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71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部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同轴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和带转门的套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套管的内腔,所述套管的顶端螺接有密封盖,所述套管的外壁左侧上部设有开口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管和微型低速电机,通过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射信号,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微型低速电机,进而可以调整治疗针的高度和转动角度及匀速进入身体,操作方便,稳定性高。

An Interventional Therapeutic Device for Tumor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的方面,主要治疗方法有介入、靶向、化学药物、射线、中药、保守等6大模式,介入治疗是被现今认为最好的治疗方式。一旦确诊为恶性肿瘤,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或失败的关键,介入治疗能够将药物局限在病变部位,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部分肿瘤在介入后相当于外科切除,现有的在肿瘤介入治疗中,需要使用介入治疗针,目前穿刺针通常较普通的注射针长,而且人力进行穿刺动作时无法保证穿刺的稳定性,并且针头的插入深度没法掌握,操作容易出现风险,故亟需设计一种介入治疗针使用固定装置,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亟需设计一种介入治疗针使用固定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部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同轴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和带转门的套管,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位于套管的内腔,所述套管的顶端螺接有密封盖,所述套管的外壁左侧上部设有开口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管和微型低速电机,所述水平移动管滑动贯穿于开口槽,所述水平移动管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置有芯轴,所述芯轴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微型低速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芯轴的左端通过焊接转盘固定连接有手动转向装置,所述手动转向装置上焊接有第一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的外端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摇杆,所述第一摇杆的外壁上部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且第二电动推杆伸缩端与第二摇杆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的左端通过焊块倒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壁通过管夹固定夹持有治疗针,所述套管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带插头和导线的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所述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微型低速电机、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移动管的外壁中心对称固定有两组定滑轮,所述开口槽的内壁设有与定滑轮相匹配的滑道,所述定滑轮的安装座内壁焊接有L型铁板,所述L型铁板上贯穿螺接有限位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外口相对贴合固定连接有防尘毛毡。进一步的,所述手动转向装置包括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内腔前后通过焊接立板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壁固定有蜗轮,所述L型固定板底面垂直贯穿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与蜗轮相匹配的带摇柄的蜗杆,所述旋转轴的两端之间焊接有半框板,所述第一摇杆垂直焊接在半框板外壁上,所述蜗杆的外壁下部固定套接有限位齿轮,所述L型固定板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回型块,所述回型块上通过两组限位螺母水平固定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内端焊接有与限位齿轮相匹配的限位齿条。进一步的,所述限位螺母采用蝶形螺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摇杆和第二摇杆的外壁通过管夹固定有波纹软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射信号,控制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三电动推杆和微型低速电机,进而可以调整治疗针的高度和转动角度及匀速进入身体,操作方便,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开口槽与水平移动管连接位置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手动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仰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套管,3-密封盖,4-开口槽,5-第一电动推杆,6-水平移动管,7-微型低速电机,8-芯轴,9-手动转向装置,10-第一摇杆,11-第二摇杆,12-第二电动推杆,13-第三电动推杆,14-固定块,15-治疗针,16-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40-滑道,60-定滑轮,61-L型铁板,62-限位螺栓,90-L型固定板,91-旋转轴,92-半框板,93-蜗轮,94-蜗杆,95-限位齿轮,96-回型块,97-螺纹杆,98-限位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部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1,底座1的底部同轴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5和带转门的套管2,第一电动推杆5位于套管2的内腔,套管2的顶端螺接有密封盖3,套管2的外壁左侧上部设有开口槽4,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管6和微型低速电机7,水平移动管6滑动贯穿于开口槽4,水平移动管6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置有芯轴8,芯轴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微型低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芯轴8的左端通过焊接转盘固定连接有手动转向装置9,手动转向装置9上焊接有第一摇杆10,第一摇杆10的外端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摇杆11,第一摇杆10的外壁上部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2,且第二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第二摇杆11右端转动连接,第二摇杆11的左端通过焊块倒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3,第三电动推杆13的伸缩端焊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的外壁通过管夹固定夹持有治疗针15,套管2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带插头和导线的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5、微型低速电机7、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电连接。其中,水平移动管6的外壁中心对称固定有两组定滑轮60,开口槽4的内壁设有与定滑轮60相匹配的滑道40,定滑轮60的安装座内壁焊接有L型铁板61,L型铁板61上贯穿螺接有限位螺栓62,利用限位螺栓62与开口槽4内壁挤压进行限位,方便检修第一带动推杆5。开口槽4的外口相对贴合固定连接有防尘毛毡,减少灰尘进入。手动转向装置9包括L型固定板90,L型固定板90的内腔前后通过焊接立板转动设置有旋转轴91,旋转轴91外壁固定有蜗轮93,L型固定板90底面垂直贯穿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与蜗轮93相匹配的带摇柄的蜗杆94,旋转轴91的两端之间焊接有半框板92,第一摇杆10垂直焊接在半框板92外壁上,蜗杆94的外壁下部固定套接有限位齿轮95,L型固定板90的下表面左侧焊接有回型块96,回型块96上通过两组限位螺母水平固定有螺纹杆97,螺纹杆97的内端焊接有与限位齿轮95相匹配的限位齿条98,通过调节限位螺母使限位齿条98与限位齿轮95啮合或分离,进而利用摇柄转动蜗杆94,使蜗轮93和旋转轴91转动,半框板92带动第一摇杆10转动。限位螺母采用蝶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部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同轴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5)和带转门的套管(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位于套管(2)的内腔,所述套管(2)的顶端螺接有密封盖(3),所述套管(2)的外壁左侧上部设有开口槽(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管(6)和微型低速电机(7),所述水平移动管(6)滑动贯穿于开口槽(4),所述水平移动管(6)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置有芯轴(8),所述芯轴(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微型低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芯轴(8)的左端通过焊接转盘固定连接有手动转向装置(9),所述手动转向装置(9)上焊接有第一摇杆(10),所述第一摇杆(10)的外端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摇杆(11),所述第一摇杆(10)的外壁上部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2),且第二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第二摇杆(1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11)的左端通过焊块倒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的伸缩端焊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外壁通过管夹固定夹持有治疗针(15),所述套管(2)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带插头和导线的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所述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5)、微型低速电机(7)、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底部均匀固定连接若干带刹车万向轮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同轴垂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5)和带转门的套管(2),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位于套管(2)的内腔,所述套管(2)的顶端螺接有密封盖(3),所述套管(2)的外壁左侧上部设有开口槽(4),所述第一电动推杆(5)的顶部通过托板固定连接有水平移动管(6)和微型低速电机(7),所述水平移动管(6)滑动贯穿于开口槽(4),所述水平移动管(6)的内腔通过轴承转动贯穿设置有芯轴(8),所述芯轴(8)的右端通过联轴器与微型低速电机(7)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芯轴(8)的左端通过焊接转盘固定连接有手动转向装置(9),所述手动转向装置(9)上焊接有第一摇杆(10),所述第一摇杆(10)的外端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摇杆(11),所述第一摇杆(10)的外壁上部通过U型座和转轴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12),且第二电动推杆(12)伸缩端与第二摇杆(11)右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摇杆(11)的左端通过焊块倒置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的伸缩端焊接有固定块(14),所述固定块(14)的外壁通过管夹固定夹持有治疗针(15),所述套管(2)的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带插头和导线的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所述多路无线遥控开关接收器(16)通过导线与第一电动推杆(5)、微型低速电机(7)、第二电动推杆(12)和第三电动推杆(13)电连接。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越盛晶赵得堡孙星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