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46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过滤器,包括多个并联的过滤罐,还包括内部充满氮气的空罐、分别与各过滤罐连通的排水管和氮气源,空罐和各过滤罐设置有与分别氮气源连通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各过滤罐设置有可向内充入清洗水的进水管,空罐分别通过多根转移管与各过滤罐连通,清洗过滤罐时,向该过滤罐充入氮气以使过滤罐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暂存,清洗完成后,向空罐内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内,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清洗过滤罐而造成物料外露氧化报废的现象。

A Combination Fil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过滤器。
技术介绍
在锦纶6生产流程中,己内酰胺是合成工艺的原料,由于己内酰胺常压下熔点69℃,遇到氧气容易发生氧化而不能直接使用,常放置在氮气隔绝并带热水夹套保温的环境中存储与输送。当己内酰胺外排遇到氧气后,需要将废料参入纯水稀释,经过一些列的蒸发浓缩设备重新回收利用,工序繁杂。己内酰胺单价常年在1.1万/吨至1.8万/吨之间波动,常规的己内酰胺过滤器切换方法每次会造成1~2吨的废料,每月按照一次定期切换计算,将是一笔昂贵的花销。即使花大量人工重新回收利用,也会增加产品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组合过滤器,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清洗过滤罐而造成物料外露氧化报废的现象,物料无需进行废料回收利用的工序即可继续使用,既可节省物料成本,也可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过滤器,包括多个并联的过滤罐,还包括内部充满氮气的空罐、分别与各过滤罐连通的排水管和氮气源,空罐和各过滤罐设置有与分别氮气源连通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各过滤罐设置有可向内充入清洗水的进水管,空罐分别通过多根转移管与各过滤罐连通,清洗过滤罐时,向该过滤罐充入氮气以使过滤罐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暂存,清洗完成后,向空罐内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内。进一步的,还包括与过滤罐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转移管一端与进料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罐连通,转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进一步的,转移管包括连通的一段管和二段管,一段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罐和二段管一端连通,二段管另一端与所述空罐连通,一段管和二段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进一步的,排水管与所述一段管连通,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进一步的,空罐容积不小于所述过滤罐容积。进一步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空罐和过滤罐的顶部。进一步的,还包括与过滤罐连通的出料管、进汇流管和出汇流管,各过滤罐的进料管和出料管分别与进汇流管和出汇流管连通,各进料管和出料管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气口处均设置有快插接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罐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滤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线清洗过滤罐时,氮气源通过第二气口向该过滤罐充入氮气,使过滤罐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暂存,空罐内多余的氮气通过第一气口排出至氮气源,清空该过滤管后,再通过进水管向内充入清洗水,清洗后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清洗完成后,氮气源通过第一气口向空罐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内,如此即可避免现有技术中清洗过滤罐而造成物料外露氧化造成的巨大损失,也可避免氧化物料回收利用的繁琐工序,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成本,减少人员操作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一种组合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标注信息为:过滤罐11、空罐12、滤芯13、进料管21、进汇流管22、出料管31、出汇流管32、进水管4、排水管5、一段管61、二段管62、第一气口71、第二气口72、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第三阀门8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组合过滤器包括两个并联的过滤罐11、设置在两过滤罐11之间且内部充满氮气的空罐12、两进料管21、进汇流管22、两出料管31、出汇流管32、两进水管4、排水管5、两转移管、第一气口71、第二气口72、氮气源、第一阀门81、第二阀门82和第三阀门83。进料管21和出料管31分别与过滤罐11的下端和上端连通,两进料管21分别与进汇流管22连通,两出料管31分别与出汇流管32连通,两进料管21和两出料管31上均设置有第三阀门83。空罐12和两过滤罐11设置有分别与氮气源连通的第一气口71和第二气口72,两过滤罐11均设置有可向内充入清洗水的进水管4和用于排出清洗后污水的排水管5,进水管4可连通高压水源以利用高压水对过滤罐11进行清洗。空罐12分别通过两根转移管与两过滤罐11连通,清洗过滤罐11时,向该过滤罐11充入氮气以使过滤罐11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12暂存,清洗完成后,向空罐12内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11内。转移管包括连通的一段管61和二段管62,一段管61两端分别与进料管21和二段管62一端连通,二段管62另一端与空罐12连通,一段管和二段管上均设置有第一阀门,在本实施例中,两转移管的一段管61合并为同一根管。在本实施例中,排水管5与一段管61连通,排水管5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如此设置使两过滤罐11清洗后的污水均可通过排水管5排出,节省阀门使用量。过滤罐11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滤芯13,滤芯13及其在罐体内的设置结构为现有技术。空罐12容积与罐体容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口71和第二气口72分别设置在空罐12和过滤罐11的顶部。在第一气口71和第二气口72处均设置有快接插头,以方便地通过PU管与氮气源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组合过滤器正常工作时,关闭第一阀门81和第二阀门82,打开第三阀门83,物料从进汇流管22分散到各个进料管21后进入过滤罐11,由滤芯13完成过滤后,从出料管31汇聚到出汇流管32,排出过滤器。组合过滤器中其中之一的过滤罐11需要清洗时,另一过滤罐11保持工作状态,第二阀门82保持关闭,关闭待清洗过滤罐11的第三阀门83,开启该过滤罐11的第一阀门81,氮气源通过第二气口72向该过滤罐11充入氮气,使过滤罐11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12暂存,空罐12内多余的氮气通过第一气口71排出至氮气源,完成物料转移步骤。在物料转移过程中,当空罐11的第一气口71有物料流出时即关闭二段管62上的第一阀门81,并切断氮气源与第二气口72的连通,以保证物料转移干净。物料转移完毕后,将第二阀门82打开,将与空罐12连接的二段管62上的第一阀门81关闭,水从进水管4进入过滤罐11对过滤罐11和滤芯13进行清洗,并从一段管61流至排水管5排出直至排尽,完成清洗步骤。过滤罐11清洗完毕后,将第二阀门82关闭,将与空罐12连接的二段管62上的第一阀门81打开,氮气源通过第一进气口71向空罐12充入氮气,使空罐12内暂存的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回清洗后的过滤罐11,随后关闭第一阀门81,打开第三阀门83,使过滤器回归正常工作状态。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过滤器,包括多个并联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充满氮气的空罐、分别与各过滤罐连通的排水管和氮气源,空罐和各过滤罐设置有与分别氮气源连通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各过滤罐设置有可向内充入清洗水的进水管,空罐分别通过多根转移管与各过滤罐连通,清洗过滤罐时,向该过滤罐充入氮气以使过滤罐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暂存,清洗完成后,向空罐内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过滤器,包括多个并联的过滤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部充满氮气的空罐、分别与各过滤罐连通的排水管和氮气源,空罐和各过滤罐设置有与分别氮气源连通的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各过滤罐设置有可向内充入清洗水的进水管,空罐分别通过多根转移管与各过滤罐连通,清洗过滤罐时,向该过滤罐充入氮气以使过滤罐内物料通过转移管被压至空罐暂存,清洗完成后,向空罐内充入氮气以使物料被压回至过滤罐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过滤罐连通的进料管,所述转移管一端与进料管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空罐连通,转移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管包括连通的一段管和二段管,一段管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罐和二段管一端连通,二段管另一端与所述空罐连通,一段管和二段管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阀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锦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