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605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该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恒流单元、第一光耦Q1和施密特触发器;所述恒流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限流二极管,其中每个限流二极管还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所述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串联构成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之间还分出第一并联支路,该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续流单元;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还并联有防浪涌单元;所述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串联构成采集输出侧的基本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流二极管以恒流方式检测信号,不受电压跳变影响;强电侧和微电侧采用了光耦隔离,保证微电侧的安全;强电侧无需供电,可以应对复杂电气环境。

A Stepless Digital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字信号采集电路。
技术介绍
对于300V以下电压信号的采集,考虑到一般计算机系统处理电平为5V以下,需要降压和隔离处理才能接入到计算机系统,以保护核心计算机系统免受干扰和满足电气隔离要求。目前,高压数字采集电路一般采用电压比较器加光或磁隔离的方式,或者采用光耦串联功率电阻方式,这两种方式均有诸多缺点:首先,两种方式均不能很好的实现无级采集(即不需要变更电路就可以直接采集24V电压、48V电压、72V电压、110V电压等其它等级电压)。如果采用电压比较器加光或磁隔离的方式实现无级采集,则需要识别当前电压档和变更参考点,同时要为外围电路提供隔离电源,使采集电路复杂,故障点增加,也无法做到各通道地互相独立,无法适应一些复杂电气环境要求。如果采用光耦串联功率电阻方式,则光耦串联功率电阻需要根据电压调整功率电阻,否则会烧坏光耦或者光耦无法导通,导致无法检测,而且这种方式需要比较多的板卡面积。其次,电网本身波动范围也很大,因为电路是根据某个电压等级设计,当电压等级变化或波动太大,会导致无法采集或者采集错误。在工业控制领域,采集的数字信号一般为24V~300V的电压信号,它的高电平一般是电源,低电平和地短路接通,所以控制不当会造成电源短路。信号采集电路经常运行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如机车的数字信号检测,它的外围是大功率电机、接触器、继电器等,它们在工作时会给线路带来非常大的浪涌、辐射、传导等干扰,影响信号的检查的准确性。为了抗干扰,传统采用电压比较器方式都会加迟滞比较,虽然能一定作用,但是还是不能从根本解决,另外采用电压比较方式必须所有采集信号共地,如果采用独立地,电路成本非常昂贵。列车上电源变化范围也比较大,通常波动范围能达到DC73V~DC140V,所以采集电路必须适应宽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明、可靠的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本技术的基本方案如下:该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包括恒流单元、第一光耦Q1和施密特触发器;所述恒流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限流二极管,其中每个限流二极管还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所述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串联构成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之间还分出第一并联支路,该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续流单元;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还并联有防浪涌单元;所述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串联构成采集输出侧的基本回路。基于以上方案,本技术还进一步作了如下优化:续流单元采用RC并联电路(C2、R7、R8)。防浪涌单元采用压敏电阻R6和电容C1的并联组合。在恒流单元与采集输入侧的正端之间还串联有正向的二极管D1,第一光耦Q1的原边还并联有反向的二极管D5。在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之间还串联有限流电阻R4。在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上,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与采集输入侧的负端之间还串联有第二光耦Q2的副边,第二光耦Q2的原边接入控制系统,用于配合控制系统对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进行自检。多个限流二极管为导通压降为1~2V的三个限流二极管。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之间还设置有上拉电阻R5接+3V直流电压。第一光耦Q1的副边还并联有电容C3。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级:因为采用恒流方式,检测信号输入不受电压跳变影响,可以用于24V到300V的检测。2、安全:强电侧和微电侧采用了光耦隔离,保证微电侧的安全。若需要采集多个信号,则每一路都可采用该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各个通道之间是相互隔离的,不会存在线路接错导致的短路或故障。3、可靠:采用了不易受干扰的电流作为检测对象,保证了检测的可靠性。4、独立地:因为强电侧无需供电,多个通道时每个通道之间互相独立,不共地,因而可以应对复杂电气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该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主要包括恒流单元、第一光耦Q1和施密特触发器;其中恒流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限流二极管(D2、D3、D4)以及分别并联的均压电阻(阻值相同的R1、R2、R3);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串联构成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之间还分出第一并联支路,该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续流单元;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还并联有防浪涌单元(C1、R6);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串联构成采集输出侧的基本回路。图中主要元器件的作用说明如下:D2、D3、D4:限流二极管,当D+/DI-为高电平时,起到限流作用,保证限流电流恒为一个值,该电流值可以让光耦工作。R1、R2、R3:主要用于均压,保证限流二极管每个承受的压降是相同的,同时可为线路提供静态电流。Q1:光耦,主要作用为隔离检测电流信号。U1F:施密特触发器,主要进行波形整形。Q2:光耦,可以配合控制系统对检测回路进行自检。C1、R6:主要是防浪涌作用。C2、R7、R8:续流作用,当Q1和Q2故障时,电流从C2、R7、R8网络回流,保证后级电路免承受高压。D1、D5:防止电路线路接反的保护。本实施例采用限流二极管和光耦串联的方式进行数字信号检测,限流二极管可以把电流恒流到一定范围内,每个限流二极管工作电压都大于100V。为了能够检测300V和提高耐压值,方案采用三只限流二极管串联,并为每个二极管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保证每个限流二极管的压降相同;限流二极管导通压降为1~2V之间,理论计算开启电压为4V左右。因为限流二极管开启后,电流的大小和电压无关,无论电压为多少(不能超过限流二极管的耐压值)它恒流输出一个值,通过选择和合适的限流二极管和均压电阻来调节线路电流,满足光耦导通和隔离检查要求。因为恒流二极管和电压没关系,所以对电压的检测是无级的。本技术采用检测电流信号而不采用检测电压信号的设计思路,是因为电压信号易受干扰,空间来的辐射干扰多由电磁感应引起,电磁感应的结果会导致电压跳动,但其能量小,基本不影响电流;对于线路的传导干扰,由于电压信号的内阻小,易叠加;一些线路自身的干扰(热电势、接触电势)多以电压形式出现。所以,采用检测电流更容易抗干扰。该电路中高压侧回路中不需要供电,所以不存在共地,电路可以做到完全隔离,使每条通道独立,保证在复杂电气系统中的应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单元、第一光耦Q1和施密特触发器;所述恒流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限流二极管,其中每个限流二极管还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所述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串联构成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之间还分出第一并联支路,该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续流单元;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还并联有防浪涌单元;所述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串联构成采集输出侧的基本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恒流单元、第一光耦Q1和施密特触发器;所述恒流单元包括依次串联的多个限流二极管,其中每个限流二极管还并联一个阻值相同的电阻;所述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串联构成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恒流单元与第一光耦Q1的原边之间还分出第一并联支路,该第一并联支路上设置有续流单元;采集输入侧的基本回路还并联有防浪涌单元;所述第一光耦Q1的副边与施密特触发器串联构成采集输出侧的基本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单元采用RC并联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浪涌单元采用压敏电阻R6和电容C1的并联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级数字信号采集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恒流单元与采集输入侧的正端之间还串联有正向的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伟师瑞春艾小强李明华蒋婷婷王建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翔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