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320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包括条状且透明的硅橡胶片,所述硅橡胶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半球形压迫块,所述硅橡胶片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插杆,另一端沿硅橡胶片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杆适配的插孔,所述硅橡胶片上表面贴附有一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硅凝胶层与半球形压迫块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半球形压迫块穿出的圆孔,硅凝胶层与插孔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插孔贯通的通孔,所述硅凝胶层表面粘贴有离型纸。该硅胶胶布在撕下时不会造成穿刺点皮肤撕裂等损伤,清洗方便,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完成后能够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且方便调节加压程度。

An Antibacterial Silica Rubber for Hemodialysis Fist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
技术介绍
虽然医疗材料不断更新进步,但普通医用胶布由于其使用量大、粘性牢固、强度大、廉价等优点,在医院中应用广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透析人数约200万,而使用内瘘做为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最佳选择之一。内瘘穿刺要求每次都是相同的进针点,所以每次固定部位也是相同的,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医用胶布在血液透析中虽然能很好地将穿刺点处的针头进行粘贴固定,但经常在同一处皮肤撕揭胶带,会造成皮肤组织撕裂等相关损伤。胶布中的粘性物质,如乳胶颗粒、树脂、油脂及氧化锌等,会导致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透析患者凝血功能差,透析中内瘘易渗血,使用常规胶布使医务人员对胶布粘贴处不容易观察,导致不能及时处理出血,从而增加患者痛苦。由于血液透析患者每周至少规律透析3次,每次2针,在使用胶布固定血路管时要特别注意皮肤保护,防止内瘘感染。在血透完成后需要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通常先将消毒棉或纱布按压在穿刺针眼处,然后通过绷带或胶带包扎,15分钟后减压防松,观察不出血以后再完全放开绷带,操作繁琐,且不方便调节加压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该硅胶胶布在撕下时不会造成穿刺点皮肤撕裂等损伤,清洗方便,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能够对穿刺点针头进行固定,方便医务人员观察穿刺点是否出血,具备抗菌防过敏的特性;在血液透析完成后能够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且方便调节加压程度。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包括条状且透明的硅橡胶片,所述硅橡胶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半球形压迫块,所述硅橡胶片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插杆,另一端沿硅橡胶片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杆适配的插孔,所述硅橡胶片上表面贴附有一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硅凝胶层与半球形压迫块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半球形压迫块穿出的圆孔,硅凝胶层与插孔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插孔贯通的通孔,所述硅凝胶层表面粘贴有离型纸。进一步的,所述插孔共有五个且相邻插孔之间的间距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离型纸的面积大于硅凝胶层的面积。进一步的,所述半球形压迫块采用硅橡胶制作而成,且半球形压迫块与硅橡胶片一体成型。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采用医用级不锈钢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硅胶胶布通过具有自粘能力的硅凝胶将胶布粘贴在病人皮肤上,能够防止病人皮肤过敏,在撕下时无疼痛感,不会造成透析患者穿刺处皮肤撕裂等损伤,硅凝胶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使得该硅胶胶布具有抗菌能力;清洗方便,可反复使用;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能够对穿刺点处针头进行固定,采用透明的硅橡胶便于医务人员观察胶布下穿刺处是否出血;胶布上设有半球形压迫块,在血液透析完成后能够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通过将插杆插入不同的插孔内能够调节加压程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硅橡胶片,11-半球形压迫块,12-插杆,13-插孔,2-硅凝胶层,21-圆孔,3-离型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2所示,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包括条状且透明的硅橡胶片1,所述硅橡胶片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半球形压迫块11,所述硅橡胶片1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插杆12,另一端沿硅橡胶片1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杆12适配的插孔13,所述硅橡胶片1上表面贴附有一硅凝胶层2,所述硅凝胶层2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硅凝胶层2与半球形压迫块11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半球形压迫块11穿出的圆孔21,硅凝胶层2与插孔13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插孔13贯通的通孔,所述硅凝胶层2表面粘贴有离型纸3,离型纸3能够避免灰层粘附在硅凝胶层2表面,在使用该硅胶胶布时需将离型纸3揭去。其中的,所述插孔13共有五个且相邻插孔13之间的间距相同。其中的,所述离型纸3的面积大于硅凝胶层2的面积。其中的,所述半球形压迫块11采用硅橡胶制作而成,且半球形压迫块11与硅橡胶片1一体成型。其中的,所述插杆12采用医用级不锈钢制作而成。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在病人进行血液透析时,揭去该硅胶胶布上的离型纸3,将硅橡胶片1中部的半球形压迫块11对准穿刺点,然后通过该硅胶胶布将穿刺点处的穿刺针粘贴固定在病人皮肤上,通过硅橡胶片1两端的插头12插孔13相互配合进一步增加胶布固定的可靠性,硅凝胶层2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使得该硅胶胶布具有抗菌能力,能够防止穿刺处感染,透明的硅橡胶层1便于医务人员观察胶布下的穿刺点是否出血,透析完成后拔掉穿刺针,半球形压迫块11能够对穿刺点进行压迫止血,通过将插杆12插入不同的插孔13内可以调节加压程度,操作简单方便,加压止血完成后撕下该胶布时无疼痛感,不会造成透析患者穿刺处皮肤撕裂等损伤,若该硅胶胶布粘性降低或表面脏污后使用清水冲洗即可,清洗方便,晾干后可继续使用,降低治疗成本。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包括条状且透明的硅橡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半球形压迫块,所述硅橡胶片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插杆,另一端沿硅橡胶片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杆适配的插孔,所述硅橡胶片上表面贴附有一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硅凝胶层与半球形压迫块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半球形压迫块穿出的圆孔,硅凝胶层与插孔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插孔贯通的通孔,所述硅凝胶层表面粘贴有离型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透析内瘘用抗菌硅胶胶布,包括条状且透明的硅橡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片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半球形压迫块,所述硅橡胶片的一端下表面固定有插杆,另一端沿硅橡胶片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与插杆适配的插孔,所述硅橡胶片上表面贴附有一硅凝胶层,所述硅凝胶层中添加有纳米银颗粒,硅凝胶层与半球形压迫块对应位置开设有供半球形压迫块穿出的圆孔,硅凝胶层与插孔对应位置开设有与插孔贯通的通孔,所述硅凝胶层表面粘贴有离型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敏玲崔文芳王秀端高术亮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厦门市红十字会医院厦门市糖尿病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