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
,主要涉及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具有公共直流接口,容错能力强,输出电压逼近正弦波,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和四象限运行等一系列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器,统一潮流控制器,中高压电机驱动和有源滤波器等等一系列高压大功率场合。但是,传统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以半桥结构作为子模块,具有桥臂直通的缺点,即当桥臂上下两个开关管同时导通时,直流侧电容器被短路,造成系统故障。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需要引入死区,确保前一个开关完全关断后再开通与其互补的开关,但是死区同时也带来了窄脉冲,导致输出交流电压畸变,降低电能质量,这种影响在开关频率较高时尤为严重,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模块化多电平拓扑来抑制死区带来的畸变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包括:两组完全相同的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和耦合电感;每组子模块包括N个首尾相连的子模块;第一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正极相连,第二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负极相连;第一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经由耦合电感与第二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相连;耦合电感的中点与外部交流系统的正极相连;外部直流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直流电压源在电压中点处引出并与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完全相同的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和耦合电感;每组子模块包括N个首尾相连的子模块;第一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正极相连,第二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负极相连;第一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经由所述耦合电感与所述第二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相连;所述耦合电感的中点与外部交流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外部直流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所述直流电压源在电压中点处引出并与所述外部交流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中点处和所述外部交流系统的负极接地;每一子模块包括并联电容、两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两个续流二极管VD和一个子模块耦合电感;每一子模块的首尾端之间有三条并联支路;并联电容位于第一并联支路中,第一IGBT和第一VD串联形成第二并联支路,第二IGBT和第二VD串联形成第三并联支路;第二和第三并联支路相互反接且各自中点分别与子模块耦合电感的两端相连;子模块的输入端口跨接在首尾两端,输出端口跨接在子模块耦合电感的中点和尾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完全相同的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和耦合电感;每组子模块包括N个首尾相连的子模块;第一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正极相连,第二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与外部直流系统的负极相连;第一组子模块中第N个子模块的尾端经由所述耦合电感与所述第二组子模块中第一个子模块的首端相连;所述耦合电感的中点与外部交流系统的正极相连;所述外部直流系统包括直流电压源,所述直流电压源在电压中点处引出并与所述外部交流系统的负极相连;所述直流电压源的电压中点处和所述外部交流系统的负极接地;每一子模块包括并联电容、两个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两个续流二极管VD和一个子模块耦合电感;每一子模块的首尾端之间有三条并联支路;并联电容位于第一并联支路中,第一IGBT和第一VD串联形成第二并联支路,第二IGBT和第二VD串联形成第三并联支路;第二和第三并联支路相互反接且各自中点分别与子模块耦合电感的两端相连;子模块的输入端口跨接在首尾两端,输出端口跨接在子模块耦合电感的中点和尾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交流系统包括交流电压源和滤波电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直流系统中的直流电压源通过共模电流向子模块发出功率,外部交流系统通过差模电流吸收子模块存储的功率,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其中,共模电流只在变换器内部或者外部直流系统侧流动,而不流经外部交流系统;差模电流的大小为外部交流系统侧输出电流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子模块输出0,Udc/N,2Udc/N三个电平,其中Udc为所述外部直流系统中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值的一半。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者所述的基于耦合电感双降压型子模块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结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对系统共模电压和电流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即系统共模电压作为电压外环控制对象,系统共模电流作为电流内环控制对象,采用比例积分控制器,通过控制共模电流的直流分量来调节外部直流系统对子模块单元的功率注入,确定在使得子模块共模电压维持在系统共模电压给定值2Udc/N时的系统共模调制信号mcm;其中Udc为所述外部直流系统中直流电压源输出电压值的一半;(2)以系统差模电流为控制对象,设计相应的电流环,通过比例谐振控制器减小输出稳态误差,提高动态响应性能,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毅超,吕丹,丁楠木,王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