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8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循环框管,所述循环框管外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所述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与循环框管连通,所述循环框管中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处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框管与发热管实现内部水的循环,通过缠绕在发热管上的电磁线圈实现对水的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部加热的采暖解决方案,通过风扇实现暖风的送出,通过背板实现风扇的安装和风扇的进风,通过安装腔实现风扇的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作用于发热管的加热通道,电磁加热效率≥98%,直接作用于发热本体,采暖热量均匀,不存在温度梯度。

An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采暖设备
本技术属于采暖供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采暖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电采暖方式主要为发热电缆辐射、电热膜、蓄能式和电热水采暖。各种采暖方式适合不同的领域,办公和住宅采用的大多是电热水、导热介质循环式采暖设备。循环电暖气利用在散热器中充注水或导热介质,在散热器中循环达到采暖的目地。以上采暖设备存在的问题是:热源主要采用电阻发热方式实现,电阻丝经发热存在老化问题,不易长期使用。采用电阻加热方式,没有完全实现外壳和电源的分离,容易导致外壳带电而导致发生电击事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采暖设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包括支脚,所述支脚上设置有循环框管,所述循环框管外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所述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与循环框管连通,所述循环框管中设置有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处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所述发热管为多根,发热管平行等间距的设置在循环框管中。所述发热管为纵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缠绕在每根发热管上的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包裹有绝缘保护层。所述循环框管背部设置有背板,所述背板中形成多个格栅。所述背板、循环框管之间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中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出风口朝向发热管。所述冷水进水管为直管,冷水进水管一端与补水箱连通,其另一端通过冷水接口与循环框管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中设置有Ⅰ号阀门。所述热水出水管为弯管,热水出水管一端通过热水接口与循环框管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中设置有Ⅱ号阀门。所述循环框管上端形成安装柱,所述安装柱上设置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安装柱之间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循环框管上端还设置有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计。本技术通过循环框管与发热管实现内部水的循环,通过缠绕在发热管上的电磁线圈实现对水的加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部加热的采暖解决方案,通过风扇实现暖风的送出,通过背板实现风扇的安装和风扇的进风,通过安装腔实现风扇的安装,本技术直接作用于发热管的加热通道,电磁加热效率≥98%,直接作用于发热本体,采暖热量均匀,不存在温度梯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冷水进水管、热水出水管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发热管的局部示意图;其中:1支脚2循环框管3发热管4压力计5控制柜6冷水进水管7热水出水管8Ⅰ号阀门9Ⅱ号阀门10背板11格栅12风扇13安装腔14安装柱15冷水接口16热水接口17电磁线圈18绝缘保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4所示,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包括支脚1,所述支脚1上设置有循环框管2,所述循环框管2外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所述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与循环框管2连通,所述循环框管2中设置有发热管3,所述发热管3处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所述发热管3为多根,发热管3平行等间距的设置在循环框管2中。所述发热管3为纵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缠绕在每根发热管3上的电磁线圈17,所述电磁线圈17包裹有绝缘保护层18。所述循环框管2背部设置有背板10,所述背板10中形成多个格栅11。所述背板10、循环框管2之间形成安装腔12,所述安装腔12中设置有风扇12,所述风扇12的出风口朝向发热管3。所述冷水进水管6为直管,冷水进水管6一端与补水箱连通,其另一端通过冷水接口15与循环框管2连通,所述冷水进水管6中设置有Ⅰ号阀门8。所述热水出水管7为弯管,热水出水管7一端通过热水接口16与循环框管2连通,所述热水出水管7中设置有Ⅱ号阀门9。所述循环框管2上端形成安装柱14,所述安装柱14上设置有控制柜5,所述控制柜5、安装柱14之间为焊接或螺栓连接。所述循环框管2上端还设置有检测压力用的压力计4。所述控制柜5、安装柱14之间螺栓连接时,所述安装柱14中形成螺纹孔,控制柜5的底部形成通孔,螺栓穿过通孔拧入到安装柱14的螺纹孔中。所述循环框管2为矩形或者方形状,其中空部分用于安装发热管3。所述风扇12均布设置在背板10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2为二十个。所述风扇12、电磁线圈17的控制按钮均设置在控制柜5中。所述风扇12、电磁线圈17的供电电路为常规电路,本文中不进行具体描述。所述压力计4能够实时监测循环水的水压。所述循环框管2、发热管3组成平板网状水管,且由中部的发热管3对平板网状水管中的循环水进行加热。本技术利用电磁场涡流加热原理,即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磁性物体在磁场内产生无数磁力线涡流,磁力线涡流使磁性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碰撞、摩擦,瞬间产生高热能。利用的电磁场涡流加热,涡流的热效能直接作用于加热通道,电磁加热效率≥98%。此技术应用在采暖上,直接作用于发热本体,采暖热量均匀,不存在温度梯度,电源与外壳分离,绝缘等级可以达到100MΩ以上,保证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循环框管2、发热管3可以但不限于一体注塑成型。所述冷水进水管6或循环框管2中设置有水泵。所述支脚1处还可以设置有便于移动的脚轮。本技术通过循环框管与发热管实现内部水的循环,通过缠绕在发热管上的电磁线圈实现对水的加热,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部加热的采暖解决方案,通过风扇实现暖风的送出,通过背板实现风扇的安装和风扇的进风,通过安装腔实现风扇的安装,本技术直接作用于发热管的加热通道,电磁加热效率≥98%,直接作用于发热本体,采暖热量均匀,不存在温度梯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包括支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上设置有循环框管(2),所述循环框管(2)外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所述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与循环框管(2)连通,所述循环框管(2)中设置有发热管(3),所述发热管(3)处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包括支脚(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上设置有循环框管(2),所述循环框管(2)外侧设置有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所述冷水进水管(6)、热水出水管(7)与循环框管(2)连通,所述循环框管(2)中设置有发热管(3),所述发热管(3)处设置有电磁加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为多根,发热管(3)平行等间距的设置在循环框管(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3)为纵向设置或者横向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组件包括缠绕在每根发热管(3)上的电磁线圈(17),所述电磁线圈(17)包裹有绝缘保护层(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采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框管(2)背部设置有背板(10),所述背板(10)中形成多个格栅(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磁采暖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华彪邹志胜王义成孙兆军陶然刘江潘飞林昊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