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5590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27
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连接,第一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连接,第二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第一管道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止逆阀,其中,止逆阀近离第二闸阀,孔板流量计近离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位于孔板流量计、止逆阀之间,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第二管道工艺气的质量流量与第一管道非渗透气的质量流量比为3‑7:1。

Raw Material Gas Supply System of Methanol Hydrogen Production 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
本技术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甲醇制氢装置的膜回收成套包中,产生大量非渗透气(P:4.1Mpa.G),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氮气等。其中一部分非渗透气作为不凝气喷射器的动力气,一部分非渗透气经调节阀减压后送至弛放气管网,送至乙炔不含盐焚烧炉通过焚烧回收热量。大量的驰放气给乙炔不含盐焚烧炉焚烧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压力,增压企业运营成本,同时,焚烧的方式也严重浪费驰放气,导致一氧化碳、甲烷、乙烷的利用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其结构简单、技改成本低,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将部分非渗透气回收作为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气,有效提高了非渗透气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连接,第一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连接,第二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第一管道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止逆阀,其中,止逆阀近离第二闸阀,孔板流量计近离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位于孔板流量计、止逆阀之间,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第二管道工艺气的质量流量与第一管道非渗透气的质量流量比为3-7:1。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连接在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弛放气管网之间,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弛放气管网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调节阀,第一管道上游端位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第四调节阀之间。所述第一管道的下游端与第二管道连接,且位于第三调节阀和制氢装置的进气口之间。膜回收非渗透气源通过第三管道与不凝气喷射器的进气口相连,不凝气喷射器的出气口经过第四管道与弛放气管网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这两根管道均向制氢装置提供原料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连接,第一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对制氢装置提供非渗透气,作为辅助的原料气。所述第二管道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连接,第二管道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对制氢装置提供工艺气,作为主要的原料气。所述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第一管道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第一闸阀、第二闸阀联合工作,用于开启或关闭整条第一管道,方便对第一管道以及第一管道上的设备进行维护。第一闸阀、第二闸阀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以及止逆阀,其中,止逆阀近离第二闸阀,孔板流量计近离第一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位于孔板流量计、止逆阀之间,也即,孔板流量计位于止逆阀的上游端,孔板流量计用于计量第一管道的流量,止逆阀用于防止制氢装置的原料气逆流进入第一管道,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一管道的流量,第二调节阀作为安全冗余阀,在紧急情况下可用于手动切断第一管道,保证生产安全。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三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二管道的流量。第二管道工艺气的质量流量与第一管道非渗透气的质量流量比为3-7:1,这种进气质量流量比,在满足制氢装置进气需求、保证制氢装置正常工作的前提下,高效利用了非渗透气,有效缓解配套的焚烧炉压力,且有效降低了甲醇生产单耗,提高了甲醇经济效益。2、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连接在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弛放气管网之间,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弛放气管网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四调节阀,第一管道上游端位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和第四调节阀之间,如此可提高第一管道的进气压力,满足企业实际生产需求。3、第一管道的下游端与第二管道连接,且位于第三调节阀和制氢装置的进气口之间,第二管道作为制氢装置的主要供气管道,第二管道直接与制氢装置的进气口相连,第一管道作为制氢装置的辅助供气管道,与第二管道相连,方便企业针对现有装置进行改造,实现提高非渗透气利用价值的目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附图中,1为第一管道,11为第一闸阀,12为第二闸阀,13为孔板流量计,14为第一调节阀,15为第二调节阀,16为止逆阀,2为第二管道,21为第三调节阀,3为膜回收非渗透气源,4为制氢装置,5为工艺气源,6为弛放气管网,7为第四调节阀,8为第三管道,9为不凝气喷射器,10为第四管道。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未特定标明的零部件均/连接方式为化工领域中常规的零部件/连接方式,且采用厂商建议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装配。参见图1,为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3连接,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5连接,第二管道2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本实施例中,膜回收非渗透气源通过管道与弛放气管网6相连,该管道上设有第四调节阀7,膜回收非渗透气源还通过第三管道8与不凝气喷射器9的进气口相连,不凝气喷射器9的出气口通过第四管道10与弛放气管网6相连,作为不凝气喷射器9的动力气,第一管道的上游端连接在膜回收非渗透气源3和弛放气管网6之间,且位于第四调节阀7的上游,第一管道的下游端与第二管道2连接,并联在第二管道上。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11,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12,第一闸阀、第二闸阀采用相同规格的常规的闸阀。第一闸阀11、第二闸阀12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13、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以及止逆阀16,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采用相同规格的常规的的调节阀,孔板流量计、止逆阀均为常规的化工仪表设备。其中,止逆阀16近离第二闸阀12,孔板流量计13近离第一闸阀11,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位于孔板流量计13、止逆阀16之间,且第一调节阀位于第二调节阀的上游,其中,第一调节阀用于调节第一管道的非渗透气流量,第二调节阀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切断第一管道。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有第三调节阀21,第三调节阀与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的规格相同,且位于第一管道下游端的上游。第二管道2工艺气的质量流量与第一管道1非渗透气的质量流量比为3-7:1,通过控制第一调节阀、第三调节阀,实现控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流量。本技术供气系统常态状态下,第一管道上的第一闸阀、第二闸阀、第一调节阀、第二调节阀为关闭状态,通过第二管道对制氢装置供应工艺气,作为制氢的原料气。当配套的焚烧炉压力较大,且不凝气喷射器动力气充足时,开启第一管道,将多余的非渗透气作为制氢装置的辅助原料气。具体为,开启第二调节阀至最大,开启第一闸阀、第二闸阀,同时调大第一调节阀、调小第三调节阀,使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的质量流量比在1:3-7范围内。将多余的非渗透气通过第一管道混合至第二管道内的工艺气内,作为制氢装置的原料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3)连接,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5)连接,第二管道(2)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11),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12),第一闸阀(11)、第二闸阀(12)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13)、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以及止逆阀(16),其中,止逆阀(16)近离第二闸阀(12),孔板流量计(13)近离第一闸阀(11),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位于孔板流量计(13)、止逆阀(16)之间,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有第三调节阀(21),第二管道(2)工艺气的质量流量与第一管道(1)非渗透气的质量流量比为3‑7: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制氢装置的原料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用于与膜回收非渗透气源(3)连接,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管道(2)的上游端用于与工艺气源(5)连接,第二管道(2)的下游端用于与制氢装置(4)的进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的上游端设有第一闸阀(11),第一管道(1)的下游端设有第二闸阀(12),第一闸阀(11)、第二闸阀(12)之间设有孔板流量计(13)、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以及止逆阀(16),其中,止逆阀(16)近离第二闸阀(12),孔板流量计(13)近离第一闸阀(11),第一调节阀(14)、第二调节阀(15)位于孔板流量计(13)、止逆阀(16)之间,所述第二管道(2)上设有第三调节阀(21),第二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红涛陈仁左宏学孙孝阳王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弛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