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921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和控制装置,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该自动倒排序设备在不接触座椅产品的基础上,利用气缸、电机及定位机械结构组成自动移动设备,配合子母托盘,以两个托盘为一组进行配对,将两个配对托盘上的座椅进行位置互换,完成座椅顺序的自动交换的功能。

Seat production off-line automatic reverse sor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
本技术涉及座椅生产下线排序设备
,特别是涉及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座椅生产下线按照一整辆份(即一辆正驾、一辆副驾、后排座垫以及30%和50%靠背)的形式下线,但是主机厂的座椅装备流水线是以车辆的两侧进行独立装配,这就要求在座椅发运时务必将正副驾区分开来进行独立装盘,而现有的设备满足不了这种发运要求,只能通过人工进行分拣,大大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和时间。在具体操作时,人工操作需要使用各种辅助工具,还需要多次观察以及磨合才能实现正驾驶座椅以及副驾驶座椅独立包装以及运发,操作相当不方便,时间利用率也较低,很难满足座椅的运发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不接触座椅产品的基础上,利用气缸、电机及定位机械结构组成自动移动设备,配合子母托盘,以两个托盘为一组进行配对,将两个配对托盘上的座椅进行位置互换,完成座椅顺序的自动交换的功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和控制装置,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其中:定位机构,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每一个顶升机构通过一个定位动力源带动其沿定位轨道对母托盘以及子托盘进行定位,这里所说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是相对而言,母托盘、子托盘用于举托需调换位置的正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座垫等部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需要的更换的座椅部件的工作长度设计定位轨道长度以及其他设备长度;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第一平移机构,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或子托盘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第二平移机构,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顶部,并且通过第二前后平移轨道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以及具有固定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上并且能够伸入至母托盘或子托盘底部托住子托盘或者母托盘的第二叉臂;并且第一平移机构的左右平移底座通过倍速链线体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通过伺服电机连接控制装置;生产下线平台位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线体阻挡器,用于限定第一平移机构和第二平移机构的行程,在具体操作时,可以只限定初始位移。进一步地,第二平移机构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还可以通过左右平移底座固定在生产下线平台上的第二滑轨连接在其上左、右方向移动,适当地采用人工操作更换工位,可以降低自动排序设备的制造成本。进一步地,当然,如果是出于全自动化考虑也可以通过倍速链线体以及动力装置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移动;第二平移机构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也通过倍速链线体连接在生产下线平台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的伺服电机连接控制装置。进一步地,每一个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底板、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顶升底板的前、后两端通过支撑架连接在定位轨道底部,其中: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分别具有升降盘、顶杆以及顶升动力源;升降盘,通过升降轴和顶升动力源连接在顶升底板上竖直上下运动,同时升降盘顶部固定有顶杆,以顶升母托盘或子托盘,顶升动力源连接控制装置。在具体工作时,控制装置控制一次顶升机构的顶升动力源驱动升降盘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一次顶升。控制装置控制二次顶升机构的顶升动力源驱动升降盘上升或者下降,进而带动顶杆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母托盘或子托盘的二次顶升。进一步地,顶升动力源,为伺服气缸、伺服油缸以及伺服油缸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结合。进一步地,一次顶升机构和二次顶升机构的顶杆,的数量为两根或者两根以上。进一步地,母托盘或子托盘对应顶杆,的底部位置处设顶升凹槽,以便顶杆,直接插入子托盘以及母托盘托举,具有很好的托举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有效的解决了正副驾单独发运困难的问题,实现了在不接触产品情况下完成产品位置的互换;2.自动化操作取代了人工,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操作所造成的浪费问题;3.该结构采用气缸和电机控制,结构相对简单,安全;4.工作时均速平衡,低噪音,无污染,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视图;图5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的工作流程示意图;其中:1-定位机构,101-定位轨道,102-顶升机构,1021-顶升底板,1022-一次顶升机构,1023-二次顶升机构,(10221,10231)-升降盘,(10222,10232)-升降轴,(10223,10233)-顶杆,(10224,10234)-顶升动力源;1024-支撑架;2-第一平移机构,21-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2-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3-第一叉臂,24-第一前后平移轨道;3-第二平移机构,31-第二前后平移轨道,32-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3-第二叉臂,34-第二滑轨;4-钢平台,5-控制装置,6-倍速链线体,61-伺服电机;7-母托盘,8-子托盘,9-线体阻挡器,10-生产下线平台。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所示,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1和控制装置5,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一般来说生产下线平台使用钢平台4支撑,钢平台还设有上下楼梯以及走廊,其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定位机构1,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101,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101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102;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102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7和子托盘8,每一个顶升机构102通过一个定位动力源103带动其沿定位轨道101对母托盘以及子托盘进行定位,这里所说的母托盘和子托盘是相对而言,母托盘、子托盘用于举托需调换位置的正驾驶座椅、副驾驶座椅、座垫等部件,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根据需要的更换的座椅部件的工作长度设计定位轨道长度以及其他设备长度;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平移机构2,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24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7或子托盘8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23,也就是说第一平移机构2既能够带动第一叉臂23在倍速链线体沿生产下线平台10的生产线下线方向运动,还能够带动第一叉臂23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前后移动以托住或者放下;第二平移机构3,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顶部,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1)和控制装置(5),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其中:定位机构(1),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101),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101)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102);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102)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8)和子托盘(7);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第一平移机构(2),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24)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8)或子托盘(7)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23);第二平移机构(3),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顶部,并且通过第二前后平移轨道(3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以及具有固定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上并且能够伸入至母托盘(8)或子托盘(7)底部托住子托盘或者母托盘的第二叉臂(33);并且第一平移机构(2)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通过倍速链线体(6)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10)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通过伺服电机(61)连接控制装置(5);生产下线平台(10)位于母托盘(8)以及子托盘(7)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线体阻挡器(9),用于限定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位托盘、交换移动装置、定位机构(1)和控制装置(5),换位托盘和交换移动装置分别平行地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的两侧,其中:定位机构(1),包括固定于换位托盘底部的定位轨道(101),以及连接在定位轨道(101)上往复滑动的两个顶升机构(102);换位托盘,包括分别通过一个顶升机构(102)顶升以及移动的母托盘(8)和子托盘(7);交换移动装置,包括置于母托盘以及子托盘对应位置的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第一平移机构(2),具有能够沿生产下线平台(10)下线传输方向移动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还具有设置于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顶部,并且通过第一前后平移轨道(24)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以及进一步具有固定在第一前后平移底座(22)上能够伸入至母托盘(8)或子托盘(7)底部托住母托或者子托盘的第一叉臂(23);第二平移机构(3),具有设置于生产下线平台(10)顶部,并且通过第二前后平移轨道(31)沿前后方向移动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以及具有固定在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上并且能够伸入至母托盘(8)或子托盘(7)底部托住子托盘或者母托盘的第二叉臂(33);并且第一平移机构(2)的第一左右平移底座(21)通过倍速链线体(6)带动其在生产下线平台(10)上左、右方向移动,同时倍速链线体通过伺服电机(61)连接控制装置(5);生产下线平台(10)位于母托盘(8)以及子托盘(7)的端部分别设有一个线体阻挡器(9),用于限定第一平移机构(2)和第二平移机构(3)的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生产下线自动倒排序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平移机构(3)的第二前后平移底座(32)还可以通过左右平移底座固定在生产下线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含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延锋安道拓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