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644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沉降观测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矩形盒体、矩形盒盖、承接杆、L形观测杆、半球形凸帽;其中,矩形盒体的前端设有敞口;矩形盒体的后侧壁中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正方形安装孔;矩形盒体的后侧壁四角各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圆形安装孔;矩形盒盖的左边缘与矩形盒体的左侧壁前边缘铰接,且矩形盒盖可活动地封盖于矩形盒体的前端敞口上;承接杆的截面为正方形,且承接杆的前部固定贯穿正方形安装孔;承接杆的前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沉降观测。

A New Settlement Observ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沉降观测技术,具体是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中,沉降观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其能够为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提供可靠依据,由此确保建筑物在施工期间和投入运营后的安全。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包括固定式沉降观测装置和可拆卸式沉降观测装置。其中,固定式沉降观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折叠式观测杆,长期使用后容易因中轴磨损而导致测点方向不准确,由此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可拆卸式沉降观测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于采用旋拧式连接结构,一旦出现滑丝或旋拧过松过紧现象,便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沉降观测装置,以解决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矩形盒体、矩形盒盖、承接杆、L形观测杆、半球形凸帽;其中,矩形盒体的前端设有敞口;矩形盒体的后侧壁中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正方形安装孔;矩形盒体的后侧壁四角各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圆形安装孔;矩形盒盖的左边缘与矩形盒体的左侧壁前边缘铰接,且矩形盒盖可活动地封盖于矩形盒体的前端敞口上;承接杆的截面为正方形,且承接杆的前部固定贯穿正方形安装孔;承接杆的前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孔;圆形凹孔的孔口边沿分别开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条形限位豁槽,且两个条形限位豁槽左右对称;承接杆的上侧面前边缘中部延伸设置有定位凸块;L形观测杆的截面为圆形;L形观测杆的水平段端面朝后、竖直段端面朝上;L形观测杆的水平段侧面后部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轴线重合的限位凸柱,且两个限位凸柱左右对称;L形观测杆的竖直段侧面下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瞄孔;L形观测杆的水平段后部插装于圆形凹孔内,且两个限位凸柱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限位豁槽内;半球形凸帽的端面中央与L形观测杆的竖直段端面固定。使用时,矩形盒体埋设于建筑外墙的面层内,且矩形盒体的后侧壁通过四个膨胀螺栓(四个膨胀螺栓分别贯穿四个圆形安装孔)固定于建筑外墙的基层表面。承接杆锚固于建筑外墙的基层内。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在初始状态下,矩形盒盖处于关闭状态,L形观测杆与承接杆分离。当需要进行沉降观测时,先打开矩形盒盖,再将L形观测杆的水平段后部插装于圆形凹孔内,并保证两个限位凸柱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限位豁槽内,然后开始进行沉降观测。在沉降观测过程中,通过矩形瞄孔观瞄定位凸块,即可根据定位凸块在矩形瞄孔中的显示面积判断L形观测杆与承接杆之间是否发生了相对位移。待沉降观测完毕后,将L形观测杆从圆形凹孔内抽出,并关闭矩形盒盖。基于上述过程,与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通过采用全新结构,具备了如下优点:其一,与固定式沉降观测装置相比,本技术不再采用折叠式观测杆,而是通过采用单方向一体式观测杆(即L形观测杆),使得测点方向变得准确,由此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其二,与可拆卸式沉降观测装置相比,本技术不再采用旋拧式连接结构,而是通过采用承插式连接结构,彻底避免了滑丝或旋拧过松过紧现象,由此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沉降观测装置测量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适用于沉降观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承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L形观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1-矩形盒体,2-矩形盒盖,3-承接杆,4-L形观测杆,5-半球形凸帽,6-圆形凹孔,7-条形限位豁槽,8-定位凸块,9-限位凸柱,10-矩形瞄孔,11-膨胀螺栓,12-建筑外墙的基层,13-建筑外墙的面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包括矩形盒体1、矩形盒盖2、承接杆3、L形观测杆4、半球形凸帽5;其中,矩形盒体1的前端设有敞口;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中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正方形安装孔;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四角各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圆形安装孔;矩形盒盖2的左边缘与矩形盒体1的左侧壁前边缘铰接,且矩形盒盖2可活动地封盖于矩形盒体1的前端敞口上;承接杆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承接杆3的前部固定贯穿正方形安装孔;承接杆3的前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孔6;圆形凹孔6的孔口边沿分别开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条形限位豁槽7,且两个条形限位豁槽7左右对称;承接杆3的上侧面前边缘中部延伸设置有定位凸块8;L形观测杆4的截面为圆形;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端面朝后、竖直段端面朝上;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侧面后部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轴线重合的限位凸柱9,且两个限位凸柱9左右对称;L形观测杆4的竖直段侧面下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瞄孔10;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后部插装于圆形凹孔6内,且两个限位凸柱9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限位豁槽7内;半球形凸帽5的端面中央与L形观测杆4的竖直段端面固定。具体实施时,所述矩形盒体1采用不锈钢制成,其长度为120mm,其宽度为50mm,其高度为120mm;所述圆形安装孔的孔径为12mm;所述承接杆3采用不锈钢制成,其长度为100mm;所述圆形凹孔6的深度为40mm;所述条形限位豁槽7的深度为6mm;所述L形观测杆4采用不锈钢制成,其直径为13mm,其水平段的长度为150mm,其竖直段的长度为5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体(1)、矩形盒盖(2)、承接杆(3)、L形观测杆(4)、半球形凸帽(5);其中,矩形盒体(1)的前端设有敞口;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中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正方形安装孔;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四角各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圆形安装孔;矩形盒盖(2)的左边缘与矩形盒体(1)的左侧壁前边缘铰接,且矩形盒盖(2)可活动地封盖于矩形盒体(1)的前端敞口上;承接杆(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承接杆(3)的前部固定贯穿正方形安装孔;承接杆(3)的前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孔(6);圆形凹孔(6)的孔口边沿分别开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条形限位豁槽(7),且两个条形限位豁槽(7)左右对称;承接杆(3)的上侧面前边缘中部延伸设置有定位凸块(8);L形观测杆(4)的截面为圆形;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端面朝后、竖直段端面朝上;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侧面后部分别延伸设置有两个轴线重合的限位凸柱(9),且两个限位凸柱(9)左右对称;L形观测杆(4)的竖直段侧面下部开设有前后贯通的矩形瞄孔(10);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后部插装于圆形凹孔(6)内,且两个限位凸柱(9)分别穿设于两个条形限位豁槽(7)内;半球形凸帽(5)的端面中央与L形观测杆(4)的竖直段端面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沉降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盒体(1)、矩形盒盖(2)、承接杆(3)、L形观测杆(4)、半球形凸帽(5);其中,矩形盒体(1)的前端设有敞口;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中央开设有前后贯通的正方形安装孔;矩形盒体(1)的后侧壁四角各开设有一个前后贯通的圆形安装孔;矩形盒盖(2)的左边缘与矩形盒体(1)的左侧壁前边缘铰接,且矩形盒盖(2)可活动地封盖于矩形盒体(1)的前端敞口上;承接杆(3)的截面为正方形,且承接杆(3)的前部固定贯穿正方形安装孔;承接杆(3)的前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孔(6);圆形凹孔(6)的孔口边沿分别开设有两个相互正对的条形限位豁槽(7),且两个条形限位豁槽(7)左右对称;承接杆(3)的上侧面前边缘中部延伸设置有定位凸块(8);L形观测杆(4)的截面为圆形;L形观测杆(4)的水平段端面朝后、竖直段端面朝上;L形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存贵韩东平赵宝玉田炜李东驰白晓强曲雅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六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