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崇传专利>正文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81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压力面板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所述的压力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其有效将摩擦传动副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同时,压力面板与离合器座接触端面为光滑面,有效减少用料及产品重量,降低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离合器,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压力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摩托车离合器主要包括离合器座、压力板以及外罩壳,安装的时候通常在离合器座与压力板之间夹装有由多个相互间隔配套设置的主动摩擦片及从动摩擦片组成的摩擦传动副,主动摩擦片的外齿与外罩壳上的齿槽相配合,从动摩擦片上的内齿与离合器座上的花键槽相配合,离合器靠摩擦传动副相互夹紧来传递动力。参照附图说明图1、图2、图3,现有的压力板的端面都没有加设散热孔,使得摩擦传动副产生的热量无法排出,而且还导致压力板的用料增多、重量变大、成本升高。另外,压力板在其压力面板1上绕其中心均布有四根立柱2,而离合器座上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套孔,安装的时候在压力板和离合器座之间安装有摩擦传动副,并且在立柱2上套接有分离弹簧,最后穿过套孔后使用螺栓连接固定。但是由于离合器从分离状态到接合状态的时候,四根立柱的压力板安装时只能安装四根分离弹簧,从而导致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的分离效果不好。最后,压力板上通常还设置有与离合器座上的花键槽相配合的内齿4,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压力板主要靠立柱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所以压力板上内齿起到作用不大、而且传递扭矩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反而增加了产品的重量和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料少、重量轻、成本低的压力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压力面板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所述的压力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压力面板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五根立柱;所述的散热通孔为五个,并且绕压力面板的中心均匀分布;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压力面板与离合器座的接触端面为光滑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压力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使得摩擦传动副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同时,压力面板与离合器座接触端面为光滑面,有效减少用料及产品重量,降低成本;另外,本产品在压力面板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五根立柱,加装弹簧后不但使离合器旋转时的扭力更大,同时,五根分离弹簧弹力均匀,从而使得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的分离效果更好,使得本产品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等使用摩擦离合器的场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压力板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半剖图;图4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后视图;图6是图4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4、图5、图6,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1,压力面板1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2,所述的压力面板1上设置有散热通孔3,该设计不但使得摩擦传动副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而且,所述的散热通孔3为五个,并且绕压力面板1的中心均匀分布,使得产品在转动的时候更为稳定;另外,所述的压力面板1与离合器座的接触端面设计为光滑面,减少了以往压力板与离合器座上的花键槽相配合的内齿,从而有效减少用料及产品重量,降低成本。本产品在压力面板1上绕中心均布有五根立柱2,加装弹簧后其与离合器座结合后不但使离合器旋转时的扭力更大,同时,五根分离弹簧弹力均匀,使得主动摩擦片和从动摩擦片的分离效果更好,从而增加摩擦片的使用寿命。本产品具有制作成本低、降低摩擦副磨损,提高了摩擦传动的可靠性,从而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等使用摩擦离合器的场合。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1),压力面板(1)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面板(1)上设置有散热通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面板(1)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五根立柱(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通孔(3)为五个,并且绕压力面板(1)的中心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面板(1)与离合器座的接触端面为光滑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压力面板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所述的压力面板上设置有散热通孔;其有效将摩擦传动副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同时,压力面板与离合器座接触端面为光滑面,有效减少用料及产品重量,降低成本。文档编号F16D13/58GK2842069SQ20052006586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林崇传 申请人:林崇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离合器上的新型压力板,包括压力面板(1),压力面板(1)上绕其中心均布有与离合器座导向连接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力面板(1)上设置有散热通孔(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崇传
申请(专利权)人:林崇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