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5564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选取含硒可食性农作物作为供体;S2:选取小麦作为母体;S3:提取所述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S4:将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导入小麦母体;S5:收集步骤S4小麦母体的远缘杂交种子。采用本方法培育出来了种子,稻米中硒含量高达0.1mg/kg。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含硒农作物的特性转移给小麦,提升小麦中硒含量。选用四川现有的小麦即可。

A Functional Wheat Biotechnology Breeding Method for Improving Selenium Content in 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属于小麦的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小麦是中国最重要的口粮之一,小麦产业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内资源环境、粮食供求格局和国际贸易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人口众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将粮食安全问题摆在首位,明确提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方针是:“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战略目标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小麦的硒含量并不高,不属于国家规定的富硒农产品范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采用本方法培育出来了种子,小麦中硒含量高达0.1mg/kg。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选取含硒可食性农作物作为供体;S2:选取小麦作为母体;S3:提取所述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S4:将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导入小麦母体;S5:收集步骤S4小麦母体的远缘杂交种子。前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含硒可食性农作物是洋葱、大麦、雀麦、大蒜或者水稻。前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中,所述步骤S3包括下述步骤:S31:称取供体苗的第一至第四个嫩叶0.2g,去除表面的DNA污染,置于研钵中与液氮共研成细粉;S32:将供体细粉转入2ml离心管中,立即加入1000μl预热至65℃的CTAB抽提液,于65℃温育30min,然后常温混匀;S33:放至室温,加入1000μl氯仿/异戊醇抽提匀浆液,使充分混合,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转速离心5min;S34: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65℃的CTAB/NaCl溶液,充分混匀;S35:再次加入1000μl的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合,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离心5min,抽提至上清液澄清;S36: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000μlCTAB沉淀液,混匀,室温放置15min后,于4℃10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S37:加入200μl的高盐TE缓冲液和2μlRNaseA储备液重悬沉淀,于37℃温育30min;S38:加入20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匀,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离心15min;S39:将沉淀用70%乙醇清洗两次后,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提取DNA过程中用到的试剂:1、2-巯基乙醇(2-ME)2、CTAB抽提液:2%(W/V)CTAB,100mmol/LTris·Cl,pH8.0;20mmol/LEDTA,pH8.0;1.4mol/LNaCl;3、CTAB/NaCl溶液:10%CTAB,0.7mol/LNaCl;4、24:1(V/V)氯仿/异戊醇5、CTAB沉淀液:1%(W/V)CTAB,50mmol/LTris·Cl,pH8.0;10mmol/LEDTA,pH8.0。6、高盐TE缓冲液:10mmol/LTris·Cl,pH8.0;1mmol/LEDTA,pH8.0;1mol/LNaCl7、70%乙醇8、TE缓冲液:10mmol/LTris·Cl,pH8.0;1mmol/LEDTA,pH8.0。前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中所述步骤S4还包括下述步骤:S41:在母体水稻开花后3小时,将颖壳剪掉三分之一;S42:去掉颖壳内雄花和已经开过的或未开过的花朵,保留正在开的花朵;S43:将供体DNA导入颖壳内,然后套袋。前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中,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步骤S6,将步骤S5中收集的远缘杂交种子选育七代后获得生长稳定的新品系种子。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方法培育出来了种子,稻米中硒含量高达0.1mg/kg。采用远缘杂交技术,将含硒农作物的特性转移给小麦,提升小麦中硒含量。选用四川现有的小麦即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选取含硒可食性农作物作为供体;S2:选取小麦作为母体;S3:提取所述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S4:将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导入小麦母体;S5:收集步骤S4小麦母体的远缘杂交种子;S6:将步骤S5中收集的远缘杂交种子选育七代后获得生长稳定的新品系种子。提取DNA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31:称取供体苗的第一至第四个嫩叶0.2g,去除表面的DNA污染,置于研钵中与液氮共研成细粉;S32:将供体细粉转入2ml离心管中,立即加入1000μl预热至65℃的CTAB抽提液,于65℃温育30min,然后常温混匀;S33:放至室温,加入1000μl氯仿/异戊醇抽提匀浆液,使充分混合,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转速离心5min;S34: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65℃的CTAB/NaCl溶液,充分混匀;S35:再次加入1000μl的氯仿/异戊醇,充分混合,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离心5min,抽提至上清液澄清;S36: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000μlCTAB沉淀液,混匀,室温放置15min后,于4℃10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S37:加入200μl的高盐TE缓冲液和2μlRNaseA储备液重悬沉淀,于37℃温育30min;S38:加入2000μl预冷的无水乙醇,混匀,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离心15min;S39:将沉淀用70%乙醇清洗两次后,晾干,加入50μlTE溶解沉淀。DNA的导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41:在母体水稻开花后3小时,将颖壳剪掉三分之一;S42:去掉颖壳内雄花和已经开过的或未开过的花朵,保留正在开的花朵;S43:将供体DNA导入颖壳内,然后套袋。经试种,本小麦可亩产1300斤左右,小麦中硒含量为0.1mg/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选取含硒可食性农作物作为供体;S2:选取小麦作为母体;S3:提取所述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S4:将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导入小麦母体;S5:收集步骤S4小麦母体的远缘杂交种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选取含硒可食性农作物作为供体;S2:选取小麦作为母体;S3:提取所述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S4:将含硒可食性农作物的DNA导入小麦母体;S5:收集步骤S4小麦母体的远缘杂交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含硒可食性农作物是洋葱、大麦、雀麦、大蒜或者水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小麦硒含量的功能小麦生物技术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下述步骤:S31:称取供体苗的第一至第四个嫩叶0.2g,去除表面的DNA污染,置于研钵中与液氮共研成细粉;S32:将供体细粉转入2ml离心管中,立即加入1000μl预热至65℃的CTAB抽提液,于65℃温育30min,然后常温混匀;S33:放至室温,加入1000μl氯仿/异戊醇抽提匀浆液,使充分混合,于4℃在离心机上以10000r/min转速离心5min;S34:将上清液转移至新的离心管中,加入1/10体积的65℃的CTAB/NaCl溶液,充分混匀;S35:再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登骥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汇鑫云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归胜农业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何登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