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属于气泡膜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加热滚筒,两个所述加热滚筒之间呈间隙设置,所述加热滚筒包括外筒体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周向绕设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提高气泡膜的生产质量。
A Film Covering Mechanism of Bubble Film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
本技术属于气泡膜加工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
技术介绍
气泡膜是一种表面带有气泡的塑料包装材料,可对产品起防湿、缓冲、保温等作用。其中,生产气泡膜的设备为气泡膜机,而目前市场上的气泡膜机一般只生产单一的气泡膜,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对包装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还需要对气泡膜进行进一步的加工覆膜,使得气泡膜能够适应更多的包装使用环境。目前,公告号为CN208035404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新型气泡膜机,包括真空气泡成型机构、覆膜机构和收卷机构,覆膜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加热滚筒,两个加热滚筒之间呈间隙设置。气泡膜原料在通过覆膜机构时,可在气泡膜表面复合牛皮纸、PE膜、珍珠棉等复合材料,然后通过收卷机构收卷成型原料,使其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一种新型气泡膜机,其在工作时一般需要向加热滚筒进行洒水,防止气泡膜粘附在加热滚筒上,但这种降温的方法难以保证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均匀,容易影响气泡膜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提高气泡膜的生产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两个加热滚筒,两个所述加热滚筒之间呈间隙设置,所述加热滚筒包括外筒体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筒体内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内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内筒体与所述外筒体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周向绕设于所述内筒体外表面的冷却水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过高时,往冷却水管内通入冷却水,使冷却水沿冷却通道的第一端流动至冷却通道的第二端,如此循环,可有效降低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并且能够使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提高气泡膜的生产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通道的内侧壁设置有导热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涂层的设置,能够使内筒体散发的热量更容易传递至外筒体的表面,且导热涂层的导热能力的非均匀性能够抵消冷却通道中冷却水水温的非均匀性,保证加热滚筒表面温度均匀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热涂层的厚度沿冷却通道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热涂层的厚度逐渐改变,能够使自身的导热能力也随之发生变化,而整体上不均匀的导热涂层能够使外筒体的表面温度更加的均衡,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气泡膜的成型品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通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显示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时,通过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加热滚筒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加热滚筒的温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体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内,能够增加冷却通道的利用空间,且避免影响冷却水管与内筒体的外表面贴合。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体沿其轴向开设有负压通道,所述外筒体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成型气泡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若干与所述负压通道相连通的吸气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泡膜经加热滚筒时,将负压通道与外设的负压气泵接通,气泡膜上对应凹槽的位置经过负压吸取后,即可成型为气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的槽底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所述吸气通道连通的吸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气孔的设置,能够使气泡膜在气泡成型时更加稳定,保证气泡成型形状的一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体的表面且位于所述凹槽的外侧涂覆有硅油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油层的设置,能够使外筒体的表面具有防粘性,有效降低气泡膜在成型时粘附在外筒体表面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冷却水管,可有效降低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并且能够使加热滚筒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提高气泡膜的生产质量;2、导热涂层的设置,能够使内筒体散发的热量更容易传递至外筒体的表面,且导热涂层的导热能力的非均匀性能够抵消冷却通道中冷却水水温的非均匀性,保证加热滚筒表面温度均匀性;3、硅油层的设置,能够使外筒体的表面具有防粘性,有效降低气泡膜在成型时粘附在外筒体表面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加热滚筒内部结构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凸显冷却水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压合组件;21、加热滚筒;211、外筒体;212、内筒体;2121、加热元件;3、负压通道;4、凹槽;5、吸气通道;6、吸气孔;7、硅油层;8、冷却通道;81、冷却水管;9、导热涂层;10、安装槽;11、温度传感器;12、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上安装有用于将气泡膜与珍珠棉复合的压合组件2,压合组件2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加热滚筒21,两个加热滚筒21之间呈间隙设置。如图1、2所示,加热滚筒21包括外筒体211和转动连接在外筒体211内的内筒体212,内筒体212内安装有加热元件2121,加热元件2121为电热管。具体地,结合图3所示,外筒体211沿其轴向开设有负压通道3,外筒体211的外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成型气泡的凹槽4,凹槽4内开设有若干与负压通道3相连通的吸气通道5,凹槽4的槽底以及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与对应吸气通道5连通的吸气孔6。当气泡膜经加热滚筒21时,将负压通道3与外设的负压气泵接通,气泡膜上对应凹槽4的位置经过负压吸取后,即可成型为气泡。进一步地,为了能够使外筒体211的表面具有防粘性,降低气泡膜在成型时粘附在外筒体211表面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外筒体211的表面且位于凹槽4的外侧涂覆有硅油层7。如图4所示,内筒体212与所述外筒体211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8,冷却通道8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冷却通道8内设置有由第一端至第二端周向绕设在内筒体212外表面的冷却水管81。因此,通过往冷却水管81内通入冷却水,可有效降低加热滚筒21表面的温度,并使加热滚筒21表面的温度保持均匀。如图4所示,冷却通道8的内侧壁设置有导热涂层9,导热涂层9的导热能力的非均匀性能够抵消冷却通道8中冷却水水温的非均匀性,保证加热滚筒21表面温度均匀性。进一步地,导热涂层9的厚度沿冷却通道8的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加,由于整体上不均匀的导热涂层9能够使外筒体211的表面温度更加的均衡,从而能够提升气泡膜的成型品质。如图4所示,内筒体212的外表面设置有安装槽10,安装槽10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机架1上固定安装有与温度传感器11电性连接的显示屏12(见图1),通过温度传感器11能够检测加热滚筒21的温度,并将检测结果显示在显示屏12(见图1)上,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加热滚筒21的温度。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及有益效果如下:当加热滚筒21表面的温度过高时,往冷却水管81内通入冷却水,使冷却水沿冷却通道8的第一端流动至冷却通道8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加热滚筒(21),两个所述加热滚筒(21)之间呈间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滚筒(21)包括外筒体(21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筒体(211)内的内筒体(212),所述内筒体(212)内设置有加热元件(2121),所述内筒体(212)与所述外筒体(211)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8),所述冷却通道(8)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冷却通道(8)内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周向绕设于所述内筒体(212)外表面的冷却水管(8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两个加热滚筒(21),两个所述加热滚筒(21)之间呈间隙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滚筒(21)包括外筒体(21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外筒体(211)内的内筒体(212),所述内筒体(212)内设置有加热元件(2121),所述内筒体(212)与所述外筒体(211)之间设置有冷却通道(8),所述冷却通道(8)具有沿轴向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冷却通道(8)内设置有由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周向绕设于所述内筒体(212)外表面的冷却水管(8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通道(8)的内侧壁设置有导热涂层(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涂层(9)的厚度沿冷却通道(8)的长度方向逐渐增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泡膜机的覆膜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冬林,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德隆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