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2197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将U形零件的毛坯放在下模上,通过定位块将毛坯定位在冲压槽上。控制上模将U形零件的毛坯冲压至冲压槽内,得到冲压完成的U形零件。上模将毛坯冲压至冲压槽内时,连接板仍连接下模上的脱件杆与上模,上模上的滑动凸起会沿连接板的滑槽滑动,且滑槽的远离上模的一端位于冲压槽与下平台之间不会对上模的行程造成影响,保证上模对毛坯进行有效冲压。最终取出U形零件时,冲压槽内脱件槽的设置使得U形零件不会完全粘贴于冲压槽上,也可轻微提起脱件槽内的脱件杆,将脱件杆上的U形零件直接取出,整体较为快捷方便,可有效提高U型零件的冲压效率。

Stamping Die for U-shaped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当前有一种U形零件是通过冲压成型的,但这种U型零件的尺寸通常在150×20×50mm左右。这种尺寸的U型零件在冲压成型时,常会出现U型零件粘在冲压槽内难以取出的情况,影响U型零件的冲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可提高U型零件的冲压效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两个定位块与脱件结构,所述下模固定在压力机的下平台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冲压槽,所述上模用于将U形零件的毛坯冲压至所述冲压槽内,所述两个定位块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所述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冲压槽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两个定位块用于将所述U形零件的毛坯定位在所述下模上,所述脱件结构包括两个脱件杆与连接板,所述冲压槽内设置有与所述两个脱件杆一一对应的两个脱件槽,所述两个脱件杆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脱件槽内,所述两个脱件槽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每个所述脱件杆的一端均铰接有一个所述连接板,所述上模上设置有滑动凸起,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套在所述滑动凸起上,所述滑动凸起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槽的远离所述上模的一端位于所述冲压槽与所述下平台之间。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板面垂直所述脱件杆的长度方向。可选地,所述上模包括与所述冲压槽对应的冲压凸起,所述冲压凸起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冲压槽,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连通空气。可选地,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冲压槽的长度方向,所述腰形孔内插有固定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下模的螺栓。可选地,所述下模上设置有对应所述定位块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冲压槽的长度方向。可选地,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两个导向板,所述两个导向板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所述下模被夹设在所述两个导向板之间,所述上模上设置有与所述两个导向板一一对应的两个导向槽。可选地,所述导向板与所述下模之间螺栓连接。可选地,所述冲压模具还包括压紧结构,所述压紧结构用于将所述下模压紧在所述下平台上。可选地,所述压紧结构包括压块,所述下模上开有缺口,所述压块的一端压紧所述缺口,所述压块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下平台上。可选地,所述压紧结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压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压紧端与连接端,所述压紧端的压紧所述缺口,所述连接端连接所述下平台,所述连接件插设在所述连接端上并连接所述下平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将U形零件的毛坯放在下模上,通过定位块将毛坯定位在冲压槽上,定位块对毛坯进行有效定位保证毛坯的冲压成型精度。再控制上模将U形零件的毛坯冲压至冲压槽内,得到冲压完成的U形零件。上模将毛坯冲压至冲压槽内时,连接板仍连接下模上的脱件杆与上模,上模上的滑动凸起会沿连接板的滑槽滑动,且滑槽的远离上模的一端位于冲压槽与下平台之间不会对上模的行程造成影响,保证上模对毛坯进行有效冲压。最终取出U形零件时,冲压槽内脱件槽的设置使得U形零件不会完全粘贴于冲压槽上,方便U形零件的取出,且由于毛坯冲压时受到的是拉力,因此U形零件的形状不会受到脱件槽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轻微提起脱件槽内的脱件杆,将脱件杆上的U形零件直接取出,整体较为快捷方便,可有效提高U型零件的冲压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侧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形零件的毛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U形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两个定位块3与脱件结构4。下模2固定在压力机10的下平台101上,下模2上设置有冲压槽21,上模1用于将U形零件的毛坯冲压至冲压槽21内。两个定位块3设置在下模2上,两个定位块3分别位于冲压槽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两个定位块3用于将U形零件的毛坯定位在下模2上。脱件结构4包括两个脱件杆41与连接板42,冲压槽21内设置有与两个脱件杆41一一对应的两个脱件槽211(图1中未示出),两个脱件杆41分别放置在两个脱件槽211内,两个脱件槽21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每个脱件杆41的一端均铰接有一个连接板42,上模1上设置有滑动凸起11,连接板42上设置有滑槽421,滑槽421套在滑动凸起11上,滑动凸起11沿滑槽421的长度方向滑动,滑槽421的远离上模1的一端位于冲压槽21与下平台101之间。将U形零件的毛坯放在下模2上,通过定位块3将毛坯定位在冲压槽21上,定位块3对毛坯进行有效定位保证毛坯的冲压成型精度。再控制上模1将U形零件的毛坯冲压至冲压槽21内,得到冲压完成的U形零件。上模1将毛坯冲压至冲压槽21内时,连接板42仍连接下模2上的脱件杆41与上模1,上模1上的滑动凸起11会沿连接板42的滑槽421滑动,且滑槽421的远离上模1的一端位于冲压槽21与下平台101之间不会对上模1的行程造成影响,保证上模1对毛坯进行有效冲压。最终取出U形零件时,冲压槽21内脱件槽211的设置使得U形零件不会完全粘贴于冲压槽21上,方便U形零件的取出,且由于毛坯冲压时受到的是拉力,因此U形零件的形状不会受到脱件槽211的影响;另一方面可轻微提起脱件槽211内的脱件杆41,将脱件杆41上的U形零件直接取出,整体较为快捷方便,可有效提高U型零件的冲压效率。并且针对这种尺寸较小的U形零件来说,本专利技术中所提供的结构简单,方便拆装,也能够保证U形零件的冲压精度,制作成本也很低。如图1所示,上模1可包括与冲压槽21对应的冲压凸起12,冲压凸起12上设置有通气孔121,通气孔121的一端朝向冲压槽21,通气孔121的另一端连通空气。通气孔121的设置可避免冲压凸起12与U形零件的毛坯之间形成真空空间,避免冲压凸起12与U形零件的毛坯吸住,一方面保证U形零件的成型精度,另一方面也方便U形零件从冲压槽21内的取出。如图1所示,上模1还可包括固定板13,冲压凸起12连接在固定板13上,固定板13与压力机10的上平台102连接,这种设置方便实现上模1与压力机10的连接。固定板13可为长方体结构,方便制作,也方便定位。固定板13与压力机10的上平台102之间可通过螺栓连接。易于实现。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冲压模具的俯视图,结合图1与图2,连接板42的板面422可垂直脱件杆41的长度方向。这种结构中,脱件杆41两端的连接板42的板面422均垂直脱件杆41的长度方向,脱件杆41的两端的连接板42一定程度上能起到对上模1的导向作用,可保证U形零件的成型精度。如图2所示,滑动凸起11远离上模1的一端上设置有限位板14,使得滑动凸起11不会从连接板42的滑槽421内脱离,保证脱件杆41的正常工作。可选地,定位块3上可设置有腰形孔31,腰形孔31的长度方向垂直冲压槽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两个定位块(3)与脱件结构(4),所述下模(2)固定在压力机(10)的下平台(101)上,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冲压槽(21),所述上模(1)用于将U形零件的毛坯(20)冲压至所述冲压槽(21)内,所述两个定位块(3)设置在所述下模(2)上,所述两个定位块(3)分别位于所述冲压槽(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两个定位块(3)用于将所述U形零件的毛坯(20)定位在所述下模(2)上,所述脱件结构(4)包括两个脱件杆(41)与连接板(42),所述冲压槽(21)内设置有与所述两个脱件杆(41)一一对应的两个脱件槽(211),所述两个脱件杆(41)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脱件槽(211)内,所述两个脱件槽(21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每个所述脱件杆(41)的一端均铰接有一个所述连接板(42),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滑动凸起(11),所述连接板(42)上设置有滑槽(421),所述滑槽(421)套在所述滑动凸起(11)上,所述滑动凸起(11)沿所述滑槽(42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槽(421)的远离所述上模(1)的一端位于所述冲压槽(21)与所述下平台(101)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两个定位块(3)与脱件结构(4),所述下模(2)固定在压力机(10)的下平台(101)上,所述下模(2)上设置有冲压槽(21),所述上模(1)用于将U形零件的毛坯(20)冲压至所述冲压槽(21)内,所述两个定位块(3)设置在所述下模(2)上,所述两个定位块(3)分别位于所述冲压槽(21)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两个定位块(3)用于将所述U形零件的毛坯(20)定位在所述下模(2)上,所述脱件结构(4)包括两个脱件杆(41)与连接板(42),所述冲压槽(21)内设置有与所述两个脱件杆(41)一一对应的两个脱件槽(211),所述两个脱件杆(41)分别放置在所述两个脱件槽(211)内,所述两个脱件槽(211)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每个所述脱件杆(41)的一端均铰接有一个所述连接板(42),所述上模(1)上设置有滑动凸起(11),所述连接板(42)上设置有滑槽(421),所述滑槽(421)套在所述滑动凸起(11)上,所述滑动凸起(11)沿所述滑槽(421)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槽(421)的远离所述上模(1)的一端位于所述冲压槽(21)与所述下平台(10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2)的板面(422)垂直所述脱件杆(41)的长度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形零件的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1)包括与所述冲压槽(21)对应的冲压凸起(12),所述冲压凸起(12)上设置有通气孔(121),所述通气孔(121)的一端朝向所述冲压槽(21),所述通气孔的另一端连通空气。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U形零件的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杨新明徐黎明金超王斌陆胜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