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5777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属于地基领域,解决了齿轮齿条传动不能达到省力效果,从而导致提供驱动的动力结构载荷过大,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开设于底面上的深坑,深坑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地基,深坑底部设有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地基下底面的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均呈螺线形,第一抵触块下端设有第一斜面,第二抵触块下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下端抵触于深坑底面并且与深坑底面滑移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螺线向下,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长度,进而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A Lifting Founda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地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地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升降地基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中,会在地势较低的地面上建设房屋。当降水量较大时,城市地面被淹没,从而影响居民的生活,为此提供一种升降式地基构造,当降水量较大时使房屋上升防止被水淹没。目前,公开号为CN10656740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式地基构造,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深坑,所述深坑的侧壁和底面设有防水层,房屋地基设置在深坑内;所述地面上开设有与深坑底部连通的入水口;地面中埋设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齿轮,房屋地基上设有与驱动齿轮啮合的齿条。房屋建造在房屋地基上,房屋与房屋地基密封连接。当城市地面被淹,地面上的水位上升,地面上的水从入水口进入深坑底部,与此同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齿轮驱动地基上升,防止房屋被水淹没,并且深坑底面与房屋地基底面远离,形成蓄水空间,减少底面上的积水。当上述技术方案中,用驱动齿轮驱动齿条竖直移动从而带动地基升降,但地基与地基上建设的房屋质量较大,而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在转动过程中齿轮的线速度和齿条的速度相同,所说齿轮齿条传动不能达到省力效果,从而导致提供驱动的动力结构载荷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升降地基结构,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螺线向下,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长度,进而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包括开设于底面上的深坑,所述深坑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地基,所述深坑底部设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地基下底面的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所述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均呈螺线形并且两者以地基的中心点为中心呈轴对称,所述第一抵触块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抵触块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远离地基中心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至少滑动连接有一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抵触于深坑底面并且与深坑底面滑移连接,所述支撑杆安装有驱动支撑杆滑动的驱动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杆沿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向远离中心方向滑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向着远离地基中心一端为倾斜下端,两者与深坑底面之间的距离越接近,从而地基在支撑杆的支撑力的作用下向上滑动,到达了抬升地基高度的目的;利用螺线形的第一抵触块和第二抵触块使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螺线向下,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长度,当支撑杆沿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滑动而推动地基时更加省力,进而达到了省力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沿着所述第一斜面移动行程相同所述第一斜面改变的高度相同,沿着所述第二斜面移动行程相同所述第二斜面改变的高度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在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上以相同的线速度移动时,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改变的高度相同,从而支撑杆以相同线速度移动时,支撑杆始终上端始终支撑于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上,为地基提供支撑力,避免因为部分支撑杆无法支撑于支撑座上而底座侧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斜面的支撑杆与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斜面的支撑杆组成支撑组,同一所述支撑组的两个支撑杆位于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上的位置呈轴对称。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两个支撑杆组成一个支撑组,一个支撑组内的两个支撑杆对地基施加支撑力的位置呈轴对称,进而使升降结构对地基施加的支撑力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底座侧偏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上端转动连接有抵触轮,所述抵触轮侧壁抵触于第一斜面或者第二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抵触轮将支撑杆与第一斜面之间以及支撑杆与第二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转变呈滚动摩擦,进而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齿条啮合的驱动齿轮和驱动驱动齿轮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为防水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升降地基时,启动伺服电机,利用伺服电机驱动驱动齿轮转动,因为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从而为支撑杆提供移动的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沿其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垂直,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均设有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固定连接于限位板相背的两侧,每个所述驱动结构的驱动齿轮均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齿轮分别与两个齿条啮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驱动齿轮将限位板夹紧从而支撑杆的上端进行限位,防止支撑杆在滑动时从而第一斜面或第二斜面上滑出,使支撑杆与第一斜面之间的连接关系以及支撑杆与第二斜面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深坑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限位轨道,所述支撑杆下端滑动连接于限位轨道,所述限位轨道包括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呈与第一抵触块的水平投影相同的螺线,所述第二轨道呈与第二抵触块的水平投影相同的螺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轨道对支撑杆下端进行限位,减少支撑杆发生倾斜的可能性,使支撑杆保持竖直状态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使支撑杆深坑底面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底部转动连接有四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侧壁抵触于限位轨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轮减小支撑杆与驱动轨道摩擦力,并利用四个支撑轮以支撑支撑杆,三点形成一面,减少支撑杆偏转的可能性,使支撑杆与驱动轨道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呈螺线向下,从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长度,当支撑杆沿着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滑动而推动地基时更加省力,进而达到了省力的目的;其二,利用抵触轮和支撑轮分别减小支撑杆与限位轨道之间以及支撑杆与驱动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省力的效果;其三,使两个支撑杆组成一个支撑组,一个支撑组内的两个支撑杆对地基施加支撑力的位置呈轴对称,进而使升降结构对地基施加的支撑力分布更加均匀,降低底座侧偏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展示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B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深坑;11、限位轨道;111、第一轨道;112、第二轨道;113、凸起;2、地基;3、升降结构;31、第一抵触块;311、第一斜面;32、第二抵触块;321、第二斜面;33、支撑杆;331、抵触轮;332、撑轮;333、凹槽;34、限位板;341、齿条;4、驱动结构;41、驱动齿轮;411、连接齿轮;42、伺服电机;43、减速器;431、传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一种升降地基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包括开设于底面上的深坑(1),所述深坑(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地基(2),所述深坑(1)底部设有升降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地基(2)下底面的第一抵触块(31)和第二抵触块(32),所述第一抵触块(31)和第二抵触块(32)均呈螺线形并且两者以地基(2)的中心点为中心呈轴对称,所述第一抵触块(31)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一斜面(311),所述第二抵触块(32)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二斜面(321),所述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321)远离地基(2)中心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321)均至少滑动连接有一根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下端抵触于深坑(1)底面并且与深坑(1)底面滑移连接,所述支撑杆(33)安装有驱动支撑杆(33)滑动的驱动结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包括开设于底面上的深坑(1),所述深坑(1)内竖直滑动连接有地基(2),所述深坑(1)底部设有升降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3)包括固定连接于地基(2)下底面的第一抵触块(31)和第二抵触块(32),所述第一抵触块(31)和第二抵触块(32)均呈螺线形并且两者以地基(2)的中心点为中心呈轴对称,所述第一抵触块(31)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一斜面(311),所述第二抵触块(32)下端沿其螺旋方向开设有第二斜面(321),所述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321)远离地基(2)中心一端为倾斜下端,所述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321)均至少滑动连接有一根支撑杆(33),所述支撑杆(33)下端抵触于深坑(1)底面并且与深坑(1)底面滑移连接,所述支撑杆(33)安装有驱动支撑杆(33)滑动的驱动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其特征是:沿着所述第一斜面(311)移动行程相同所述第一斜面(311)改变的高度相同,沿着所述第二斜面(321)移动行程相同所述第二斜面(321)改变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其特征是: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斜面(311)的支撑杆(33)与一个位于所述第二斜面(321)的支撑杆(33)组成支撑组,同一所述支撑组的两个支撑杆(33)位于第一斜面(311)和第二斜面(321)上的位置呈轴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升降地基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33)上端转动连接有抵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怀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集典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