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54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包括矩形的电木主体,在该电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电木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凹槽,两条上凹槽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电木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凹槽,两条下凹槽之间形成第二间距,两条下凹槽与两条上凹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间距的长度短于第二间距的长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四点弯曲测试治具在定位治具的作用下,上跨距左压杆到下跨距左压杆距离与上跨距右压杆到下跨距右压杆距离的一致性得以精准实现;具有定位简便快速、定位精准、达到品质要求的优点。

Location fixture for four-point bending te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
技术介绍
现有测试四点弯曲测试治具所存在的弊端为:无定位功能,不能确保上跨距左压杆到下跨距左压杆距离与上跨距右压杆到下跨距右压杆距离一致,以上测试方式达不到精准测试、品质保证等,需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包括矩形的电木主体,在该电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电木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凹槽,两条上凹槽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电木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凹槽,两条下凹槽之间形成第二间距,两条下凹槽与两条上凹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间距的长度短于第二间距的长度。所述第一间距的长度为32mm,第二间距的长度为64mm,上凹槽与下凹槽的槽宽均为6mm,上凹槽与相邻的下凹槽的间距为16mm。本技术的优点是:四点弯曲测试治具在定位治具的作用下,上跨距左压杆到下跨距左压杆距离与上跨距右压杆到下跨距右压杆距离的一致性得以精准实现;具有定位简便快速、定位精准、达到品质要求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技术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包括矩形的电木主体1,在该电木主体1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2,所述电木主体1的正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凹槽3,两条上凹槽3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电木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凹槽4,两条下凹槽4之间形成第二间距,两条下凹槽4与两条上凹槽3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间距的长度短于第二间距的长度。所述第一间距的长度为32mm,第二间距的长度为64mm,上凹槽与下凹槽的槽宽均为6mm,上凹槽与相邻的下凹槽的间距为16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1、把本技术的定位治具置于四点弯曲测试的治具内。2、松开四点弯曲测试治具上、下跨距的螺母,移动上、下跨距直至压杆置于对应的上凹槽和下凹槽内(上跨距左压杆置入正面的左侧的上凹槽内,上跨距右压杆置入正面的右侧的上凹槽内,下跨距左压杆置入背面的左侧的下凹槽内,下跨距右压杆置入背面的右侧的下凹槽内),固定螺母(压杆直径6mm)。3、拿开定位治具,把产品按要求放入四点弯曲测试治具内,点击测试按钮,开始测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电木主体,在该电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电木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凹槽,两条上凹槽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电木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凹槽,两条下凹槽之间形成第二间距,两条下凹槽与两条上凹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间距的长度短于第二间距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四点弯曲测试的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的电木主体,在该电木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电木主体的正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上凹槽,两条上凹槽之间形成第一间距,所述电木主体的背面开设有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下凹槽,两条下凹槽之间形成第二间距,两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鑫曾庆云余登全李跃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清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