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0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包括机架、转动杆和集线轮,所述机架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机架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转动杆侧壁固定两个限位轮,所述转动杆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机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上端分别与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集线轮前端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该绞线机上料结构的使用效率,避免芯线产生较大晃动,也稳定了集线轮,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张力稳定,保证了绞线机正常工作的效率。

A Feeding Structure of Wi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束加工设备
,具体为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
技术介绍
绞线是电缆电线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艺,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绞线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绞线机又名高速绞线机,广泛应用于各类软/硬导体线及电子线的绞合。使多根单支导体细线相互缠绕形成一根线缆的绕线装置,达到线材工艺要求,其主要应用于电力电缆导体的绞合。绞线机上料时需要将芯线输送至绞线机构内以便进行绞线。现今芯线在输送过程中,芯线会沿着集线轮的轴心方向跳动。输送芯线至绞线机构内时因芯线的晃动造成集线轮的不稳定,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发生张力不稳的现象,且张力过大时芯线绷紧,导致芯线断裂,张力太小时芯线松弛,导致绞线不均匀,因此严重影响绞线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芯线的晃动造成集线轮的不稳定,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发生张力不稳的现象,且张力过大时芯线绷紧,导致芯线断裂,张力太小时芯线松弛,导致绞线不均匀,严重影响绞线机工作效率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包括机架、转动杆和集线轮,所述机架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机架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所述转动杆侧壁固定两个限位轮,所述转动杆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机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上端分别与转动套固定连接,所述集线轮前端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柱相匹配的安装孔,所述集线轮上设置有绕线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侧壁后端设置有垫片。优选的,两个所述限位轮之间的距离与集线轮前端面至后端面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在平面与机架和底座所在平面均垂直。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侧壁前端开设有外螺纹,且所述固定柱通过外螺纹固定连接有螺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首先将集线轮通过安装孔穿插在固定柱上,然后利用螺帽将集线轮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第一液压缸和第一液压缸将集线轮进行支撑,在拉取芯线时通过集线轮在固定柱上进行转动,然后集线轮通过限位轮进行限制,从而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进而减轻晃动,解决了芯线的晃动造成集线轮的不稳定,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发生张力不稳的现象,且张力过大时芯线绷紧,导致芯线断裂,张力太小时芯线松弛,导致绞线不均匀,严重影响绞线机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该绞线机上料结构的使用效率,避免芯线产生较大晃动,也稳定了集线轮,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张力稳定,不会产生芯线断裂和芯线松弛的缺陷,保证了绞线机的正常工作的效率。2.通过设置安装槽、第一液压缸和转动套,当使用绞线机上料结构时,可以使转动套在安装槽中上下移动,保证转动杆在协调集线轮进行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定,从而保证该绞线机上料结构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固定柱;3、垫片;4、安装槽;5、第一液压缸;6、转动杆;7、限位轮;8、转动轴;9、转动套;10、底座;11、第二液压缸;12、集线轮;13、安装孔;14、绕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提高该绞线机上料结构的使用效率,避免芯线产生较大晃动,也稳定了集线轮,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张力稳定,不会产生芯线断裂和芯线松弛的缺陷,保证了绞线机的正常工作的效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包括机架1、转动杆6和集线轮12,机架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机架1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两个安装槽4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5,转动杆6侧壁固定两个限位轮7,转动杆6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转动轴8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9,机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0,底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11,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上端分别与转动套9固定连接,集线轮12前端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柱2相匹配的安装孔13,集线轮12上设置有绕线槽14。本实施例中,在对绞线机上料结构进行使用时,首先将集线轮12通过安装孔13穿插在固定柱2上,然后利用螺帽通过固定柱2侧壁前端的外螺纹将集线轮12进行限位,然后通过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将集线轮12进行支撑,其中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的型号均为JRC-3T,在拉取芯线进行绞线时通过集线轮12在固定柱2上进行转动,然后集线轮12通过限位轮7进行限制集线轮12的大幅度晃动,从而带动转动杆6进行协同转动,进而保证了芯线的张力稳定,提高了该绞线机上料结构的使用效率,避免芯线产生较大晃动也稳定了集线轮12,从而使芯线的输送张力稳定,不会产生芯线断裂和芯线松弛的缺陷,保证了绞线机的正常工作的效率。实施例2请参阅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固定柱2侧壁后端设置有垫片3,可以通过垫片3防止集线轮12在转动的过程中对机架1造成磨损,也保证了集线轮12的使用寿命,两个限位轮7之间的距离与集线轮12前端面至后端面距离相同,可以保证恰好的通过限位轮7对集线轮12进行限位,防止集线轮12产生晃动的情况,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所在平面与机架1和底座10所在平面均垂直,可以在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将转动杆6进行升降的过程中使限位轮7较好的卡在集线轮12两侧,从而便于进行使用,提高了使用寿命,固定柱2侧壁前端开设有外螺纹,且固定柱2通过外螺纹固定连接有螺帽,利用螺帽通过外螺纹快速将集线轮12固定在固定柱2上。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包括机架(1)、转动杆(6)和集线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机架(1)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两个所述安装槽(4)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转动杆(6)侧壁固定两个限位轮(7),所述转动杆(6)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9),所述机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上端分别与转动套(9)固定连接,所述集线轮(12)前端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柱(2)相匹配的安装孔(13),所述集线轮(12)上设置有绕线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绞线机上料结构,包括机架(1)、转动杆(6)和集线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柱(2),所述机架(1)前端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两个所述安装槽(4)内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转动杆(6)侧壁固定两个限位轮(7),所述转动杆(6)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所述转动轴(8)侧壁转动连接有转动套(9),所述机架(1)下端固定连接有底座(10),所述底座(10)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液压缸(11),所述第一液压缸(5)和第二液压缸(11)上端分别与转动套(9)固定连接,所述集线轮(12)前端中部贯穿开设有与固定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岳西县宁远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