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5792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包括植草沟、集水槽和过滤网板;所述植草沟设置在城市道路一侧,集水槽设置在植草沟下方,过滤网板设置在集水槽上端;所述集水槽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出水总管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将集水槽中的水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通过将集水槽上的出水管设置在集水槽的上端,不但在大量降雨时可以将雨水排出缓解洪涝灾害,同时在雨水稀少的季节可以将雨水储存在集水槽中,对植草沟中的草进行养护,防止草干旱甚至死亡。

A Grass-planting Trench System Based on Sponge C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
本技术涉及植草沟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在下雨时城市能够吸水、渗水、净水以及蓄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植草沟做为治理污染的生态技术,对径流具有净化和缓解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植草沟,其设计结构比较简单,大都采用普通的自然过滤法进行过滤,通过延长雨水渗透时间进而缓解洪水压力。但是这种结构方式,在使用时,如果突遇特大洪水,由于植草沟的地下水位上涨,后期在渗透雨水时往往出现无法排水的情况,这种结构的植草沟往往只能解决部分排水,其抗洪能力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排水和储水为一体的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包括植草沟、集水槽和过滤网板;所述植草沟设置在城市道路一侧,集水槽设置在植草沟下方,过滤网板设置在集水槽上端;所述集水槽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出水总管连接,出水总管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将集水槽中的水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植草沟下部设置集水槽,在集水槽的上部设置出水管,在降雨量比较大时,集水槽首先发挥蓄水功能,吸收部分雨水,降低排洪压力;集水槽内的水位超过出水管的位置,多余的雨水可以通过出水管汇入出水总管内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缓解洪涝灾害;在降雨比较稀少的季节,集水槽内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到植草沟中对草进行养护,防止植草沟中的草干旱或者死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草沟并排设置多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植草沟对径流具有缓解和净化作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设置植草沟,增加植草沟的覆盖面积,增强对径流的缓解和净化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植草沟之间设置植草凸面,所述植草凸面呈圆弧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时,弧形的植草凸面可以使植草凸面上的雨水更加顺利的流入植草沟内,同时在植草凸面上种植草可以防止雨水冲刷植草凸面造成水土流失。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植草凸面上设置用于缓冲雨水冲刷作用的缓冲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植草凸面上设置缓冲层,可以对植草凸面上流下的雨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雨水长时间冲刷,造成植草沟内种植土壤下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由卵石铺设在植草凸面上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卵石铺设形成的缓冲层,透水效果好,同时节约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槽上设置出水支管,出水支管上设置电磁阀,所述出水支管一端与集水槽连通,另一端与集水槽中的水泵连接,水泵的输出端连通备用储水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比较大时,出水管的排水量不足,不能及时的将集水槽内的水排出,可以打开电磁阀和水泵,将植草沟内的水通过出水支管利用水泵排出到备用储水池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备用储水池中设置用于将水抽至集水槽内的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降雨稀少的季节,集水槽内干涸,同时植草沟内的草比较干旱时,可以利用水泵将备用储水池中的水输送进集水槽内,对集水槽上部的草进行养护,防止草干旱甚至死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支管在集水槽上设置的位置低于出水管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充分的利用出水支管的排水功能,同时通过出水支管向集水槽内输送水时,防止输送进去的水通过集水槽上的出水管排出到市政排水系统中,造成水资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植草沟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阻隔板,阻隔板固设在集水槽底部,阻隔板高度小于集水槽的高度;出水管和出水支管设置于阻隔板的上游侧,靠近阻隔板处;出水管的高度低于阻隔板的顶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雨水分区域储存在集水槽中,同时实现将雨水向下游排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出水管设置在集水槽的上部,在大量降雨时,集水槽可以蓄水,减缓洪涝灾害,在植草沟中的草干旱时集水槽中的水可以对草进行养护,防止草因缺水导致干旱死亡;2.通过设置在集水槽上部的出水支管,在雨水量比较大时,可以通过控制电阀门的开闭来加快集水槽的排水效果,同时在天气比较干旱时,可以通过出水支管向集水槽内加水对植草沟内的草进行养护,防止草因缺水导致干旱死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纵断面示意图。图中,1、植草沟;11、草皮层;12、种植土壤;13、植草凸面;14、缓冲层;2、集水槽;21、出水管;22、出水总管;23、出水支管;231、电磁阀;3、过滤网板;4、阻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包括植草沟1、集水槽2和过滤网板3。植草沟1设置在城市道路的一侧,植草沟1可以并排设置多个,植草沟1包括草皮层11和设置在草皮层11下的种植土壤12;集水槽2设置在植草沟1的正下方,集水槽2靠近上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的出水口端汇流于一出水总管22,所述出水总管22与市政雨水管网连接;过滤网板3设置在集水槽2的上端与植草沟1接触的位置。在降雨量大时,植草沟1中的雨水渗进集水槽2中,当集水槽2中的水位高于出水管21时,集水槽2中过多的雨水可以通过出水管21排进市政雨水管网中,有效缓解洪涝灾害,同时将出水口位置以下的雨水储存在集水槽2中;在降雨量少时,集水槽2中的雨水可以通过蒸发的形式进入到集水槽2上方的植草沟1中,对植草沟1中的草进行养护,防止草干旱死亡。相邻的植草沟1之间设置植草凸面13,植草凸面13呈圆弧状,在降雨时植草凸面13上的水可以更好的流进植草沟1中,同时植草凸面13的设置减少了在雨水冲刷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在植草凸面13上铺设卵石形成缓冲层14,对植草凸面13上流下的雨水起到缓冲作用,防止雨水长时间的冲刷植草沟1,造成植草沟1内的种植土壤12下陷。为了防止在降雨量大时,植草沟1中的水太多,集水槽2中的出水管21排水量不够,在集水槽2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一出水支管23,出水支管23的设置高度低于出水管21的高度,出水支管23的输出端连接水泵(未图示),出水支管23中间设置电磁阀231,出水支管23的出水端与备用储水池(未图示)连接。出水支管23的设置高度低于出水管21的高度可以使出水管21在排水时,出水支管23也可以充分的发挥排水的作用,如果出水支管23的高度和出水管21的高度相同或者高于出水管21的高度,由于出水管21的排水量大于出水支管23的排水量,雨水会从出水管21中排出从而导致排水支管的排水作用减弱。进一步地,备用储水池中设置用于将水抽至集水槽2内的水泵,在干旱天气时,集水槽2中没有水且植草沟1比较干旱时可以通过水泵将备用储水池中的水通过出水支管23输送到集水槽2中,由于出水支管23的设置高度低于出水管21的高度,防止集水槽2中的水从出水口流进市政管网中,造成水资源浪费。当降雨量比较大时,该植草沟1的排水量不够,可紧急开启电磁阀231,打开水泵,通过出水支管23紧急排出集水槽2内的雨水,缓解因植草沟1排水量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1)、集水槽(2)和过滤网板(3);所述植草沟(1)设置在城市道路一侧,集水槽(2)设置在植草沟(1)下方,过滤网板(3)设置在集水槽(2)上端;所述集水槽(2)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与出水总管(22)连接,出水总管(22)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将集水槽(2)中的水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沿植草沟(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阻隔板(4),阻隔板(4)固设在集水槽(2)底部,阻隔板(4)高度小于集水槽(2)的高度;出水管(21)设置于阻隔板(4)的上游侧,靠近阻隔板(4)处;出水管(21)的高度低于阻隔板(4)的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1)、集水槽(2)和过滤网板(3);所述植草沟(1)设置在城市道路一侧,集水槽(2)设置在植草沟(1)下方,过滤网板(3)设置在集水槽(2)上端;所述集水槽(2)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出水管(21),所述出水管(21)与出水总管(22)连接,出水总管(22)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将集水槽(2)中的水排入到市政排水系统中,沿植草沟(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阻隔板(4),阻隔板(4)固设在集水槽(2)底部,阻隔板(4)高度小于集水槽(2)的高度;出水管(21)设置于阻隔板(4)的上游侧,靠近阻隔板(4)处;出水管(21)的高度低于阻隔板(4)的顶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并排设置多个。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植草沟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植草沟(1)之间设置植草凸面(13),所述植草凸面(13)呈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超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城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