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宏太专利>正文

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64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它包括制动底板,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上的两制动蹄,所述两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相连接,在位于两制动蹄之间的制动底板上设置有一双头双向丝杠副,和设置在所述丝杠副中丝杠中部的摇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特征,从而实现了刹车可靠的目的。(*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
技术介绍
鼓式汽车制动器是由液压传递过来的机械能推动制动蹄压靠在制动鼓上来实现汽车制动的。轮缸置于制动底板与制动鼓所形成的密闭腔室内,汽车连续制动后,制动蹄与制动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易使轮缸内的制动液汽化,造成汽车制动能力下降甚至无制动能力,同时也造成轮缸内橡胶密封件的老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包括制动底板,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上的两制动蹄,所述两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相连接,在位于两制动蹄之间的制动底板上设置有一撑开两制动蹄的双头双向丝杠副,在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中的丝杠中部设置有一摇臂。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为滚珠式双头双向丝杠副。本技术的优点就在于通过设置一双头双向丝杠副、以及设置在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中丝杠中部的摇臂来取代现有的轮缸,从而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使用时,当需要刹车时通过动力源驱动所述摇臂带动丝杠旋转,丝杠的旋转带动与丝杠配合的丝母向左右两侧移动,从而撑开制动蹄,起到刹车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结合附图作一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制动底板1,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1上的两制动蹄2、3,所述两制动蹄2、3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4相连接,在位于两制动蹄2、3之间的制动底板1上设置有一撑开两制动蹄2、3的滚珠式双头双向丝杠副,在所述滚珠式双头双向丝杠副中的丝杠5中部设置有一摇臂6。权利要求1.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它包括制动底板(1),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1)上的两制动蹄(2、3),所述两制动蹄(2、3)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两制动蹄(2、3)之间的制动底板(1)上设置有一撑开两制动蹄(2、3)的双头双向丝杠副,在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中的丝杠(5)中部设置有一摇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式汽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为滚珠式双头双向丝杠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它包括制动底板,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上的两制动蹄,所述两制动蹄的另一端通过拉簧相连接,在位于两制动蹄之间的制动底板上设置有一双头双向丝杠副,和设置在所述丝杠副中丝杠中部的摇臂。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特征,从而实现了刹车可靠的目的。文档编号F16D51/20GK2502077SQ01252058公开日2002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5日专利技术者郑宏太 申请人:郑宏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鼓式汽车制动器,它包括制动底板(1),一端铰接在所述制动底板(1)上的两制动蹄(2、3),所述两制动蹄(2、3)的另一端通过一拉簧(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位于两制动蹄(2、3)之间的制动底板(1)上设置有一撑开两制动蹄(2、3)的双头双向丝杠副,在所述双头双向丝杠副中的丝杠(5)中部设置有一摇臂(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宏太
申请(专利权)人:郑宏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