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爱平专利>正文

一种艾灸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45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艾灸器具,它包括灸座和艾绒盒,所述灸座包括两端敞口的座体、放置艾绒盒的无底托盘和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无底托盘活动连接在座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出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艾灸器具,该灸座能配合艾绒盒进行灸疗,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能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艾绒盒灸疗的高度,保证灸疗的效果。

A Kind of Moxibustion Instru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器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艾灸器具。
技术介绍
艾灸:是我国中医最传统是针灸疗法之一,是以燃烧艾条或者艾柱以熏蒸穴位的一种疗法。用艾绒做成艾柱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或患处熏灸,借助温热性和药物作用,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燥湿祛寒,回阳救逆,消肿散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绒:是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艾柱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传统的艾灸方式一般有艾条灸和直接灸等。艾条灸:其施灸的方法一般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在施灸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一直精力集中的做悬灸状,或是不停的雀啄状,或是使艾灸条在皮肤上做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一人对施灸者一穴,稍有控制的距离太近也会出现烫伤现象;而且,在施灸过程中不断有艾灰掉落,如若控制不好很容易烫伤受灸者。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有瘢痕灸和无瘢。虽然直接灸没有上述艾条灸的缺陷,但直接灸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所灸穴位处的皮肤基本都会出现烫伤、溃烂,且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特别是进行瘢痕灸后,受灸处所留的疤痕还会影响美观,大多数人是难以接受的;直接灸作为艾灸方式中的其中一种,不能与时俱进,同时也不便于中医艾灸之术的推广与发展。而且传统的艾柱在施灸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一直精力集中的做悬灸状,或是不停的雀啄状,一人对受灸者一穴,稍有控制的距离太近也会出现烫伤现象,艾灸一次的时间在15-20min左右,而在这个时间段内,施灸者不管是坚持一个动作不动或者是往复做一个动作,都是很难坚持的,容易出现手酸及手腕酸痛的情况,如果长此以往(比如医生),更是容易出现手部肌肉肌肉劳损及手腕部肌肉劳损的状况。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间接灸,也叫隔物灸,具体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是用某种物品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所隔的物品常用生姜、大蒜、盐、附子片等。这种方法是人们常常自己在家里进行艾灸的一种方法,但是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的艾灸的过程中,最好受灸者的身体部位一点都不要移动,否则所隔的物品及艾绒容易从穴位滑开,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在申请号为201020268027.6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汉灸艾柱,是把艾绒置于圆筒内,两端用金属网片做隔离,解决了传统艾柱掉灰的问题,其弊端是金属网片作为灸疗的下端,艾绒不能充分与施灸者的穴位皮肤充分接触,而艾绒热力的渗透通过一层金属网的传导后则变得异常的猛烈,不能保持陈艾绒的特性,稍微不注意也会出现烫伤的现象。有《本草纲目》曰:“凡用艾叶,凡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易伤人肌。”为证。熟艾及陈艾,一般艾叶存放三年以上者谓之陈艾,其火力温和,温度平缓,烟少,渗透性强,热能堆积,穿透效果明显。因此,《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汉灸艾柱在点火初期温度不高,大概要5-8分钟温度才升起到高温稳定点。用汉灸艾柱初期温度不高,燃烧到一定时间温度才慢慢升起来,让人体皮肤在慢慢升温中适应了高温,当真正觉得烫时皮肤已经烫伤了,类似如凉水煮青蛙,在水温渐渐升高的过程中青蛙正真觉得烫时已经来不急了。所以,采用汉灸艾柱进行灸疗的方式,即使解决了传统艾柱掉灰的问题,还是存在不能保持陈艾绒的特性,容易出现烫伤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艾灸器具,该灸座能配合艾绒盒进行灸疗,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还能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艾绒盒灸疗的高度,保证灸疗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艾灸器具,包括灸座和艾绒盒,所述灸座包括两端敞口的座体、放置艾绒盒的无底托盘和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无底托盘活动连接在座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出气口。进一步的,所述艾绒盒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盒体及与其相匹配的底盖,所述底盖紧密扣合在盒体的下端,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灸疗口;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艾绒用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的大小与盒体的大小相适应,所述金属骨架包括通孔骨架和设置于通孔骨架靠近底盖一端的端面骨架一,所述端面骨架一的形状为等距螺旋线状,且端面骨架一是由直径为0.5-0.8mm的耐温金属丝弯曲而成,所述灸疗口的大小与端面骨架一的大小相适应;所述通孔骨架外侧与盒体内侧间具有一艾绒填塞空间,所述艾绒填塞空间内紧密填塞有艾绒;所述盒体与底盖均为耐火纸材质。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上端敞口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通孔骨架相通。进一步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座体上相对两侧的定位珠和设置在无底托盘外侧壁上与定位珠内珠子相匹配的两组凹槽;所述定位珠内的珠子位于座体的内侧,所述两组凹槽分别设置在无底托盘相对的外侧壁上,且与定位珠内珠子的位置相对应,每组凹槽至少为两个,且设置在无底托盘外侧壁的竖直方向上。进一步的,所述每组凹槽均为三个。进一步的,所述无底托盘为两端开口的长方体形,所述两个凹槽分别设置在相对的两个外侧壁上,在无底托盘另外两个相对的外侧壁上分别设有手柄;所述无底托盘的内侧壁上设有数个支撑艾绒盒的支撑块;所述座体的上端敞口处设有与手柄位置相对应的竖向滑槽,该竖向滑槽的外形与手柄的外形相匹配。进一步的,所述竖向滑槽两侧均设有档位刻度线,所述档位刻度线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进一步的,所述座体的下端敞口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下侧面上均设有胶粘层。进一步的,所述座体包括上部呈长方体形的上座体和下部呈梯形体形的下座体,且上座体和下座体均为两端敞口结构,所述竖向滑槽位于上座体的上端;所述出气口位于下座体的下端敞口处,所述出气口为四个,分别设置在下座体的四个侧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上座体和下座体一体成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中的艾灸器具,包括灸座和艾绒盒,所述灸座包括两端敞口的座体、放置艾绒盒的无底托盘和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无底托盘活动连接在座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出气口;在使用时,艾绒盒放置在无底托盘内,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可以调节无底托盘和人体皮肤之间的距离,即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艾绒盒灸疗的高度;而设置在侧壁上的出气口和艾绒盒上本身具有的敞口可以保证灸疗时的进风和排烟的顺利进行,保证艾绒盒内的艾绒能充分燃烧,进而保证艾灸的效果;(2)本技术中的艾灸器具,所述灸座的下端敞口处设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下侧面上均设有胶粘层;在进行艾灸时,直接利用此胶粘层粘贴到皮肤上,在艾灸过程中就算有身体部位的移动,只要移动的幅度不是特别大,整个灸座都不会产生滑动,对艾灸的效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可以让受灸者在进行艾灸的过程中不必要再一直保持一个动作不变,同时也避免了施灸者出现手部肌肉肌肉劳损及手腕部肌肉劳损的状况。(3)当本技术中的灸座和艾绒盒配合使用时,其具有以下特点:①艾绒盒上通风口、灸疗口及通孔骨架的设置,保证了本技术中艾绒盒的底部到顶部之间具有一通孔(即使不设置顶盖,盒体的上端敞口时一样能达到通孔的效果),而灸座的座体结构也是两端敞口结构,该通孔及座体的敞口结构可以保证艾绒在盒体内点燃后,用此艾绒盒艾灸的温度能迅速达到高温的稳定点,这样在施灸初期即可控制好艾绒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灸座和艾绒盒,所述灸座包括两端敞口的座体、放置艾绒盒的无底托盘和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无底托盘活动连接在座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出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灸座和艾绒盒,所述灸座包括两端敞口的座体、放置艾绒盒的无底托盘和无底托盘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无底托盘活动连接在座体的上端敞口处;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有数个出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艾绒盒包括上、下两端敞口的盒体及与其相匹配的底盖,所述底盖紧密扣合在盒体的下端,所述底盖上开设有灸疗口;所述盒体内设有固定艾绒用金属骨架,所述金属骨架的大小与盒体的大小相适应,所述金属骨架包括通孔骨架和设置于通孔骨架靠近底盖一端的端面骨架一,所述端面骨架一的形状为等距螺旋线状,且端面骨架一是由直径为0.5-0.8mm的耐温金属丝弯曲而成,所述灸疗口的大小与端面骨架一的大小相适应;所述通孔骨架外侧与盒体内侧间具有一艾绒填塞空间,所述艾绒填塞空间内紧密填塞有艾绒;所述盒体与底盖均为耐火纸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的上端敞口处设有与其相匹配的顶盖,所述顶盖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风孔,该通风孔与通孔骨架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座体上相对两侧的定位珠和设置在无底托盘外侧壁上与定位珠内珠子相匹配的两组凹槽;所述定位珠内的珠子位于座体的内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