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84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本灯光控制开关采用四个光电开关贴片在PCB电路板上,通过转向遮挡块的转动由转向挡板遮挡相应的两个光电开关,从而实现转向信号的通断,用于控制汽车左右转向灯;变光驱动连杆与拨柄的壳体铰接并由转向遮挡块带动上下位移,使拨叉带动变光挡板遮挡相应的另两个光电开关,从而实现变光信号的通断,用于控制汽车远光灯与变光灯的切换。本灯光控制开关克服接触式机械部件的缺陷,无开关接触的磨损及电弧,提高灯光控制开关的使用寿命,确保开关接触的可靠性以及汽车灯光的准确控制。

Photoelectric Lighting Control Switch Used in Automotive Combination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组合开关安装于汽车方向盘下的转向管柱上,其主要作用是汽车灯光控制及雨刮喷水控制,用手指轻轻地拨动开关手柄并配合旋钮旋转以达到转向、变光、刮水等多种功能控制。组合开关基本采用接触式机械部件构成,其组装工序繁琐、效率低,其中,灯光控制开关涉及转向、变光及远光的灯光控制,其使用频繁,接触式开关零件之间经常摩擦带来一定的磨损及电弧,产生触点烧蚀现象,由此,严重影响灯光控制开关接触的可靠性,进而影响汽车灯光的准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本灯光控制开关克服接触式机械部件的缺陷,无开关接触的磨损及电弧,提高灯光控制开关的使用寿命,确保开关接触的可靠性以及汽车灯光的准确控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包括拨柄、PCB电路板、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第四光电开关、转向遮挡块、转向挡板、变光驱动连杆、拨叉、变光挡板和固定导块,所述拨柄前端设有拨杆,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前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垂直,所述转向遮挡块为中空矩形块且底面伸出前端面,所述转向挡板垂直居中设于中空矩形块的底面前端,所述转向遮挡块后端通过球形轴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后端,所述拨杆伸入所述转向遮挡块的中空空腔,所述拨柄前后拨动通过拨杆带动转向遮挡块绕球形轴转动并使转向挡板分别遮挡所述第一光电开关或第二光电开关,所述固定导块设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与第四光电开关之间并且顶面设有导槽,所述变光驱动连杆两端与所述拨柄的壳体铰接并且位于所述转向遮挡块的底面上,所述拨叉设于所述变光驱动连杆一侧,所述变光挡板设于所述拨叉底端并且位于所述固定导块顶面的导槽内,所述拨柄上下拨动通过拨杆带动转向遮挡块绕球形轴上下位移并使变光驱动连杆沿铰接点转动,所述变光驱动连杆转动通过拨叉带动变光挡板在所述固定导块顶面的导槽内位移并且分别遮挡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进一步,所述PCB电路板随同所述转向遮挡块和变光驱动连杆组装后设于所述拨柄的壳体内。进一步,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分别输出汽车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的触发信号,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分别输出汽车远光和变光的触发信号。由于本技术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灯光控制开关采用四个光电开关贴片在PCB电路板上,通过转向遮挡块的转动由转向挡板遮挡相应的两个光电开关,从而实现转向信号的通断,用于控制汽车左右转向灯;变光驱动连杆与拨柄的壳体铰接并由转向遮挡块带动上下位移,使拨叉带动变光挡板遮挡相应的另两个光电开关,从而实现变光信号的通断,用于控制汽车远光灯与变光灯的切换。本灯光控制开关克服接触式机械部件的缺陷,无开关接触的磨损及电弧,提高灯光控制开关的使用寿命,确保开关接触的可靠性以及汽车灯光的准确控制。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示意图;图2为本开关中PCB电路板、转向遮挡块以及变光驱动连杆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包括拨柄1、PCB电路板2、第一光电开关31、第二光电开关32、第三光电开关33、第四光电开关34、转向遮挡块5、转向挡板51、变光驱动连杆6、拨叉61、变光挡板62和固定导块7,所述拨柄1前端设有拨杆11,所述第一光电开关31和第二光电开关32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2前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33和第四光电开关34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2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31和第二光电开关32垂直,所述转向遮挡块5为中空矩形块且底面52伸出前端面,所述转向挡板51垂直居中设于中空矩形块的底面52前端,所述转向遮挡块5后端通过球形轴53设于所述PCB电路板2后端,所述拨杆11伸入所述转向遮挡块5的中空空腔,所述拨柄1前后拨动通过拨杆11带动转向遮挡块5绕球形轴53转动并使转向挡板51分别遮挡所述第一光电开关31或第二光电开关32,所述固定导块7设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33与第四光电开关34之间并且顶面设有导槽,所述变光驱动连杆6两端与所述拨柄1的壳体12铰接并且位于所述转向遮挡块5的底面52上,所述拨叉61设于所述变光驱动连杆6一侧,所述变光挡板62设于所述拨叉61底端并且位于所述固定导块7顶面的导槽内,所述拨柄1上下拨动通过拨杆11带动转向遮挡块5绕球形轴53上下位移并使变光驱动连杆6沿铰接点转动,所述变光驱动连杆6转动通过拨叉61带动变光挡板62在所述固定导块7顶面的导槽内位移并且分别遮挡所述第三光电开关33和第四光电开关34。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2随同所述转向遮挡块5和变光驱动连杆6组装后设于所述拨柄1的壳体12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光电开关31和第二光电开关32分别输出汽车左转向灯和右转向灯的触发信号,所述第三光电开关33和第四光电开关34分别输出汽车远光和变光的触发信号。本灯光控制开关安装于汽车的组合开关本体内,可成模块化组装,提高组装效率,通过拨柄的前后、上下拨动实现汽车左右转向灯及远光、变光控制功能;本开关采用非接触结构,四个光电开关贴片在PCB电路板上,由转向遮挡块和变光驱动连杆分别带动转向挡板和变光挡板分别遮挡相应的光电开关实现汽车灯光的控制,解决了接触式开关部件之间摩擦带来的触点磨损及电弧带来的触点烧蚀现象,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且传输的电信号稳定,确保开关接触的可靠性以及汽车灯光的准确控制。同时取消了传统开关中静触点与动触点之间的接触滑块,使机械结构简单,减少零件的配合,提高了可靠性;在机械结构设计上需要的空间相比传统的开关小,更容易实现在各种车型上的布置;且PCB电路板上取消了金手指,大大降低了PCB电路板的材料成本及质量控制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包括拨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电路板、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第四光电开关、转向遮挡块、转向挡板、变光驱动连杆、拨叉、变光挡板和固定导块,所述拨柄前端设有拨杆,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前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垂直,所述转向遮挡块为中空矩形块且底面伸出前端面,所述转向挡板垂直居中设于中空矩形块的底面前端,所述转向遮挡块后端通过球形轴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后端,所述拨杆伸入所述转向遮挡块的中空空腔,所述拨柄前后拨动通过拨杆带动转向遮挡块绕球形轴转动并使转向挡板分别遮挡所述第一光电开关或第二光电开关,所述固定导块设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与第四光电开关之间并且顶面设有导槽,所述变光驱动连杆两端与所述拨柄的壳体铰接并且位于所述转向遮挡块的底面上,所述拨叉设于所述变光驱动连杆一侧,所述变光挡板设于所述拨叉底端并且位于所述固定导块顶面的导槽内,所述拨柄上下拨动通过拨杆带动转向遮挡块绕球形轴上下位移并使变光驱动连杆沿铰接点转动,所述变光驱动连杆转动通过拨叉带动变光挡板在所述固定导块顶面的导槽内位移并且分别遮挡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组合开关中的光电式灯光控制开关,包括拨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CB电路板、第一光电开关、第二光电开关、第三光电开关、第四光电开关、转向遮挡块、转向挡板、变光驱动连杆、拨叉、变光挡板和固定导块,所述拨柄前端设有拨杆,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前端,所述第三光电开关和第四光电开关间隔设于所述PCB电路板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光电开关和第二光电开关垂直,所述转向遮挡块为中空矩形块且底面伸出前端面,所述转向挡板垂直居中设于中空矩形块的底面前端,所述转向遮挡块后端通过球形轴设于所述PCB电路板后端,所述拨杆伸入所述转向遮挡块的中空空腔,所述拨柄前后拨动通过拨杆带动转向遮挡块绕球形轴转动并使转向挡板分别遮挡所述第一光电开关或第二光电开关,所述固定导块设于所述第三光电开关与第四光电开关之间并且顶面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贵亮高旭罗德生刘伟舒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盈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