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且判断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与控制器连接的尾门锁具,用于接到到开启指令时,进入解锁状态;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接收到开启指令时,正转;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箱;减速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主动轴,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与每一个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向上摆动;与每一个从动轴连接的弯臂支架,弯臂支架与尾门的弯管连接,从动轴经弯臂支架带动弯管向上运动,以开启尾门。本案采用主动轴、从动轴和弯臂支架实现尾门的开启/关闭,提升了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的稳定性能和使用寿命。
Automatic Opening and Closing Mechanism of Automobile Tail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自动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尾门的传统开启方式是:驾乘者解锁后,手动开启尾门。具体地,通过气动撑杆或四连杆铰链或鹅颈管铰链配合扭杆弹簧实现的。因此,长时间使用后,该扭杆弹簧的弹簧力度逐渐衰减,可能致使汽车尾门的开启或关闭不顺畅,进而存在汽车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的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汽车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稳定差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其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判断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与控制器连接的尾门锁具,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控制尾门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以及与控制器连接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正转;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箱;减速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主动轴,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与每一个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向上摆动;与每一个从动轴连接的弯臂支架,弯臂支架与尾门的弯管连接,从动轴带动弯臂支架向上运动,弯臂支架带动弯管向上运动,以开启尾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机还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关闭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反转;电机驱动减速箱,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每一个主动轴带动从动轴向下摆动,每一个从动轴带动弯臂支架向下运动,每一个弯臂支架带动弯管向下运动,以关闭尾门,尾门锁具还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关闭指令时,控制尾门锁具处于锁紧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弯臂支架包括套环和连接部,套环套设于从动轴上,连接部包括“7”字型弯折部,“7”字型弯折部与弯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智能钥匙,智能钥匙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智能钥匙发送的控制指令。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门板按键,门板按键设置于驾驶室内,门板按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门板按键产生的按压信号,并根据该按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还包括:尾部按键,尾部按键设置于后备箱,尾部按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控制器用于接收尾部按键产生的按压信号,并根据该按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主动轴、从动轴和弯臂支架实现尾门的开启/关闭,未采用弹簧机构,从而既不存在弹簧力度逐渐衰减的问题,也由于尾门开口两侧的弯臂支架同时向上/向下运动,从而受力均衡度比较高,进而既提升了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的稳定性能,也延长了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自动进行尾门的开启/关闭,从而既提升了尾门/关闭的自动性能,也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弯臂支架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类似的组件标号代表类似的组件。显然,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图2展示了本技术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尾门锁具(图中未示出)和驱动机构1。其中,控制器用于接收控制指令,并判断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具体地,尾门开启的方式不同,则发送控制指令的方式也不同,为了更加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主要的三种开启方式为例,对本案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1、智能钥匙开启方式智能钥匙与控制器通信连接,智能钥匙接收到开启/关闭按键的按压信号,并根据该按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至控制器。2、门板按键开启方式门板按键设置于驾驶室内,门板按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驾驶室内的驾驶位的车门上的门板按键被按压时,产生按压信号,并将该按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按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3、尾部按键开启方式尾部按键设置于后备箱,尾部按键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后备箱的尾部按键被按压时,产生按压信号,并将该按压信号发送至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该按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进一步地,尾门锁具设置于尾门上,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该尾门锁具用于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开启指令时,控制尾门锁具从锁紧状态转换为解锁状态,以便驱动机构自动开启尾门。进一步地,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具体地,参见图1,该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减速箱2、两个主动轴3、两个从动轴4和两个弯臂支架5。其中,电机1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正转。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电机1正转和反转实现尾门的开启/关闭。进一步地,减速箱2与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电机1驱动减速箱内的齿轮组运动。进一步地,减速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主动轴3,减速箱2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3运动。进一步地,一从动轴4与一主动轴3连接,另一从动轴4与另一主动轴3连接,两个主动轴3同时带动两个从动轴4同时向上摆动。进一步地,一弯臂支架5一端与一从动轴4连接,另一弯臂支架5一端与另一从动轴4连接,两个从动轴4同时带动两个弯臂支架5同时向上运动。进一步地,一弯臂支架5另一端与一尾门的弯管(图中未示出)一端连接,该尾门的弯管另一端与尾门连接,另一弯臂支架5另一端与另一尾门的弯管(图中未示出)一端连接,另一尾门的弯管的另一端与尾门连接,两个弯臂支架5同时带动两个弯管同时向上运动,以开启尾门。此外,电机1用于当控制指令是关闭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反转。进一步地,电机1驱动减速箱内的齿轮组运动。进一步地,减速箱2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3运动。进一步地,两个主动轴3同时带动两个从动轴4同时向下摆动。进一步地,两个从动轴4同时带动两个弯臂支架5同时向下运动。进一步地,两个弯臂支架5同时带动两个弯管同时向下运动,以关闭尾门。进一步地,当尾门关闭后,尾门锁具还用于控制尾门锁具从解锁状态转换为锁紧状态。本实施例采用主动轴、从动轴和弯臂支架实现尾门的开启/关闭,未采用弹簧机构,从而既不存在弹簧力度逐渐衰减的问题,也由于尾门开口两侧的弯臂支架同时向上/向下运动,从而受力均衡度比较高,进而提升了尾门开启/关闭结构的稳定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自动进行尾门的开启/关闭,从而既提升了尾门/关闭的自动性能,也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度。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2,该弯臂支架5包括套环50和连接部51,套环50套设于从动轴4上,连接部51包括“7”字型弯折部510,“7”字型弯折部510与弯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部51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7”字型弯折部510,因此,两个“7”字型弯折部510之间形成一个容置腔,该容置腔内设置该弯管。与此同时,该“7”字型弯折部510上设有多个通孔,螺杆贯穿通孔和弯管,实现弯臂支架和弯管端部的连接。结合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应用于尾门的开启或关闭过程中,该汽车尾门自动开启/关闭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判断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当控制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尾门锁具,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控制尾门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正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主动轴,所述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与每一个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从动轴向上摆动;与每一个从动轴连接的弯臂支架,所述弯臂支架与尾门的弯管连接,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弯臂支架向上运动,所述弯臂支架带动所述弯管向上运动,以开启尾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控制器,用于接收到控制指令时,判断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还是关闭指令;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尾门锁具,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控制尾门锁具处于解锁状态;以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是开启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正转;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主动轴,所述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与每一个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带动所述从动轴向上摆动;与每一个从动轴连接的弯臂支架,所述弯臂支架与尾门的弯管连接,所述从动轴带动所述弯臂支架向上运动,所述弯臂支架带动所述弯管向上运动,以开启尾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自动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还用于当所述控制指令是关闭指令时,进入工作状态且反转;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减速箱,所述减速箱同时带动两个主动轴,每一个主动轴带动所述从动轴向下摆动,每一个从动轴带动所述弯臂支架向下运动,每一个弯臂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先俊,
申请(专利权)人:韩圳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