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339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和收容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磁钢,盆架设有容纳腔,磁碗置于容纳腔内并与盆架固定连接,磁碗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向靠近振膜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侧壁,侧壁的远离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壁。在磁碗的第一侧壁的远离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振膜方向弯折形成第二侧壁,使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磁碗的新侧壁,增加了磁碗的侧壁厚度,从而增加了磁碗的导磁效果,采用此种设计的结构,可以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

A loudspe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声电换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扬声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扬声器中的磁碗,碗壁为单边结构,单边结构磁碗的碗壁厚度较小,这样结构的磁碗导磁效果差,导致采用这种磁碗的扬声器灵敏度低,而扬声器的灵敏度低会使得扬声器系统跟不上使用环境中的反应速度,产生瞬态失真,严重影响扬声器发声的清晰度,降低了扬声器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扬声器,解决现有技术中扬声器的磁碗碗壁厚度小而使得磁碗的导磁效果差,从而降低了扬声器的灵敏度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和收容于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磁钢,盆架设有容纳腔,磁碗置于容纳腔内并与盆架固定连接,磁碗包括底壁和自底壁向靠近振膜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侧壁,侧壁的远离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壁。进一步地,第二侧壁包括向远离振膜方向弯折的弯折部以及自弯折部向远离振膜方向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与第一侧壁贴合设置。进一步地,延伸部设置于第一侧壁远离磁钢的一侧。进一步地,第一侧壁设置于底壁的相对两侧,底壁包括设置有第一侧壁的第一侧边以及连接第一侧边的第二侧边,第一侧边设置有向底壁内凹陷的缺口部,第一侧壁自缺口部延伸。进一步地,底壁包括背离振膜方向的第一表面,延伸部包括垂直于延伸部延伸方向的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共平面。进一步地,弯折部垂直于扬声器的振动方向向磁钢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磁钢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磁碗的第一侧壁的远离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振膜方向弯折形成第二侧壁,使得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形成磁碗的新侧壁,增加了磁碗的侧壁厚度,从而增加了磁碗的导磁效果,采用此种设计的结构,可以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处的截面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中的磁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扬声器中的磁碗另一视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扬声器的较佳实施例,该扬声器包括盆架1和收容于盆架1内的振动系统10和磁路系统20,振动系统10包括振膜2和音圈3,磁路系统20包括磁碗4和磁钢5,盆架1设有容纳腔11,磁碗4置于容纳腔11内并与盆架1固定连接,磁钢5位于磁碗4的底部,磁钢5上还设有依附其上的极芯6。同时,磁碗4和磁钢5之间形成磁间隙,音圈3置于磁间隙中,振膜2与音圈3连接,当音圈3通电后,音圈3会在磁路系统20磁场的作用下振动,与此同时,音圈3驱动振膜2振动。一并参照图1-3,磁碗4包括底壁41和自底壁41向靠近振膜2的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一侧壁42,侧壁的远离底壁41的一侧向远离振膜2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壁43。在磁碗4的第一侧壁42的远离底壁41的一侧向远离振膜2方向弯折形成第二侧壁43,使得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形成磁碗4的新侧壁,增加了磁碗4的侧壁厚度,从而增加了磁碗4的导磁效果,采用此种设计的结构,可以提高扬声器的灵敏度。参见图4,具体的,第二侧壁43包括向远离振膜2方向弯折的弯折部431以及自弯折部431向远离振膜2方向延伸的延伸部432,延伸部432与第一侧壁42贴合设置。第二侧壁43的延伸部432和第一侧壁42贴合设置,可以使得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结构紧凑,节省装配空间。进一步地,延伸部432设置于第一侧壁42远离磁钢5的一侧。采用此种设置结构,可以避免延伸部432占用磁碗4内部安装磁钢5的空间。参见图5,进一步地,第一侧壁42设置于底壁41的相对两侧,底壁41包括设置有第一侧壁42的第一侧边411以及连接第一侧边411的第二侧边412,第一侧边411设置有向底壁41内凹陷的缺口部4111,第一侧壁42自缺口部4111延伸。通过在底壁41的第一侧边411设置缺口部4111,使得弯折形成的第二侧壁43和第一侧壁42形成新的侧壁后还位于底壁41原先的尺寸范围内,这样可以保持磁碗4本身的外部尺寸不改变,从而避免了磁碗4体积增大,进而导致扬声器的体积增大。进一步地,底壁41包括背离振膜2方向的第一表面413,延伸部432包括垂直于延伸部432延伸方向的第二表面4321,第一表面413与第二表面4321共平面。这样可以实现在保持底壁41外部的平整性之外最大限度的增加延伸部432的体积,从而使得磁碗4的导磁效果达到最优。进一步地,弯折部431垂直于扬声器的振动方向向磁钢5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磁钢5内。进一步地,弯折部431背离延伸部432的一端与磁钢5的朝向振膜2的表面齐平,这样可以避免造成第一侧壁42和第二侧壁43的高度高于磁钢5,导致磁碗4的重量增加以及造成材料浪费。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和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磁钢,所述盆架设有容纳腔,所述磁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所述磁碗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靠近所述振膜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扬声器,包括盆架和收容于所述盆架内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和音圈,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和磁钢,所述盆架设有容纳腔,所述磁碗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盆架固定连接,所述磁碗包括底壁和自所述底壁向靠近所述振膜的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远离所述底壁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向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弯折的弯折部以及自所述弯折部向远离所述振膜方向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侧壁贴合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小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