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393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包括支架以及若干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叠加后形成有流体通道,相邻换热片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圈和弹性圈,密封圈和弹性圈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弹性圈位于密封圈内侧,且弹性圈由多个弹性条拼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快速拆装、密封性好且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

A Removable Plat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板式换热器是通过换热片的相互叠加,形成流体流道,使不同的液体在各自的流道内流动,实现流体之间的热交换,其具有换热效率高、热损失小、结构紧凑轻巧、占地面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的运用在生活生产中。传统的可拆卸板式换热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安装于相邻的板式换热片之间,该密封圈多为橡胶制成。在安装密封圈时,将密封圈嵌设在对应板式换热片的密封槽内,然后通过钢化胶水黏连,使密封圈固定在密封槽内。但是,由于板式换热器中通过的流体温度高,腐蚀性强,时间久了之后,胶水失效,导致密封圈和密封槽的黏连松动,从而影响密封性;由于密封圈一体设置,从而导致密封圈的部分受损后,需要更换整条密封圈,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具有快速拆装、密封性好且减少资源浪费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以及若干换热片,相邻的换热片叠加后形成有流体通道,相邻换热片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安装面开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圈和弹性圈,密封圈和弹性圈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弹性圈位于密封圈内侧,且弹性圈由多个弹性条拼接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相邻的换热片时,先将密封圈卡入第一凹槽内,然后将弹性条卡入第一凹槽,且弹性条位于密封圈的内侧,然后将相邻的弹性条拼接并形成弹性圈,继而将相邻的换热片叠加,并使弹性圈和密封圈卡入第二凹槽内,并挤压弹性圈以及密封圈,从而代替钢化胶水粘连,实现了便于快速拆装;通过设置密封圈以及弹性圈,从而实现了双重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密封性;弹性圈由弹性条拼接而成,且在导通液体时,弹性圈可以与液体接触,当弹性圈部分损坏时,在密封圈的作用下,仍然具有高密封性的效果,且只需要换下损坏的弹性条,弹性圈的其余部分不更换,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条的一端开设有卡槽,另一端固定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条的卡块卡入相邻弹性条的卡槽内,从而实现弹性条的快速拆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卡槽沿弹性条的厚度方向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卡槽沿弹性条的厚度方向延伸,从而减小了液体渗入的概率,提高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条远离密封圈的一侧固定有隔热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隔热膜具有隔离热量的效果,通过设置隔热膜,从而减少传导至弹性条以及密封圈处的热量,减小温度对弹性条以及密封圈的形变的影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弹性条朝向密封圈的一侧与密封圈的内壁过盈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条位于密封圈的内侧,且在弹性条和密封圈卡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时,弹性条与密封圈抵紧设置,从而提高整体的密封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朝向流体通道的一侧壁分别固定有安装环,各安装环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各安装环分别与卡入的密封圈内壁抵接,弹性条抵紧于两安装环之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换热片相叠加时,密封圈的上下部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底面抵紧,且弹性条在与密封圈抵紧的同时,弹性条的上下部分别与两安装环抵紧,从而节省弹性条的材料;减少了弹性条与密封圈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取出弹性条时,减小密封圈被带出第一凹槽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凹槽远离流体通道的一侧壁固定有凸环,凸环沿第一凹槽的延伸方向设置,密封圈开设有与凸环配合卡接的环形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密封圈卡入第一凹槽内时,同时密封圈固定的凸环会卡入环形槽内,增大密封圈与第一凹槽侧壁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在分离相邻的两换热片时,密封圈可以位于第一凹槽内,避免密封圈重新安装;在取出弹性条时,在凸环与环形槽的作用下,减小密封圈被带出第一凹槽的概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第一安装面固定有多个插杆,第二安装面开设有多个与插杆配合插接的插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插杆以及插槽,从而实现了相邻换热片之间的预定位,从而提高安装效率。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设置弹性圈以及密封圈,从而代替钢化胶水粘连,实现了便于快速拆装,且双重的密封效果,弹性圈由弹性条拼接而成,当弹性圈部分损坏时,只需要换下损坏的弹性条,从而减少了资源的浪费;(2)通过设置隔热膜,从而减少传导至弹性条以及密封圈处的热量,减小温度对弹性条以及密封圈形变的影响;(3)通过设置凸环以及环形槽,增大密封圈与第一凹槽侧壁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在分离相邻的两换热片时,避免密封圈重新安装,以及在取出弹性条时,减小密封圈被带出第一凹槽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换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邻换热片相叠时的竖向剖视图,示出了弹性条、密封圈、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凹槽的位置关系;图4是相邻弹性条拼接时的横向剖视图,示出了卡块和卡槽的连接关系;图5是相邻换热片相叠时的竖向剖视图,示出了插杆与插槽的位置关系。附图标记:1、换热片;2、密封圈;3、第一安装面;4、第二安装面;5、第一凹槽;6、第二凹槽;7、弹性条;8、卡槽;9、卡块;10、隔热膜;11、安装环;12、凸环;13、环形槽;14、插杆;15、插槽;16、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一种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6、换热片1,换热片1设置于支架16上,换热片1可以设置有若干,且相邻的换热片1形成一流动通道。参照图2和图3,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且第一安装面3可以位于第二安装面4的下方。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第二凹槽6,当相邻的换热片1叠加时,第一凹槽5正对第二凹槽6,第一安装面3与第二安装面4间隙设配合。参照图3和图4,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可以同步卡接有弹性圈以及密封圈2,弹性圈以及密封圈2的材料可以为橡胶材料,弹性圈有多条弹性条7拼接而成,弹性条7的一端可以开设有卡槽8,卡槽8可以沿弹性条7的厚度方向设置,弹性条7的另一端固定有卡块9,卡块9与弹性条7一体设置,卡块9与卡槽8配合卡接,其中卡块9可以设置为方形。通过将相邻弹性条7的卡块9与卡槽8卡接,从而将弹性条7拼接成弹性圈。参照图3,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朝向流体通道的一侧壁固定有安装环11,安装环11沿第一凹槽5的延伸方向设置,安装环11的横截面可以呈方形设置,且当相邻的换热片1叠加时,弹性条7的上下部分别与两安装环11抵紧。参照图3和图4,弹性条7朝向流体通道的一面上固定有隔热膜10,隔热膜10可以为陶瓷膜,具有隔热的效果,从而提高弹性条7的使用寿命。参照图3,第一凹槽5远离流体通道的侧壁上固定有凸环12,凸环12沿第一凹槽5的延伸方向设置,凸环12的横截面可以呈半圆形设置;密封圈2的侧壁开设有环形槽13,环形槽13与凸环12卡接,从而增大第一凹槽5所在的换热片1与密封圈2之间的作用力,使在脱离相邻换热片1时,密封圈2能够位于第一凹槽5内。参照图2和图5,第一安装面3上固定有插杆14,插杆14可以设置有四个并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6)以及若干换热片(1),相邻的换热片(1)叠加后形成有流体通道,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相对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圈(2)和弹性圈,密封圈(2)和弹性圈沿第一凹槽(5)的延伸方向设置,弹性圈位于密封圈(2)内侧,且弹性圈由多个弹性条(7)拼接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包括支架(16)以及若干换热片(1),相邻的换热片(1)叠加后形成有流体通道,相邻换热片(1)的两相对面分别为第一安装面(3)和第二安装面(4),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面(3)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二安装面(4)开设有与第一凹槽(5)相对的第二凹槽(6),第一凹槽(5)和第二凹槽(6)内同步卡接有密封圈(2)和弹性圈,密封圈(2)和弹性圈沿第一凹槽(5)的延伸方向设置,弹性圈位于密封圈(2)内侧,且弹性圈由多个弹性条(7)拼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条(7)的一端开设有卡槽(8),另一端固定有与卡槽(8)卡接配合的卡块(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卡槽(8)沿弹性条(7)的厚度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弹性条(7)远离密封圈(2)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帝广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