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166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其包括:食物储存囊;第一连接头,螺接在所述食物储存囊的囊口外,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壁中部设有凸出的环形承台;鸭嘴阀,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所述鸭嘴阀包括圆形底座和外凸的鸭嘴口,所述圆形底座由所述环形承台支撑;勺子,包括锥形头和勺部,所述锥形头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所述锥形头头部开有食用出口,所述勺部位于前端并托住所述食用出口;第二连接头,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将所述鸭嘴阀和所述锥形头压紧固定。该自主进食控量勺结构精简,使用和拆装清洗方便,适用于误吸高危患者,不仅方便误吸高危且肢体远端肌力差的患者自主进食,而且更加便于控制进食一口量,减少误吸发生。

A self-feeding control spo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
本技术属于饮食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饮食结构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风(又称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患之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很多中风患者能够在及时和规范的治疗后生命得以延续,但是该类患者常常因大脑中枢神经的损伤而残留诸如肢体、运动、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从而影响患者们的正常生活质量,给患者本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及精神负担。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很大概率会出现肢体偏瘫,自助控制能力严重降低,进食使用常规的勺子进食时,单口的进食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误吸等安全隐患,而且食物容易外漏,进而导致营养不良、污染衣物。因此急需开发一种适用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勺子,以有效地控制进食量,避免误吸和食物外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食时容易出现误吸且食物外漏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自主进食控量勺。本技术的自主进食控量勺包括:食物储存囊,囊口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螺接在所述食物储存囊的囊口外,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壁中部设有凸出的环形承台;鸭嘴阀,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所述鸭嘴阀包括圆形底座和外凸的鸭嘴口,所述圆形底座由所述环形承台支撑;勺子,包括锥形头和勺部,所述锥形头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压住所述鸭嘴阀的圆形底座,所述锥形头头部开有食用出口,所述勺部位于前端并托住所述食用出口;第二连接头,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将所述鸭嘴阀和所述锥形头压紧固定。本技术的自主进食控量勺适用于卒中后肢体偏瘫、误吸高危患者,尤其适用于进食半固体状食物。其中所述食物存储囊中可存储半固体状的食物(如食泥),盛装食物时,拧开所述第一连接头即可。盛装食物后,患者可以用手将食泥从食物储存囊内通过鸭嘴阀挤出,食物挤满一勺就是误吸高危患者安全进食一口量,患者可一口吃下。较佳的,所述食物储存囊为透明软质材料比如硅胶,外壁设有刻度。以此可便于观察内部食物存储量和控制食物的挤出量。较佳的,其还包括勺盖,卡扣或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头上,用于盖住所述勺子。较佳的,所述食物储存囊上设有指环。所述指环的设置便于肢体控制能力弱的患者使用,使用时,手指伸入所述指环可避免掉落。进一步的,所述指环为可脱卸的。较佳的,所述锥形头下端外部设有凸环供所述第二连接头压住。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自主进食控量勺结构精简,使用和拆装清洗方便,适用于卒中后肢体偏瘫、误吸高危患者,尤其适用于进食半固体状食物。其中所述食物存储囊中可存储半固体状的食物(如食泥),盛装食物时,拧开所述第一连接头即可。盛装食物后,患者可以用手将食泥从食物储存囊内通过鸭嘴阀挤出,食物挤满一勺就是误吸高危患者安全进食一口量,患者可一口吃下,而鸭嘴阀可避免食物自动流出而引起误吸。本技术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积极效果:1、有利于误吸高危患者正确摄取安全进食一口量,减少误吸发生;2、方便误吸高危且肢体远端肌力差的患者自主进食;3、通过自主进食锻炼肢体远端肌力;4、减少食物外漏所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衣物环境污染等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自主进食控量勺的拆分示意图。附图标记食物储存囊1,外螺纹11,指环12,刻度13,第一连接头2,环形承台21,鸭嘴阀3,圆形底座31,鸭嘴口32,第二连接头4,勺子5,锥形头51,勺部52,凸环53,勺盖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自主进食控量勺的拆分示意图,其包括食物储存囊1、第一连接头2、鸭嘴阀3、第二连接头4、勺子5和勺盖6。食物储存囊1的囊口设有外螺纹11,外部设有两个指环12。较佳的,食物储存囊1为透明软质材料比如硅胶,外壁设有刻度13,以此可便于观察内部食物存储量和控制食物的挤出量。第一连接头2(中空筒状)螺接在食物储存囊1的囊口外,第一连接头2内壁中部设有凸出的环形承台21。鸭嘴阀3置于第一连接头2中,鸭嘴阀3包括圆形底座31和外凸的鸭嘴口32,圆形底座31由环形承台21支撑。勺子5包括锥形头51和勺部52,锥形头51置于第一连接头2中并压住鸭嘴阀3的圆形底座31,锥形头51头部开有食用出口。锥形头51下端外部设有凸环53供第二连接头4压住。第二连接头4(中空筒状)螺接在第一连接头2中并将鸭嘴阀3和锥形头51压紧固定。勺盖6卡扣或螺接在第一连接头2上,用于盖住勺子5。本技术的自主进食控量勺结构精简,使用和拆装清洗方便,适用于卒中后肢体偏瘫、误吸高危患者,尤其适用于进食半固体状食物。其中食物存储囊1中可存储半固体状的食物(如食泥),盛装食物时,拧开第一连接头2即可。盛装食物后,患者可以用手将食泥从食物储存囊内通过鸭嘴阀挤出,食物挤满一勺就是误吸高危患者安全进食一口量,患者可一口吃下,而鸭嘴阀3可避免食物自动流出而引起误吸。本技术至少可起到以下几点积极效果:1、有利于误吸高危患者正确摄取安全进食一口量,减少误吸发生;2、方便误吸高危且肢体远端肌力差的患者自主进食;3、通过自主进食锻炼肢体远端肌力;4、减少食物外漏所导致的营养摄入不足、衣物环境污染等现象。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食物储存囊,囊口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螺接在所述食物储存囊的囊口外,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壁中部设有凸出的环形承台;鸭嘴阀,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所述鸭嘴阀包括圆形底座和外凸的鸭嘴口,所述圆形底座由所述环形承台支撑;勺子,包括锥形头和勺部,所述锥形头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压住所述鸭嘴阀的圆形底座,所述锥形头头部开有食用出口,所述勺部位于前端并托住所述食用出口;第二连接头,螺接在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将所述鸭嘴阀和所述锥形头压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主进食控量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食物储存囊,囊口设有外螺纹;第一连接头,螺接在所述食物储存囊的囊口外,所述第一连接头内壁中部设有凸出的环形承台;鸭嘴阀,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所述鸭嘴阀包括圆形底座和外凸的鸭嘴口,所述圆形底座由所述环形承台支撑;勺子,包括锥形头和勺部,所述锥形头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头中并压住所述鸭嘴阀的圆形底座,所述锥形头头部开有食用出口,所述勺部位于前端并托住所述食用出口;第二连接头,螺接在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姣王韵陶晨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