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96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揉丝辊设置;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侧板上,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壳体上;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铧式犁与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揉丝间隙、风机罩体及导流管后落入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

A Straw Kneading and Silk Densification Return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工程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
技术介绍
秸秆施入土壤能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秸秆还田既是秸秆利用不可替代的主渠道,又是增加土壤有机质保护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现有秸秆还田模式多以秸秆粉碎后直接翻压和秸秆覆盖还田为主,其秸秆还田腐解所需时间较长,特别是高寒地区,已经成为秸秆还田推广区域生产实践的主要障碍。现有秸秆还田机对秸秆还田处理主要是将秸秆粉碎后覆盖于地表,或浅埋于土壤中,覆盖还田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但是秸秆腐解速度较慢,容易诱发病害,还会造成作物的生育期延迟。浅埋还田易造成土壤空隙过大,给后续的播种作业造成通过性差、种子无法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等问题。而且分布于土壤表面的秸秆腐化后,有机质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对于整个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作用不明显,特别是不利于消灭病虫草害。因此有必要探索有利于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展开,有利于加快秸秆的腐化速度,并且进一步改善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分布及有利于消灭病虫草害的秸秆还田新模式及其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在捡拾切碎装置后方设置有揉丝细化装置、抛扬输送装置及翻土掩埋密化装置;将捡拾切碎装置切碎的秸秆进行揉丝处理,使其更加揉丝细碎化,并且通过铧式犁翻覆土壤将揉丝细碎化后的秸秆密化集中掩埋于垄间,以促进秸秆的快速腐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其中,所述两个侧板间隔对称设置,所述多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固定连接;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所述揉丝辊设置,并且与所述揉丝辊之间形成揉丝间隙;其中,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与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凸棱;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所述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铧式犁与所述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所述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导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风机罩体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铧式犁的尾部设置;驱动机构,其同时驱动所述捡拾切碎装置、所述揉丝辊以及所述抛扬风机;其中,所述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所述揉丝间隙、所述风机罩体及所述导流管后落入所述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优选的是,所述捡拾切碎装置包括:甩刀轴,其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多个甩刀座,其均匀设置在所述甩刀轴的外圆周面上;多个甩刀,其分别铰接在所述多个甩刀座上;多个定刀,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所述定刀的刃口朝向所述甩刀轴设置。优选的是,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还包括:两个张紧装置,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揉丝凹板的两端;其中,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揉丝凹板的凸面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的外侧。优选的是,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空心柱件,其沿所述揉丝凹板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揉丝凹板的凸面侧顶部;张紧臂,其一端具有连接孔;其中,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空心柱件和所述连接孔分别同轴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张紧销轴,其依次穿过所述空心柱件、所述通孔及所述连接孔,并且与所述空心柱件以及所述连接孔之间通过金属键连接;张紧弹簧,其一端连接在所述张紧臂的另一端,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侧板上。优选的是,所述抛扬风机包括:抛扬风机轴,其与所述揉丝辊平行设置,并且所述抛扬风机轴的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多个抛扬轮毂叶片,其沿所述抛扬风机轴的长度方向阵列设置在所述抛扬风机轴上;其中,所述风机罩体设置于抛扬轮毂叶片的外围。优选的是,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还包括:导流罩,其设置在所述揉丝辊与所述风机罩体之间;其中,所述导流罩的两侧分别具有开口,所述导流罩的一侧开口承接在所述揉丝间隙的出料处,另一侧开口与所述风机罩体连通。优选的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发动机;传动箱,其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连接;两个动力输出轴,其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传动箱的左右两侧;第一传动轴,其一端与一个动力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一带轮;第二传动轴,其一端与另一个动力输出轴连接,另一端同轴连接有第二带轮;捡拾切碎带轮,其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甩刀轴的一端;第一皮带,其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捡拾切碎带轮上;揉丝辊带轮,其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揉丝辊的一端;第二皮带,其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二带轮和所述揉丝辊带轮上;风机轴带轮,其同轴固定连接在所述抛扬风机轴的一端;第三皮带,其同时套设在所述揉丝辊带轮和所述风机轴带轮上。优选的是,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上的凸棱沿所述揉丝辊的轴向设置,多条所述凸棱沿揉丝辊的周向阵列;所述揉丝凹板上的凸棱与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上的凸棱平行设置。优选的是,所述壳体还包括:定刀安装板,其与所述两个侧板垂直设置,所述定刀安装板的两端固定在所述两个侧板的顶部;其中,所述多个定刀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定刀安装板上。优选的是,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还包括限深轮,其固定设置在所述犁架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能够将秸秆粉碎揉丝,破坏了玉米秸秆表面的硬质茎节,使秸秆呈柔软的草丝状,有利于秸秆的快速腐解;秸秆粉碎揉丝后再合理密化处理,将对于微生物的多样性有显著影响,使腐解速度与养分释放更快。(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能够实现秸秆的就地全量还田,提高秸杆还田的经济性及长期还田可持续性;改善深层土壤的有机质分布,提高土壤肥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壳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传输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捡拾切碎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揉丝细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揉丝凹板与张紧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抛扬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翻土掩埋密化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主要包括: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壳体100、动力传输装置200、捡拾切碎装置300、揉丝细化装置400、抛扬输送装置500、翻土掩埋密化装置600。如图3所示,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壳体100包括:侧板110、板型钢材120,横梁130、三点悬挂杆件140。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壳体100由两块侧板120、板型钢材120及横梁130焊接而成,三点悬挂杆件140由通过U型螺栓、T型固定件等铰接于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壳体100的横梁130上。其中,两块侧板110对称设置,板型钢材120和横梁130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两块侧板110上。如图4所示,动力传输装置200包括:齿轮传动箱210、第一横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其中,所述两个侧板间隔对称设置,所述多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固定连接;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所述揉丝辊设置,并且与所述揉丝辊之间形成揉丝间隙;其中,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与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凸棱;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所述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铧式犁与所述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所述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导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风机罩体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铧式犁的尾部设置;驱动机构,其同时驱动所述捡拾切碎装置、所述揉丝辊以及所述抛扬风机;其中,所述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所述揉丝间隙、所述风机罩体及所述导流管后落入所述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两个侧板和多个横梁;其中,所述两个侧板间隔对称设置,所述多个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固定连接;捡拾切碎装置,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揉丝辊,其两端分别可旋转的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揉丝凹板,其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朝向所述揉丝辊设置,并且与所述揉丝辊之间形成揉丝间隙;其中,所述揉丝辊的外表面与所述揉丝凹板的凹面侧上分别设置有多条凸棱;抛扬风机,其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两个侧板上,所述抛扬风机外侧设置有风机罩体;多个铧式犁,其通过犁架悬挂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多个铧式犁等距排列在所述抛扬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铧式犁与所述抛扬风机之间的距离沿所述风机一端至另一端依次增大;多个导流管,其与所述多个铧式犁一一对应设置;其中,所述导流管的进料端与所述风机罩体连通,所述导流管的出料端朝向所述铧式犁的尾部设置;驱动机构,其同时驱动所述捡拾切碎装置、所述揉丝辊以及所述抛扬风机;其中,所述秸秆经捡拾切碎装置切碎后,依次经过所述揉丝间隙、所述风机罩体及所述导流管后落入所述铧式犁耕出的垄沟中,并且被相邻的铧式犁翻覆的土垡覆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捡拾切碎装置包括:甩刀轴,其两端分别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两个侧板上;多个甩刀座,其均匀设置在所述甩刀轴的外圆周面上;多个甩刀,其分别铰接在所述多个甩刀座上;多个定刀,其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且所述定刀的刃口朝向所述甩刀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张紧装置,其分别设置在所述揉丝凹板的两端;其中,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揉丝凹板的凸面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侧板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揉丝密化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空心柱件,其沿所述揉丝凹板的长度方向固定连接在所述揉丝凹板的凸面侧顶部;张紧臂,其一端具有连接孔;其中,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空心柱件和所述连接孔分别同轴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两侧;张紧销轴,其依次穿过所述空心柱件、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董瑞方旭文张莉于路路张劲松李大伟隋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