撑部连接。进一步地,第二夹设部包括第二夹紧部,第二夹紧部具有第二夹紧空间,第二夹紧部为开设有第二调节间隙的弧形结构,以使第二线缆通过第二调节间隙夹设在第二夹紧空间内。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线缆结构,包括线缆连接结构和线缆主体,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上,线缆主体包括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通过线缆连接结构导电连接,其中,线缆连接结构为上述的线缆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线缆主体和线缆连接结构均为多个,多个线缆连接结构与多个线缆主体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相应地线缆主体上。进一步地,多个线缆主体绕预定中心线设置,多个线缆主体上的线缆连接结构沿预定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交错设置。进一步地,线缆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第二套管套设在多个线缆主体的至少部分和多个线缆连接结构上。本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导电连接,适合小型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该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可以实现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导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套管,使第一套管套设在电线主体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和夹线端母上,减小线缆连接结构体积,使得第一线缆和第二线缆的连接处抗褶皱,接触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套管起到了绝缘阻燃的作用。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结构的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线缆结构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线缆主体;11、第一线缆;12、第二线缆;20、夹线端子;21、第一夹设部;211、第一夹紧部;212、第一支撑部;213、第二支撑部;22、第一连接部;221、插设部;222、过渡部;30、夹线端母;31、第二夹设部;311、第二夹紧部;312、第三支撑部;313、第四支撑部;32、第二连接部;40、第一套管;50、线缆连接结构;60、第二套管。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请参考图1至图6,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20,设置在第一线缆11上,夹线端子20用于与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30,设置在第二线缆12上,夹线端母30用于与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夹线端母30与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第一套管40,第一套管40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本技术的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适合小型机器人的内部走线。该线缆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可以实现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导电连接,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套管40,使第一套管40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减小线缆连接结构体积,使得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的连接处抗褶皱,接触更稳定,不容易脱落,且第一套管40起到了绝缘阻燃的作用。具体实施时,第一套管40由绝缘材料制成。这样的设置实现了对线缆连接结构的绝缘阻燃。其中,第一套管40为热缩套管,该热缩套管遇热收缩,可以牢固的套设在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夹线端子20和夹线端母30上。在本实施例中,夹线端子20包括第一夹设部21和与第一夹设部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第一夹设部21用于夹设在第一线缆11上,第一连接部22用于与夹线端母30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连接部22具有第一容纳腔,第一线缆11的线芯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一线缆11的线芯与第一连接部22导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夹线端母30包括第二夹设部31和与第二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所述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所述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线缆(11)和所述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20),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夹线端子(20)用于与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30),设置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夹线端母(30)用于与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夹线端母(30)与所述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第一套管(40),所述第一套管(40)套设在所述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所述夹线端子(20)和所述夹线端母(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结构,设置在线缆主体(10)上,所述线缆主体(10)包括第一线缆(11)和第二线缆(12),所述线缆连接结构用于使所述第一线缆(11)和所述第二线缆(12)导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结构包括:夹线端子(20),设置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夹线端子(20)用于与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导电连接;夹线端母(30),设置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夹线端母(30)用于与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导电连接;其中,所述夹线端母(30)与所述夹线端子(20)导电连接;第一套管(40),所述第一套管(40)套设在所述线缆主体(10)的至少部分、所述夹线端子(20)和所述夹线端母(3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端子(20)包括第一夹设部(21)和与所述第一夹设部(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所述第一夹设部(21)用于夹设在所述第一线缆(1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22)用于与所述夹线端母(3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线缆(11)的线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导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端母(30)包括第二夹设部(31)和与所述第二夹设部(3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2),所述第二夹设部(31)用于夹设在所述第二线缆(12)上,所述第二连接部(32)用于与所述夹线端母(30)连接,所述第二线缆(12)的线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导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包括插设部(221),所述第二连接部(32)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插设部(221)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相配适,所述插设部(221)插设在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第二容纳腔内,以使所述夹线端子(20)与所述夹线端母(30)导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32)为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二容纳腔为圆形通孔。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2)还包括过渡部(222),所述过渡部(222)与所述插设部(221)连接,所述过渡部(222)设置在所述插设部(221)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部(32)的一端。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健杨钟文涛刘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