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轴颈的万向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63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颈活节,它有第一活节件1及第一纵轴线2,还有带有第二纵轴线27的第二活节件23。第一活节件1有一个直径分级的轴颈3,在该轴颈上有一个滚子7’,其滚子面上的外直径同样是分级的,即外表面9有一个较小的直径,朝其径向内部有一个较大直径的传递面11。两个面之间有一球区10。第二活节件23有两个引导外表面9的工作面,就两个工作面而言,只能看到工作面30。沿径向朝内部连接有一个制成圆柱形外表面的用来支承滚子7’的支承面32及它的球区10。此外,朝第二纵轴线27的内部连接一附加面34,该附加面34作为滚子7’的传递面的支承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轴颈活节,它有第一活节件,该活节件有一第一纵轴线并且有两个与第一纵轴线正交的轴颈,两轴颈轴线处在含有第一纵轴线的一平面上,在该平面上有支承滚子。活节还有第二活节件,第二活节件有第二纵轴线及一个中间腔室,在该腔室内有第一活节件以及两个位置对应的,朝腔室开启的并且又与第二纵轴线平行延伸的滚动工作面。该工作面连同它的外表面起到支承滚子作用。此外,第一活节件设有一连接件;第二活节件有第二连接件。这种双轴颈活节,诸如在F.Schmelz一书中,Scherr-Thos伯爵的手册中,以及E.Auckto的著作“联轴节和联节轴”中,还有在由G.pohl教授、特许工程师编辑的设计结构书(1988年由Springer出版社出版)第36卷,第152页,图4.35等有关著作中皆作过介绍。所涉及的滚子上表面皆为球形,其直径以轴颈的轴线为中心,滚道皆相应地制成圆柱形。为了在第二活节件上沿轴颈轴线方向得以支承,轴颈都带有滑块,该滑块的外表面设为球形,并且与轴颈一起插入到轴颈正面的孔内。第二活节件的正面是开口的,这样,使第一活节件和轴颈及支承其上的滚子以及滑块可从该正面孔中滑入到第二活节件中。这样一种结构方式欲要传递必要的扭矩,必须要有相对较大的直径尺寸。双轴颈活节主要适用于较小的弯曲角度。借助配合于滚子的球面,从外部将滚子支承在第二活节件的滚道中,这意味着第二活节件必须构成封闭式的,以便为径向导向装置能够接受相应的力。因此,必须提供相应较大的径向结构空间。在DE-GM1830662所介绍的双轴颈活节中,它的两个从属于第一活节件的轴颈分别支承在两个离转动轴的距离不同的滚子上。这两个在径向上位于外部的滚子用于传递沿旋转方向上的转矩,并且紧贴在与另一个活节件的转动轴线平行的第一个面上,此时由于它们处于相反的转动方向上,因此滚子是不能得以支承的。在径向上处在内部的滚子用来传递与第一个滚子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滚子转矩,并使它紧贴在另一个活节件的相应面上,处在第一个转动方向上的滚子是不受支承的。外部球形嵌件是为第一活节件对第二活节件径向定中心用的。该球形嵌件置于轴颈面内,并沿径向相对支承于围绕第二活节件的一根管子的圆柱面上。用来传递转矩的两个滚子支承长度由于受到结合面及作用效果方面的原因而在转动方向上很短,并且在传递转矩的能力上也相当低。由GB1003513专利介绍的双轴颈活节中可得知,第一活节件包括两个轴颈,在轴颈上由轴承作为中间连接内装有可以转动的滚子。滚子在它们径向内端各有一个轮缘,它们从纵轴线引出的表面被制成球形环面。该环面使第一活节件到达轴向上的第二活节件,通过装置使它靠在圆柱形的孔壁上,该孔壁两边为一个与轴平行的裂口,滚子的圆柱形外表面即处于该裂口中。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两个活节件彼此定中心情况,并使其传递的扭矩能力(DrehmomentKapazitat)增大。根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来实现上述目的的所构成的第二活节件的工作面(Laufflach)与第二纵轴线相互平行并且为一平面,并与沿第二纵轴线径向的支承面相连接,支承面表示为一空心圆柱体的圆形分型面(Teilflach),圆柱体轴线由第二纵轴线组成。此外,又设有朝向第二纵轴线连接的附加工作面,该附加工作面与上述工作面平行,但是,比该工作面彼此间距较大,以便使滚子支承到工作面时有一个圆柱形外层表面,并且为了使第一活节件从径向支承到第二活节件的支承面的滚球区,设有一个以第一纵轴线为定心的球体半径,该球半径是根据支承面半径而定的。球区有滚子组成部件,或者与滚子分开件,支承在轴颈上的附加滚子等。此外,滚子或附加滚子分别朝第一纵轴线的径向上与球区相接,并且设有以轴颈的轴线为定心的一个圆柱形的传动面。该传动面位于第二活节件的附加工作面之间并用于支承附加面。这种结构的优点是,附加传动面是用来传递扭矩的,另外优点是,通过滚子及附加滚子的球区有利于定中心。通过球区可以在径向上获得相对较大的力。优点还有带有附加滚子这一结构,当出现角度偏转时部件摩擦也是比较小的,因为滚子和附加滚子彼此是独立转动的。此外,因为空腔与外表面之间的第二活节件的整个壁厚可以作为滚子及附加滚子的支承长度,因此使扭矩传递能力提高了。另外,传动面朝滚子的外表面直径变大了,这也促进了扭矩能力的提高。在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中,还可通过下述情况来提高扭矩的传递能力使附加滚子有一个比滚子直径更大的轴承孔,即,每个轴颈分别只为一个滚子考虑时,则该轴颈有一个具两个不同直径孔截面的轴承孔,较大直径的孔截面是处在附加工作面区。介于此种情况还考虑到每个轴颈有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柱形轴承面,直径较大的轴承面适于直径较大的孔截面。滚子的附加支承件,即对一个分开的结构形式有附加滚子情况时,能够使轴颈得到加强,从而,在径向内部就提供有相对较大的轴颈截面,因为该轴颈截面可以共同参与传递扭矩。由于靠往支架强度相同,从而也取得适当强度稳定性。此外,在轴颈支承长度上具有均匀的表面压力。滚子和/或者附加滚子,主要是借助滚动体支承在轴颈的轴承面上的,作为滚动体可采用例如滚柱形的滚动体。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具体说明两个活节件的轴向运动彼此通过空心球区来限制住,空心球区沿着第二纵轴线彼此错开地置于第二活节件上,并且空心球的半径相当于支承面,空心球区与滚子或附加滚子的球区边部相接,因此在拉出及推入方向上可以取得良好接触。利用此种结构可以使Bipode活节既可形成固定活节也可形成滑动活节。在固定活节时,两个活节件彼此只能作角向转动,而在滑动活节时,还可附带地使部件的长度变化得到补偿,因为这些部件在轴向上彼此是可以调节的。为了取得滑动活节结构,空心球区的中心在第二纵轴线上彼此要错开。错开的理想距离是带有第二纵轴线的球区,其球半径的两个切合点之间的距离要大于两个球半径的总和。由于空心球区的两个中心之间有距离就能使两个活节件作轴向移动。在构成固定活节情况时,两个空心球区在两纵轴线上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在这种结构时,滚子及附加滚子的球区包围4个部位,而且在纵轴线方向穿过两个空心球区,在圆周方向穿过两个支承面。为了使活节装配简化并且能够达到一个特别坚固的结构,其工作面从它组成部分起到第二活节件的一个正面要开个切口,并设有一个环形连接件,该连接件是与处在切口之间的第二活节件的腹板进行松动连接的。该连接件可导致稳定性的提高,使之更好地接受作用到腹板上的弯矩。但是,为了保持一个封闭的结构件,须设一个从属于第二活节件的保护套,该护套覆盖在第二个活节件的工作面的区域。通过分别与第二个活节件分开组成的环构件,这就特别有以对设有定心的空心球区进行加工制造。这些环是固定在第二活节件上及连接件上。通过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两个较佳实施例。附图是附图说明图1是双轴颈活节的侧视图,它是制成固定活节,一半为剖视图,一半为前视图;图2是图1中的“II-II”剖视图;图3是按照图2所示的“III-III”剖面线的半剖图;以及图4是双轴颈活节作为滑动活节时的结构图,是以侧视图表示,半面为剖视图,半面为前视图。图1-3所示,并作为固定活节的双轴颈活节有一第一活节件1,该活节件有第一根纵轴线2。在第一活节件1上装有两个轴颈3,该轴颈与第一纵轴线2处于正交状态,它的轴颈轴线以6表示,这两个轴颈3有一个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轴颈活节,它有第一活节件(1)和第二活节件(23);其中:第一活节件有第一纵轴线(2)及两个与第一纵轴线(2)正交的轴颈(3),这两轴颈的轴线(6)处在一个平面上,该平面含有第一纵轴线(2),在该平面上支承有滚子(7,7’);第二活节件有第二纵轴线(27)及一中间空腔(28),在该空腔中容纳有第一活节件(1),并具有两个对放着的、朝空腔(28)开启的并且与第二纵轴线(27)平行延伸的工作面(29,30),该工作面用来支承滚子(7,7’)及它的外表面(9),此外,第一节活件(1)设有第一连接件(19),第二活节件(23)设有第二连接件(47),其特征在于,第二活节件(23)的工作面(29,30)构成一平面,它两是朝向第二纵轴线(27)并均与该轴线互相平行,该两平面与沿第二纵轴线(27)经向的支承面(31,32)相接,该支承面为一空心圆柱体的圆柱形部分表面,第二纵轴线(27)构成该圆柱体的轴线,此外,还设有朝第二纵轴线(27)方向连接着的附加工作面(33,34),该附加工作面与工作面(29,30)平行,但是,与工作面相比,该附加工作面彼此间的间距较大些,为了支承到工作面(29,30)上,滚子(7)有一圆柱形外表面(9),并且为了使第一活节件(1)朝径向支承到第二活节件(23)的支承面(31,32),球区(10)有一个以第一纵轴线(2)为定心的球半径(KR),该球半径相当于支承面(31,32)的半径,球区(10)是滚子(7,7’)或者是与滚子分离的、支承在轴颈(3)上的附加滚子(8)的组成部分,此外,分别朝滚子(7,7’)或者附加滚子(8)的、分别朝第一纵轴线(2)并沿径向连接着球区(10)地设有一个以轴颈轴线(6)为定心的圆柱形传送面(11),它被带到第二活节件(23)的附加面(33,34)之间并且一定要支承住附加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弗洛雷亚杜季察
申请(专利权)人:弗洛雷亚杜季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