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灯珠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169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包括印制电路板(11)、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以及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覆铜走线;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通过第一粘接胶层(14)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通过第二粘接胶层(15)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并通过另一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无交叉;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与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之间通过第三粘接胶层(16)的粘接固定。

LED Bead Install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灯珠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LED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大功率LED芯片性能的迅速提高,功率型LED的封装技术不断改进以适应形势的发展,从开始的引线框架式封装到多芯片阵列组装,再到如今的3D阵列式封装,其输入功率不断提高,对灯珠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在LED封装完成后,在安装时一般都是将LED灯珠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当LED灯工作时,散热效果比较差,这样就会降低LED灯的使用寿命,亟需设计高散热性能的安装结构,对提高大功率LED灯珠的散热性能,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包括印制电路板、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以及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所述印制电路板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印制电路板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覆铜走线;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通过第一粘接胶层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第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通过第二粘接胶层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的第二侧的表面并通过另一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形成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无交叉;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与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之间通过第三粘接胶层的粘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包括第一焊线区和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包括第二焊线区和第二散热孔,且所述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相通;所述LED灯珠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线区和第二焊线区。优选的,所述第一粘接胶层、第二粘接胶层以及第三粘接胶层均包括导热胶片。优选的,所述印制电路板的材料为铝合金。优选的,所述LED灯珠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上的第一热敏电阻,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上的第二热敏电阻,所述第一热敏电阻与所述第一回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和所述第二回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在室温下为设定的电阻值,在LED灯珠温度升高时,所述第一热敏电阻和第二热敏电阻的阻值随之升高,以减小所述第一回路的电流和第二回路的电流。本技术的LED灯珠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若干个通孔,并将LED灯珠安装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两侧,形成烟囱效应,加强空气对流的现象,提高散热效率。而且,通过在LED灯珠安装组件上增设散热孔,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此外,在印制电路板两侧安装LED灯珠的结构,不仅可节省安装空间,而且可提高LED灯珠安装的稳定性,便于实现自动化安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的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的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包括印制电路板11、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以及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覆铜走线;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通过第一粘接胶层14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通过第二粘接胶层15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并通过另一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无交叉;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与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之间通过第三粘接胶层16的粘接固定。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若干个通孔,并将LED灯珠安装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两侧,形成烟囱效应,加强空气对流的现象,提高散热效率。此外,通过该结构,不仅可节省安装空间,而且可提高LED灯珠安装的稳定性,便于实现自动化安装。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LED灯珠安装结构,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包括第一焊线区121和第一散热孔122,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包括第二焊线区131和第二散热孔132,且所述第一散热孔122和第二散热孔132相通;所述LED灯珠分别焊接在所述第一焊线区121和第二焊线区131。通过在LED灯珠安装组件上增设散热孔,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LED灯珠安装结构的散热效率,所述第一粘接胶层14、第二粘接胶层15以及第三粘接胶层16均包括导热胶片。优选地,所述印制电路板11的材料为铝合金。上述LED灯珠安装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上的第一热敏电阻12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上的第二热敏电阻133,所述第一热敏电阻123与所述第一回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热敏电阻133和所述第二回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热敏电阻123和第二热敏电阻133在室温下为设定的电阻值,在LED灯珠温度升高时,所述第一热敏电阻123和第二热敏电阻133的阻值随之升高,以减小所述第一回路的电流和第二回路的电流,缓解LED灯珠温度升高,实现LED灯珠自动温控功能,延长LED灯珠使用寿命。本技术的LED灯珠安装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设置若干个通孔,并将LED灯珠安装组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两侧,形成烟囱效应,加强空气对流的现象,提高散热效率。而且,通过在LED灯珠安装组件上增设散热孔,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此外,在印制电路板两侧安装LED灯珠的结构,不仅可节省安装空间,而且可提高LED灯珠安装的稳定性,便于实现自动化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电路板(11)、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以及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覆铜走线;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通过第一粘接胶层(14)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通过第二粘接胶层(15)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并通过另一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无交叉;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与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之间通过第三粘接胶层(16)的粘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印制电路板(11)、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以及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具有若干个通孔,且所述印制电路板(11)上位于两个相邻的所述通孔之间的部分具有覆铜走线;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通过第一粘接胶层(14)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一侧的表面并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通过第二粘接胶层(15)粘接固定在印制电路板(11)的第二侧的表面并通过另一所述通孔与所述印制电路板(11)形成第二回路,其中,所述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无交叉;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与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之间通过第三粘接胶层(16)的粘接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ED灯珠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D灯珠安装组件(12)包括第一焊线区(121)和第一散热孔(122),所述第二LED灯珠安装组件(13)包括第二焊线区(131)和第二散热孔(132),且所述第一散热孔(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汉潮王富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上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