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955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和水管,所述大棚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且大棚本体的侧壁嵌入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大棚本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湿幕固定框,所述湿幕固定框的两侧内壁均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且湿幕固定框的内壁铰接有湿幕片,所述水泵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喷淋头,所述湿幕片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电动机带动转盘转动,使湿幕片与湿幕固定框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水泵开始工作将水喷淋到湿幕片上,湿幕片上的水蒸发吸热,从而快速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保证了马铃薯的产量。

A greenhouse for potato bree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
本技术涉及大棚
,尤其涉及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
技术介绍
随着高分子聚合物-聚氯乙烯、聚乙烯的产生,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农业。日本及欧美国家于50年代初期应用温室薄膜覆盖温床获得成功,随后又覆盖小棚及温室也获得良好效果。我国于1955年秋引进聚氯乙烯农用薄膜,首先在北京用于小棚覆盖蔬菜,获得了早熟增产的效果。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越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主要分为蔬菜大棚、塑料大棚、透光塑料大棚、温室大棚、阳光板大棚、智能大棚、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等。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大棚,但是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较高,为了保证马铃薯的产量一般需要对大棚进行降温。现有的大棚降温性能较差,影响马铃薯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和水管,所述大棚本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且大棚本体的侧壁嵌入设置有通风扇,所述大棚本体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湿幕固定框,所述湿幕固定框的两侧内壁均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且湿幕固定框的内壁铰接有湿幕片,所述水泵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喷淋头,所述湿幕片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且湿幕片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所述湿幕片铰接在传动杆上,所述第一固定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传动杆的前表面呈线性等距的铰接有第三固定座,且传动杆的一端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有转盘,所述第三固定座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转盘的前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且转盘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固定安装在大棚本体的内侧壁上。优选的,所述转盘与电动机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盘与电动机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内径与第三凸起耳朵直径相等,所述转盘与传动杆通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凸起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凸起的直径与第一安装孔的内径相等,所述湿幕固定框和湿幕片通过第一固定凸起与第一安装孔铰接。优选的,所述湿幕片和传动杆通过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铰接。优选的,所述通风扇、水泵和电动机的输入端均与大棚本体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当大棚内的温度较高时,此时电动机和通风扇均开始工作,电动机带动转盘转动,当第三凸起从转盘的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时,使转盘带动传动杆向下移动,减小了湿幕片与湿幕固定框之间的夹角,使湿幕片与湿幕固定框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水泵开始工作,使水从水管流到喷淋头后在从喷淋头喷到湿幕片上,湿幕片上的水蒸发吸热,从而快速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保证了马铃薯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湿幕固定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湿幕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本体;2、水管;3、通风扇;4、水泵;5、湿幕固定框;6、喷淋头;7、湿幕片;8、第一固定凸起;9、第一固定座;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固定座;12、电动机;13、第二凸起;14、传动杆;15、第三固定座;16、第二安装孔;17、转盘;18、第三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水管2,大棚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4,且大棚本体1的侧壁嵌入设置有通风扇3,大棚本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湿幕固定框5,湿幕固定框5的两侧内壁均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8,且湿幕固定框5的内壁铰接有湿幕片7,水泵4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管2,水管2的底端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喷淋头6,湿幕片7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9,且湿幕片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1,湿幕片7铰接在传动杆14上,第一固定座9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传动杆14的前表面呈线性等距的铰接有第三固定座15,且传动杆14的一端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传动杆14的一端铰接有转盘17,第三固定座15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13,转盘17的前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18,且转盘1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2,电动机12固定安装在大棚本体1的内侧壁上。转盘17与电动机12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转盘17与电动机12之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孔16的内径与第三凸起18耳朵直径相等,转盘17与传动杆14通过第二安装孔16和第三凸起18铰接,第一固定凸起8的直径与第一安装孔10的内径相等,湿幕固定框5和湿幕片7通过第一固定凸起8与第一安装孔10铰接,湿幕片7和传动杆14通过第二固定座11和第三固定座15铰接,通风扇3、水泵4和电动机12的输入端均与大棚本体1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当大棚内的温度较高时,此时电动机12和通风扇3均开始工作,电动机12带动转盘17转动,当第三凸起18从转盘17的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时,使转盘17带动传动杆14向下移动,减小了湿幕片7与湿幕固定框5之间的夹角,使湿幕片7与湿幕固定框5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此时水泵4开始工作,使水从水管2流到喷淋头6后在从喷淋头6喷到湿幕片7上,湿幕片7上的水蒸发吸热,从而快速的降低大棚内的温度,保证了马铃薯的产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4),且大棚本体(1)的侧壁嵌入设置有通风扇(3),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湿幕固定框(5),所述湿幕固定框(5)的两侧内壁均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8),且湿幕固定框(5)的内壁铰接有湿幕片(7),所述水泵(4)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管(2),所述水管(2)的底端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喷淋头(6),所述湿幕片(7)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9),且湿幕片(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1),所述湿幕片(7)铰接在传动杆(14)上,所述第一固定座(9)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所述传动杆(14)的前表面呈线性等距的铰接有第三固定座(15),且传动杆(14)的一端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所述传动杆(14)的一端铰接有转盘(17),所述第三固定座(15)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13),所述转盘(17)的前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18),且转盘(1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12),所述电动机(12)固定安装在大棚本体(1)的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降温的马铃薯繁育用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水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水泵(4),且大棚本体(1)的侧壁嵌入设置有通风扇(3),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湿幕固定框(5),所述湿幕固定框(5)的两侧内壁均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第一固定凸起(8),且湿幕固定框(5)的内壁铰接有湿幕片(7),所述水泵(4)的一侧贯通连接有水管(2),所述水管(2)的底端呈线性等距的排列设置有喷淋头(6),所述湿幕片(7)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座(9),且湿幕片(7)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座(11),所述湿幕片(7)铰接在传动杆(14)上,所述第一固定座(9)的侧壁开设有第一安装孔(10),所述传动杆(14)的前表面呈线性等距的铰接有第三固定座(15),且传动杆(14)的一端前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16),所述传动杆(14)的一端铰接有转盘(17),所述第三固定座(15)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凸起(13),所述转盘(17)的前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凸起(18),且转盘(17)的一侧设置有电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春卢文明王亚萍张海波左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蒙森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