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轮组件及双轮铣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83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17
本公开涉及一种铣轮组件,包括铣轮框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铣轮框架的铣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轮包括轮毂和第一切削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包括:截齿,用于铣削破碎硬质物料;摆齿,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且摆动轴线平行于所述铣轮的轴向;以及切削齿,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设置于所述摆齿的下游、所述截齿的上游。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铣轮组件和双轮铣槽机,具有多种地层环境下的铣削能力,能使铣轮在软质地面上的糊轮概率降低,并使铣轮在铣削硬质地面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A Milling Wheel Assembly and Double Wheel Groov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轮组件及双轮铣槽机
本公开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铣轮组件及双轮铣槽机。
技术介绍
地下连续墙是在基础施工工程和地下隐蔽工程基础上迅速发展而来的一项新技术,因墙体整体浇筑,具有结构刚性大、整体性强、防渗性能高、耐久性长、对周围地基影响小、对临近构筑物环境影响少以及适应底层范围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水利水库、港口建设、市政工程、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项目。而双轮铣槽机则是用于加工地下连续墙的专用设备,通过铣轮切削破碎岩层,再通过反循环出渣,形成需要的成槽。基于此,铣轮作为双轮铣槽机中的核心结构,不但影响着双轮铣槽机的施工效率,铣轮上的铣齿排布方式及铣齿种类还直接影响铣轮的地层适应范围。举例而言:针对中风化、微风化等极硬岩,一般采用牙轮滚齿进行碾压破岩;针对砂层、卵石层、风化岩和硬岩地层,一般采用截齿型铣齿进行点式冲击破碎;而针对土层、小卵石层、沙层、风化岩层及部分硬岩,则一般采用标准齿铣齿进行切割破岩。然而在双轮铣槽机进行纵向铣削成槽时,很少有单一地层出现,一般要穿越多种地层,导致施工时常需要根据地层变化来更换不同类型的铣轮或者更换具有不同类型铣轮的双轮铣主机,以保证铣削加工过程的安全。然而频繁更换的铣轮或双轮铣主机无疑增加了拆换铣轮及移动主机的时间,从而间接提高了施工成本。此外,现有双轮铣用截齿铣轮一般采用螺旋排布方式,铣轮轴向方向上以“全切割”方式进行布齿。这种排布方式旨在保证铣轮硬岩地层中的破岩能力,但是遇到粘塑性地层时,由于铣轮轴向方向无盲区布齿的布齿方式所造成黏土糊轮现象明显,需要定期清理,影响整体施工效率。而适用于软地层的标准齿铣轮,在硬地层进行铣削时铣削速度慢,容易出现断齿和脱齿现象,影响铣轮的使用寿命。所以如何提高铣削效率和铣齿使用寿命,同时降低黏土糊轮概率,在行业内依然是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铣轮组件及双轮铣槽机,具有多种地层环境下的铣削能力,能使铣轮的糊轮概率降低,并使铣轮在铣削硬质地面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铣轮组件,包括铣轮框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铣轮框架的铣轮,所述铣轮包括轮毂和第一切削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包括:截齿,用于铣削破碎硬质物料;摆齿,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且摆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铣轮的轴向;以及切削齿,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设置于所述摆齿的下游、所述截齿的上游。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铣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切削单元,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包括截齿,并且沿所述铣轮的轴向,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在所述轮毂的外周呈层式排列。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铣轮组件还包括:清理装置,能够清理粘附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的物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吸出口,固设于所述铣轮框架,并位于所述铣轮的一侧,用于排出经所述铣轮铣削的物料;以及刮料板,固设于所述铣轮框架,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邻设于所述吸出口的下游,并沿所述铣轮轴向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能够去除粘附于所述铣轮上的物料,并将去除的物料引导至所述吸出口排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刮泥板靠近于所述轮毂的端面与所述轮毂的外周呈间隙配合;所述刮泥板靠近于所述轮毂的端面还设有刮泥刃,所述刮泥刃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刮泥板的上游,且所述刮泥刃与所述轮毂外周的间隙小于所述刮泥板与所述轮毂外周的间隙。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铣轮的轴向,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外缘中点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的间距为90~18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铣轮的轴向,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外缘中点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的间距为120~130mm或160~170m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切削单元还包括:齿板,呈圆环片状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厚度方向平行于铣轮的轴线,并开设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所述截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截齿通过齿座安装于所述至少两个径向凹槽中,并且所述至少两个截齿沿所述铣轮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铣轮的径向,所述切削齿至少部分地露出于所述齿板的周向端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削齿包括:耐磨板,固定安装于所述齿板;以及切削刃,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耐磨板,所述切削刃沿所述铣轮的径向延伸,且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所述切削刃靠近所述铣轮外周一端位于远离所述铣轮外周一端的上游。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铣轮的轴向,所述切削刃的径向延伸平面与所述齿板具有间距,且所述切削刃的径向延伸方向位于所述齿板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削齿还包括:凿子,以单独安装或与所述切削刃组合安装的形式,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耐磨板,所述凿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凿子沿所述铣轮的径向排布,且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所述至少两个凿子中靠近于所述铣轮外周的所述凿子位于远离于所述铣轮外周的所述凿子的上游。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于同一所述齿板的所述至少两个截齿绕所述铣轮的轴线旋转,当所述两个截齿旋转到齿尖点经过第一点时,所述至少两个截齿齿尖点的投影位于同一圆弧包络线上,所述圆弧包络线在垂直于所述铣轮周向的截面上,且所述齿尖点的投影的投影线为垂直于所述铣轮的轴向且经过所述第一点的切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铣轮的径向,所述圆弧包络线位于所述摆齿和/或所述切削刃的外侧。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圆弧包络线经过的所述至少两个截齿齿尖点的投影呈轴对称分布。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圆弧包络线经过的所述至少两个截齿中位于两端的所述截齿的齿尖在所述圆弧包络线上的切线之间所夹的钝角为130°~150°。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所述圆弧包络线经过的所述至少两个截齿的数量为偶数,且位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所述截齿各自齿尖与齿根连线所夹的锐角为5°~10°。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双轮铣槽机,包括如前文任一项所述的铣轮组件。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铣轮组件和双轮铣槽机,具有多种地层环境下的铣削能力,能使铣轮在软质地面上的糊轮概率降低,并使铣轮在铣削硬质地面时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铣轮组件主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铣轮组件侧视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铣轮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切削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截齿旋转轨迹及对应的圆弧包络线示意图。图中:1、铣轮框架;2、铣轮,21、轮毂,22、第一切削单元,23、第二切削单元,24、截齿,25、摆齿,251、摆齿转轴,26、切削齿,261、耐磨板,262、切削刃,27、齿板,271、径向齿槽;3、清理装置,31、吸出口,32、刮料板,33、刮泥刃;4、圆弧包络线。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轮组件,包括铣轮框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铣轮框架的铣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轮包括轮毂和第一切削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包括:截齿,用于铣削破碎硬质物料;摆齿,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且摆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铣轮的轴向;以及切削齿,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设置于所述摆齿的下游、所述截齿的上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轮组件,包括铣轮框架和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铣轮框架的铣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轮包括轮毂和第一切削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包括:截齿,用于铣削破碎硬质物料;摆齿,可摆动地安装于所述轮毂的外周,且摆动轴线垂直于所述铣轮的轴向;以及切削齿,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设置于所述摆齿的下游、所述截齿的上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铣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切削单元,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包括截齿,并且沿所述铣轮的轴向,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在所述轮毂的外周呈层式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铣轮组件还包括:清理装置,能够清理粘附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的物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装置包括:吸出口,固设于所述铣轮框架,并位于所述铣轮的一侧,用于排出经所述铣轮铣削的物料;以及刮料板,固设于所述铣轮框架,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邻设于所述吸出口的下游,并沿所述铣轮轴向位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之间,能够去除粘附于所述铣轮上的物料,并将去除的物料引导至所述吸出口排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靠近于所述轮毂的端面与所述轮毂的外周呈间隙配合;所述刮泥板靠近于所述轮毂的端面还设有刮泥刃,所述刮泥刃沿所述铣轮的旋转方向位于所述刮泥板的上游,且所述刮泥刃与所述轮毂外周的间隙小于所述刮泥板与所述轮毂外周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铣轮的轴向,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外缘中点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的间距为90~18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铣轮的轴向,相邻的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外缘中点和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和/或相邻的所述第二切削单元外缘中点之间的间距为120~130mm或160~170mm。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轮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削单元和/或所述第二切削单元还包括:齿板,呈圆环片状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轮毂的外周,厚度方向平行于铣轮的轴线,并开设有至少两个径向凹槽;所述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韩冰冰黄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徐工工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