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包括发电机、照明灯,还包括车架,所述发电机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照明灯可拆卸放置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绕线盘、蓄电瓶,所述蓄电瓶用于储存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所述蓄电瓶通过导线为照明灯供电,所述导线缠绕在绕线盘上;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万向轮、牵引挂扣,车架的两侧均设置轮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保电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拆装麻烦的问题,实现降低应急保电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
Emergency tramcar for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
技术介绍
在电力工程领域,各种综合应急、发电抢险的作业十分重要。现有技术中,在面临这类作业时,一般都是用工程车将发电机组拖至现场进行发电,发电机发出的电力用于满足临时的照明、或应急保电需求,因此工程车上还需同时携带大量的电缆、照明灯等设备,抵达现场后将设备逐一从工程车上搬下再进行接电,导致效率低下,操作繁琐。并且完成应急作业后,又需要将各设备逐一拆解、复位,吊回至工程车上运回,劳动强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急保电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拆装麻烦的问题,实现降低应急保电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包括发电机、照明灯,还包括车架,所述发电机固定在车架上,所述照明灯可拆卸放置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上还设置有绕线盘、蓄电瓶,所述蓄电瓶用于储存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所述蓄电瓶通过导线为照明灯供电,所述导线缠绕在绕线盘上;所述车架的前端设置万向轮、牵引挂扣,车架的两侧均设置轮胎。针对现有技术中应急保电作业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拆装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以车架作为承载部件集成各类应急保电的设备,其中发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在现场也仍然在车架上直接使用,无需搬运。照明灯可拆卸放置在车架上,到达现场后取下进行使用即可。蓄电池用于储存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并向照明灯供电,其中照明灯和蓄电池之间的导线缠绕在绕线盘上进行收纳,到达现场后根据所需照明位置来放出适当的导线即可。车架由一个位于前端的万向轮和两个分别位于两侧的轮胎支撑在地面上,并通过牵引挂扣与其余工程车、拖车或机动车连接。本申请中的车架不带动力,因此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现有的工程车、拖车或机动车将其拖走即可,平时截断蓄电瓶与照明灯之间的电路,到达现场后再通过导线导通照明灯与蓄电瓶即可,能够极大的降低应急保电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所述车架包括依次分布的方框部、三角部、直杆部,其中直杆部、方框部分别位于车架的前、后两端,所述万向轮、牵引挂扣均设置在直杆部上。直杆部、方框部分别位于车架的前、后两端,因此三角部必然位于车架中部,使得整个车架从前往后呈宽度逐渐扩大的结构,有利于降低车架移动过程中的风阻。所述方框部上固定用于安装发电机的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车架后端的一侧设置两根立柱,两根立柱之间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底端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具有间隙。发电机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且通过定位板对发电机的一侧侧面进行定位,使得发电机安装时能够抵拢定位板表面以确认就位。定位板的底端与第一安装板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定位板所在方向的一侧也能够具有散热通风的通道。所述定位板优选为具有良好隔音效果的孔板。所述方框部上固定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划分为绕线区、储存区、供电区,所述照明灯放置在储存区内,所述绕线盘固定在绕线区内,所述蓄电瓶位于供电区内。通过第二安装板使得照明灯、绕线盘、蓄电瓶在车架上具有明确的所属区域,避免工人操作时随意摆放安装,提高本申请的规范化、模块化程度。其中储存区除了用于放置照明灯外,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放置其余抢修用手工具。储存区可以设置现有的卡扣、搭扣甚至弹性绑带等来临时固定照明灯,避免移动过程中照明灯晃动磕碰。所述三角部呈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与方框部的长轴、直杆部的轴线均共线。确保本申请中的车架整体结构左右对称。还包括位于三角部上的备用轮胎,所述三角部上设置两个凸起,两个凸起分别插入至备用轮胎的轮毂上的两个孔洞内。备用轮胎放置在三角部上,避免占用方框部的空间。该备用轮胎为车架两侧轮胎的备用部件,以应对在应急抢险的往返路上的突发情况,避免本申请车架轮胎损坏导致无法随机动车前往现场。还包括与直杆部螺纹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轴线竖直,螺杆底端固定支撑掌。本申请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发电机在车架上进行发电工作,震动较强,因此通过支撑掌来提高抓地能力,避免万向轮在震动作用下随意晃动导致车架方向逐渐微调。其中支撑掌通过螺杆连接,螺杆与直杆部螺纹连接,因此本申请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上旋螺杆,将支撑掌提离地面,避免支撑掌对车架的正常行驶带来干扰。在到达现场就位后,再下旋螺杆,使得支撑掌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所述车架上固定壳体,所述发电机、照明灯、绕线盘、蓄电瓶均位于壳体内,壳体侧面铰接若干门板。通过壳体为发电机、照明灯、绕线盘、蓄电瓶等保电设备提供保护。门板铰接在壳体侧面,便于工作人员打开门板取出照明灯并从绕线盘上放出导线,也便于作业完成后收线、放回照明灯。所述壳体表面还设置若干带滤网的透气窗。提高壳体内部的通风散热能力。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消音器,所述消音器安装在车架上。用以降低壳体内部发电机工作时对外界的噪音干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车架不带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由现有的工程车、拖车或机动车将其拖走即可,平时截断蓄电瓶与照明灯之间的电路,到达现场后再通过导线导通照明灯与蓄电瓶即可,能够极大的降低应急保电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2、本技术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发电机固定在车架上,在现场也仍然在车架上直接使用,无需搬运,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应急保电作业对设备的拆装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具有较好的通用性。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车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车架带第二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带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发电机,2-照明灯,3-车架,301-方框部,302-三角部,303-直杆部,4-绕线盘,5-蓄电瓶,6-万向轮,7-牵引挂扣,8-轮胎,9-第一安装板,10-立柱,11-定位板,12-第二安装板,121-绕线区,122-储存区,123-供电区,13-备用轮胎,14-凸起,15-螺杆,16-支撑掌,17-壳体,18-门板,19-透气窗,20-消音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与图2所示的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包括发电机1、照明灯2,还包括车架3,所述发电机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照明灯2可拆卸放置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上还设置有绕线盘4、蓄电瓶5,所述蓄电瓶5用于储存发电机1发出的电能,所述蓄电瓶5通过导线为照明灯2供电,所述导线缠绕在绕线盘4上;所述车架3的前端设置万向轮6、牵引挂扣7,车架3的两侧均设置轮胎8。本实施例中的照明灯2为升降照明灯,具有升降杆,便于提高现场应急使用的灵活性。本实施例在平时保持导线与照明灯2一端的连接,拆开导线与蓄电瓶5的连接,在到达现场后再接上导线与蓄电瓶的连接即可,其中导线与蓄电瓶之间可通过现有任意接电方式进行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包括发电机(1)、照明灯(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3),所述发电机(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照明灯(2)可拆卸放置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上还设置有绕线盘(4)、蓄电瓶(5),所述蓄电瓶(5)用于储存发电机(1)发出的电能,所述蓄电瓶(5)通过导线为照明灯(2)供电,所述导线缠绕在绕线盘(4)上;所述车架(3)的前端设置万向轮(6)、牵引挂扣(7),车架(3)的两侧均设置轮胎(8)。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包括发电机(1)、照明灯(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架(3),所述发电机(1)固定在车架(3)上,所述照明灯(2)可拆卸放置在车架(3)上,所述车架(3)上还设置有绕线盘(4)、蓄电瓶(5),所述蓄电瓶(5)用于储存发电机(1)发出的电能,所述蓄电瓶(5)通过导线为照明灯(2)供电,所述导线缠绕在绕线盘(4)上;所述车架(3)的前端设置万向轮(6)、牵引挂扣(7),车架(3)的两侧均设置轮胎(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3)包括依次分布的方框部(301)、三角部(302)、直杆部(303),其中直杆部(303)、方框部(301)分别位于车架(3)的前、后两端,所述万向轮(6)、牵引挂扣(7)均设置在直杆部(30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部(301)上固定用于安装发电机(1)的第一安装板(9),所述第一安装板(9)朝向车架(3)后端的一侧设置两根立柱(10),两根立柱(10)之间固定连接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的底端与第一安装板(9)之间具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工程应急保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部(301)上固定第二安装板(12),所述第二安装板(12)的上表面划分为绕线区(121)、储存区(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彬,吴兴斌,李川,王元祥,冉世春,李果,唐凯,陈静,李宏军,漆万权,张煜佳,康潇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大英县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