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6000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的上侧开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通过蒸汽带动后给整个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涡轮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固嵌有气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利用工业锅炉在工作中所产生的蒸汽余热,让这些余热能源不会直接浪费,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并且还有一定减少污染的环保效果,其中的发电机构可以把锅炉工作区燃烧所产生的蒸汽进行引导进入蒸汽发电腔,既能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又能给自身整个装置提供电力。

A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Equipment of Steam Waste Heat Recovery Based on Industrial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利用
,具体为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
技术介绍
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余热的回收利用能够有效节省能源的浪费,也能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工业领域中类似蒸汽锅炉,在工作时会固定向外界排放蒸汽,而这些蒸汽携带大量的余热,这样直接排放非常浪费能量,因此,需要有一种设备能够把这种锅炉排放的蒸汽有效收集起来,并且能够把蒸汽和余热综合利用起来,这样才能达到现阶段节能减排的目标,整个装置必须联动可靠,并且不使用另外的能源或资源,这才能更加的把节能目标发挥到最大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包括主机体,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的上侧开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通过蒸汽带动后给整个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涡轮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固嵌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涡轮腔内,所述气泵的右侧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冷却腔内,通过所述气泵的运转可使所述涡轮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可吸收一部分蒸汽的余热加以回收,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内设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可把所述冷却机构传递过来且带有余热的热风,重新加压并输送至冷炉升温,降低资源浪费,以达到余热的利用效果,所述冷却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可把蒸汽二次降温并冷凝成液态水,所述冷凝腔的右侧开设有喷淋腔,所述喷淋腔内设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可把所述冷凝机构的降温冷凝后的液态水用作喷淋水,用来喷淋锅炉加热装置所产生的废气,以达到绿色排放的目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电机构包括长轴,所述长轴转动设在所述发电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所述长轴上下延伸设置,所述长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发电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磁感线圈,所述发电腔的左右壁上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磁铁,所述发电腔的上壁上固设有集电器,所述集电器与所述磁感线圈电性连接,所述长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涡轮腔内,且其外周上均匀分布有五组涡轮,所述涡轮腔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锅炉蒸汽连通设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气管下侧连接有生活管道,所述生活管道向后延伸部分贯穿所述主机体的内壁与外界蒸汽设备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上壁转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出气管的上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冷却腔与所述集电器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冷却腔底壁上的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顶端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风扇叶,所述冷却腔下侧开设有传动腔,所述风扇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冷却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长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涡轮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所述冷却腔下侧与外界连通设置,位于所述冷却腔内的所述导热管成多段U形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腔,所述增压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设置,所述增压腔的上侧开设有方形腔,所述方形腔与所述增压腔之间的内壁里转动设有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上下延伸设置,所述叶轮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增压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方形腔内,且其顶面固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增压腔的左右两侧开设有两组对称设置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均可与所述增压腔连通设置,所述储气腔的顶壁上均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储气腔的内壁之间均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储气腔向后延伸部分与外界锅炉的通气部分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方形腔的后侧开设有皮带腔,所述皮带腔与所述方形腔之间转动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前后延伸设置,所述传动轴向前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方形腔内,且其前侧面固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传动轴向后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且其后侧面固设有第三皮带轮,所述皮带腔位于所述传动腔后侧,所述方形腔与所述传动腔之间转动设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前后延伸设置,所述从动轴向前延伸部分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其前侧面固设有第三锥齿轮,所述风扇轴的底面固设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轴向后延伸部分伸入所述皮带腔内,且其后侧面固设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与所述第三皮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机构包括所述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向右延伸部分贯穿所述冷却腔的右侧内壁,并伸入所述冷凝腔内,所述冷凝腔的右侧开设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所述喷淋腔的左侧,所述导热管的右侧面与所述储水腔连通设置,位于所述冷凝腔内的所述导热管的外周上抵接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内含有冷凝水,所述冷凝管左右末端均向上延伸贯穿所述冷凝腔的内壁,并伸入所述降温腔内,且两侧相互连通,位于所述降温腔内的所述冷凝管部分的外周上固设有冷却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冷凝腔的上侧开设有振动腔,所述振动腔的底侧开设有滑动腔,所述滑动腔与所述振动腔连通设置,所述滑动腔与所述冷凝管的左侧部分内管连通设置,所述滑动腔的内壁间滑动设有活塞,所述活塞可滑动至所述冷凝管内,所述活塞的顶面固设有短杆,所述短杆的顶面固设有圆球,所述圆球与所述所述振动腔的底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振动腔的上侧内壁里固嵌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集电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下侧动力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伸入所述振动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波纹轮,所述圆球与所述波纹轮的波纹抵接,通过所述发电机构发电传导的电信号,使所述电机转动,可使所述电机轴带动所述波纹轮转动,所述波纹轮的波纹可使所述圆球向下移动,可使活塞向下滑动至所述冷凝管内。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喷淋机构包括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一侧末端伸入所述喷淋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喷头,所述储水腔的顶壁内固嵌有水泵,所述喷淋管的另一侧末端与所述水泵连接,所述水泵的吸水口与所述储水腔连通设置,所述水泵通过所述导电层与所述集电器电性连接,所述喷淋腔右侧连接有排气管和废气管,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废气管上侧,所述喷淋腔的两侧壁之间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排气管和所述废气管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利用工业锅炉在工作中所产生的蒸汽余热,让这些余热能源不会直接浪费,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并且还有一定减少污染的环保效果,其中的发电机构可以把锅炉工作区燃烧所产生的蒸汽进行引导进入蒸汽发电腔,既能回收利用蒸汽余热,又能给自身整个装置提供电力,不额外浪费其他资源,而冷却机构和增压机构可吸收蒸汽中的一部分余热热量,重新加压反充进锅炉中,可以提前余热锅炉,节省锅炉加热的耗电量,冷凝机构和喷淋机构可把蒸汽进一步转化为冷却水,可用作喷淋塔的水资源,来喷淋锅炉燃烧区所产生的废气,达到绿色排放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的上侧开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通过蒸汽带动后给整个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涡轮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固嵌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涡轮腔内,所述气泵的右侧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冷却腔内,通过所述气泵的运转可使所述涡轮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可吸收一部分蒸汽的余热加以回收;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内设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可把所述冷却机构传递过来且带有余热的热风,重新加压并输送至冷炉升温,降低资源浪费,以达到余热的利用效果,所述冷却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可把蒸汽二次降温并冷凝成液态水,所述冷凝腔的右侧开设有喷淋腔,所述喷淋腔内设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可把所述冷凝机构的降温冷凝后的液态水用作喷淋水,用来喷淋锅炉加热装置所产生的废气,以达到绿色排放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包括主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内开设有涡轮腔,所述涡轮腔的上侧开设有发电腔,所述发电腔内设有发电机构,所述发电机构可通过蒸汽带动后给整个装置提供电力,所述涡轮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固嵌有气泵,所述气泵左侧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向左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涡轮腔内,所述气泵的右侧连接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向右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冷却腔内,通过所述气泵的运转可使所述涡轮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所述冷却腔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可吸收一部分蒸汽的余热加以回收;所述冷却腔的上侧开设有增压腔,所述增压腔内设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可把所述冷却机构传递过来且带有余热的热风,重新加压并输送至冷炉升温,降低资源浪费,以达到余热的利用效果,所述冷却腔的右侧开设有冷凝腔,所述冷凝腔内设有冷凝机构,所述冷凝机构可把蒸汽二次降温并冷凝成液态水,所述冷凝腔的右侧开设有喷淋腔,所述喷淋腔内设有喷淋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可把所述冷凝机构的降温冷凝后的液态水用作喷淋水,用来喷淋锅炉加热装置所产生的废气,以达到绿色排放的目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机构包括长轴,所述长轴转动设在所述发电腔与所述涡轮腔之间的内壁里,所述长轴上下延伸设置,所述长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发电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磁感线圈,所述发电腔的左右壁上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的磁铁,所述发电腔的上壁上固设有集电器,所述集电器与所述磁感线圈电性连接,所述长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涡轮腔内,且其外周上均匀分布有五组涡轮,所述涡轮腔的左侧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锅炉蒸汽连通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下侧连接有生活管道,所述生活管道向后延伸部分贯穿所述主机体的内壁与外界蒸汽设备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上壁转动设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与所述出气管的上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冷却腔与所述集电器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转动设在所述冷却腔底壁上的风扇轴,所述风扇轴的顶端固设有两组左右对称设置的风扇叶,所述冷却腔下侧开设有传动腔,所述风扇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冷却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长轴向下延伸部分贯穿所述涡轮腔的底壁,并伸入所述传动腔内,且其底面固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第一皮带轮之间安装有第二皮带,所述冷却腔下侧与外界连通设置,位于所述冷却腔内的所述导热管成多段U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工业锅炉的蒸汽余热回收综合利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腔,所述增压腔与所述冷却腔连通设置,所述增压腔的上侧开设有方形腔,所述方形腔与所述增压腔之间的内壁里转动设有叶轮轴,所述叶轮轴上下延伸设置,所述叶轮轴向下延伸部分伸入所述增压腔内,且其外周上固设有叶轮,所述叶轮轴向上延伸部分伸入所述方形腔内,且其顶面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宽江
申请(专利权)人:龙游岛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