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92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下层大窗,下层大窗的上方设有上层小窗,上层小窗嵌设于上层框架内,上层小窗包括从内至外平行设置的内层小窗和外层小窗,外层小窗与下层大窗设于一个垂直面上,内层小窗和外层小窗之间构成通风通道,通风通道内从左至右设有若干垂直消声百叶,通风通道底部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水平消声百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大大解决了现有窗户普通结构关闭窗户无法通风的矛盾,达到了隔声与通风的最大平衡,避免采用真空玻璃隔音施工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改装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窗户结构。

A louvered energy-saving window with full daylighting, sound insulation and venti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能窗,尤其涉及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
技术介绍
许多室内场所窗户结构都会采取各种不同的结构以达到隔音、遮阳以及通风这三大主要效果,而由于受限于现有窗户结构的设计,往往隔音遮阳的效果与通风性能是相互矛盾的,现有的解决隔音问题的方案一般采用真空玻璃,但由于真空玻璃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成本较高,一般只出现在对隔音需求较高的室内场所;同时采用真空玻璃的方案并无法增加窗户的通风性;现有窗户采用百叶窗的结构来提供遮阳和通风性,但同时缺陷也非常明显,其隔音性能较差。综上,现有的窗户结构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真空玻璃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成本较高2.百叶窗结构隔音性能较差。因此,现有窗户结构采用真空玻璃方案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成本较高以及采用百叶窗结构方案隔音性能较差等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窗户结构采用真空玻璃方案的施工难度较高,施工成本较高以及采用百叶窗结构方案隔音性能较差等问题,提供了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下层大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大窗1的上方设有上层小窗2,所述上层小窗2嵌设于上层框架3内,所述上层小窗2包括从内至外平行设置的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所述外层小窗22与所述下层大窗1设于一个垂直面上,所述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之间构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内从左至右设有若干垂直消声百叶5,所述通风通道4底部一侧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水平消声百叶6。进一步地,所述垂直消声百叶5包括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和由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之间构成的垂直消声通风口52;所述水平消声百叶6包括从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水平微穿孔板61和由若干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之间构成的水平消声通风口62。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消声百叶6设于所述通风通道4下端面的最右端或最左端。进一步地,所述内层小窗21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第一内层小窗211、第二内层小窗212以及第三内层小窗213,所述外层小窗22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第一外层小窗221、第二外层小窗222以及第三外层小窗223。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与水平面呈45-60°;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与水平面呈30-45°。进一步地,相邻所述微穿孔板51之间相互平行。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嵌设于水平框架7之间,所述水平框架7的材质为铝合金板材。进一步地,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嵌设于垂直框架8之间,所述垂直框架8的材质为铝合金板材。进一步地,所述下层大窗1和上层小窗2配套使用的玻璃为中空钢化玻璃。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水平穿孔板框架和垂直穿孔板框架由铝合金板材而制成的,内部是由一组等距离的倾斜式百叶片组成,每个百叶片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微穿孔板吸声体,表面均穿有微孔;当新风通过消声通风通道时,伴随而入的噪声在百叶片之间的小孔处被消除掉一部分;其工作原理是:应用了微穿孔板吸声结构的理论,使声能在通过微孔处转化成热能,从而降低了声音传播的能量,消除了一部分噪声;百叶片之所以设计成倾斜式,是延长了消声隧道的有效长度;百叶片之所以设定了风口高度差,是有效地阻隔了噪声的直线传播,从而达到绕行消声的目的;在使用时,只需打开外层小窗,空气通过通风通道后从水平消声百叶进入室内,达到较好的隔声和通风性能。本技术大大解决了现有窗户普通结构关闭窗户无法通风的矛盾,达到了隔声与通风的最大平衡,避免采用真空玻璃隔音施工困难成本较高的问题,其结构简单,改装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现有窗户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外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内层小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上层小窗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下层大窗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垂直放置的消声百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当外层小窗打开的A-A剖面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当窗户处于关闭状态的B-B剖面左视图;图8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当窗户处于关闭状态的C-C剖面右视图;图9为本技术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中水平放置的消声百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各附图标记为:1-下层大窗,2-上层小窗,21-内层小窗,211-第一内层小窗,212-第二内层小窗,213-第三内层小窗,22-外层小窗,221-第一外层小窗,222-第二外层小窗,223-第三外层小窗,3-上层框架,4-通风通道,5-垂直消声百叶,51-垂直微穿孔板,52-垂直消声通风口,6-水平消声百叶,61-水平微穿孔板,62-水平消声通风口,7-水平框架,8-垂直框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技术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下层大窗1,下层大窗1的上方设有上层小窗2,上层小窗2嵌设于上层框架3内,上层小窗2包括从内至外平行设置的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外层小窗22与下层大窗1设于一个垂直面上,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之间构成通风通道4,通风通道4内从左至右设有若干垂直消声百叶5,通风通道4底部一侧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水平消声百叶6。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5所示,垂直消声百叶5包括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和由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之间构成的垂直消声通风口52;水平消声百叶6包括从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水平微穿孔板61和由若干水平微穿孔板61之间构成的水平消声通风口62,表面均穿有微孔;当新风通过消声通风通道时,伴随而入的噪声在百叶片之间的小孔处被消除掉一部分。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5所示,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水平微穿孔板6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6,7,8所示,水平消声百叶6设于通风通道4下端面的最左端或最右端,外部新鲜空气通过水平消声百叶将空气输送至室内。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1所示,内层小窗21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第一内层小窗211、第二内层小窗212以及第三内层小窗213,外层小窗22包括从左至右设置的第一外层小窗221、第二外层小窗222以及第三外层小窗223。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5,9所示,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与水平面呈45-60°;水平微穿孔板61与水平面呈30-45°;垂直微穿孔板51之所以设计成倾斜式,是延长了消声隧道的有效长度,从而形成了风口高度差,可有效地阻隔了噪声的直线传播,从而达到绕行消声的目的。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如图5所示,相邻微穿孔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下层大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大窗(1)的上方设有上层小窗(2),所述上层小窗(2)嵌设于上层框架(3)内,所述上层小窗(2)包括从内至外平行设置的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所述外层小窗(22)与所述下层大窗(1)设于一个垂直面上,所述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之间构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内从左至右设有若干垂直消声百叶(5),所述通风通道(4)底部一侧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水平消声百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包括下层大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大窗(1)的上方设有上层小窗(2),所述上层小窗(2)嵌设于上层框架(3)内,所述上层小窗(2)包括从内至外平行设置的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所述外层小窗(22)与所述下层大窗(1)设于一个垂直面上,所述内层小窗(21)和外层小窗(22)之间构成通风通道(4),所述通风通道(4)内从左至右设有若干垂直消声百叶(5),所述通风通道(4)底部一侧设有与室内相连通的水平消声百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消声百叶(5)包括自上而下等间距设置的若干垂直微穿孔板(51)和由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之间构成的垂直消声通风口(52);所述水平消声百叶(6)包括从左至右等间距设置的若干水平微穿孔板(61)和由若干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之间构成的水平消声通风口(6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垂直微穿孔板(5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所述水平微穿孔板(61)的孔直径小于1毫米,其穿孔率小于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式全采光隔声通风节能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消声百叶(6)设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龙杨荣平张恒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华声学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