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组件和差速锁组件;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体、圆柱销、花键轴、花键锥齿轮和锥齿轮;花键轴以花键端相对的方向插入差速器壳体内;所述差速锁组件包括差速锁外壳、滑动结合齿套和固定结合齿套;差速锁外壳的一端与差速器壳体配合固定,其另一端与滑动结合齿套相配合;固定结合齿套固定在对应一侧的花键轴上,滑动结合齿套套置在花键轴上,与差速锁外壳或固定结合齿套之间配合,从而实现差速器的锁定与解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差速锁组件的设计,能够在一侧车路出现悬空失去抓地力的情况下将差速组件锁死,从而使两侧的车轮得到相同的扭矩,减少车辆打滑的机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

A Self-locking Differentia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
技术介绍
差速器作为车辆行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差速器在车辆上一旦装配完成,便需要长期工作,任何保养和维修都是不允许的。差速器结构紧凑,传动稳定,其零部件性能优越,使其拥有稳定的整体性能和高可靠性,适用于各类的坐骑式割草机,市政扫地机,高尔夫球车和沙滩车等。一般的园林差速器不带自锁功能,其缺点是若其中一根轴或一个车轮失去抓地力,全车的动力就会输往失去抓地力的轴或车轮,使该车轮产生打滑现象。而此设计配备差速锁,在车辆打滑时,能迅速锁紧差速器,使两驱动桥变为刚性联结,把大部分的扭矩甚至全部的扭矩传给不滑转的驱动桥,充分利用它的附着力而产生足够的牵引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差速器不能锁止,在一侧车轮不抓力出现的打滑现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组件和差速锁组件;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体、圆柱销、花键轴、花键锥齿轮和锥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内侧中部带有相对的圆弧槽口,所述圆柱销以垂直于所述差速器壳体轴向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其两端嵌入在所述圆弧槽口中;所述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所述圆柱销上;所述花键轴以花键端相对的方向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内,所述花键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相对的两个花键轴的花键端上,并与所述圆柱销两端的所述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差速锁组件包括差速锁外壳、滑动结合齿套和固定结合齿套;其中,所述差速锁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配合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相配合;所述固定结合齿套固定在对应一侧的花键轴上,所述滑动结合齿套套置在所述差速锁外壳和固定结合齿套之间的花键轴上,并沿所述花键轴来回移动,与所述差速锁外壳或固定结合齿套之间配合,从而实现差速器的锁定与解锁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的内侧带有台阶槽,套置有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的所述花键轴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台阶槽相配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结合齿套与所述差速锁外壳之间通过销钉连接,其另一端靠近所述花键轴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填充有骨架油封。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差速锁外壳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配合端的内侧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填充有骨架油封。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远离所述差速锁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传动轮为链轮或齿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花键轴包括轴本体和花键端,所述花键端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本体的直径,并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所述花键端上环设有凹槽;所述花键锥齿轮套置在所述花键端上,并位于所述台阶面和凹槽之间。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花键锥齿轮的大口端与所述台阶面之间设置有垫片,其小口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凹槽内的卡簧固定。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卡扣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壳体的材质为压铸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通过差速锁组件的设计,能够在一侧车路出现悬空失去抓地力的情况下将差速组件锁死,从而使两侧的车轮得到相同的扭矩,减少车辆打滑的机会,提高行车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结构简单,作用机制灵活,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所示花键轴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差速器壳体,2.圆柱销,3.花键轴,4.花键锥齿轮,5.锥齿轮,6.垫片,7.卡簧,8.螺丝,9.传动轴,10.差速锁外壳,11.滑动结合齿套,12.固定结合齿套,13.骨架油封,14.滑动块,15.销钉,31.轴本体,32.花键端,33.台阶面,3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实施例1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包括:差速器组件和差速锁组件;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体1、圆柱销2、花键轴3、花键锥齿轮4和锥齿轮5。所述差速器壳体1的材质为压铸铝,采用铝压铸技术成型,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使差速器壳体1具有优异的散热性能。该差速器壳体1包括左壳体和右壳体,且左壳体和右壳体之间卡扣连接,方便装配与拆卸。所述左壳体和右壳体的连接处均带有向内伸出的凸部,当两者卡扣连接后,两个相对的凸部构成了圆弧槽口1-1。所述圆柱销2以垂直于所述差速器壳体1轴向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其两端嵌入在所述圆弧槽口1-1中.所述锥齿轮5有两个,分别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所述圆柱销2上。所述花键轴3有2个,包括轴本体3-1和花键端3-2,所述花键端3-2的直径小于所述轴本体3-1的直径,并在连接处形成台阶面3-3,所述花键端3-2上环设有凹槽3-4;所述花键轴3以花键端相对的方向沿轴向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1内,并与所述圆柱销2点接触;所述花键锥齿轮4有2个,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相对的两个花键轴3的花键端3-2上并位于所述台阶面3-3和凹槽3-4之间。具体地,所述花键锥齿轮4的大口端与所述台阶面3-3之间设置有垫片6,其小口端通过设置在所述凹槽3-4内的卡簧7固定。两个所述花键锥齿轮4均与所述圆柱销2两端的所述锥齿键5相啮合。所述差速器壳体1的左侧还通过螺丝8固定有传动轮9,该传动轮9同时装配在所述花键轴3上。所述传动轮9为链轮或齿轮,具体更具不同的车型进行选择,以满足不同设备的传动要求。所述差速锁组件包括差速锁外壳10、滑动结合齿套11和固定结合齿套12。其中,所述差速锁外壳10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1远离所述传动轮9的一端配合,并通过螺丝与差速器壳体1连接固定,所述差速锁外壳10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相配合,并沿配合面的内侧环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填充有骨架油封13,以形成密封结构,放置雨水、泥浆等的入侵。所述固定结合齿套12螺纹固定在对应一侧的花键轴3上。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套置在所述差速锁外壳10和固定结合齿套12之间的花键轴3上,并沿所述花键轴3来回移动,与所述差速锁外壳10或固定结合齿套12之间配合,从而实现差速器的锁定与解锁定。具体地,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的内侧带有台阶槽,套置有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的所述花键轴3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内设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的台阶槽相配合。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朝向所述差速锁外壳10的一端设有对称分布的4个销钉15,并通过这4个销钉15与所述差速锁外壳10连接,所述滑动结合齿套11的另一端靠近所述花键轴的一侧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填充有骨架油封13,形成密封结构,防止雨水或泥浆通过花键轴3进入滑动结合齿套11的内部,从而侵蚀滑动体。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发动机的动力经过传动轴进入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组件和差速锁组件;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体、圆柱销、花键轴、花键锥齿轮和锥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内侧中部带有相对的圆弧槽口,所述圆柱销以垂直于所述差速器壳体轴向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其两端嵌入在所述圆弧槽口中;所述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所述圆柱销上;所述花键轴以花键端相对的方向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内,所述花键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相对的两个花键轴的花键端上,并与所述圆柱销两端的所述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差速锁组件包括差速锁外壳、滑动结合齿套和固定结合齿套;其中,所述差速锁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配合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相配合;所述固定结合齿套固定在对应一侧的花键轴上,所述滑动结合齿套套置在所述差速锁外壳和固定结合齿套之间的花键轴上,并沿所述花键轴来回移动,与所述差速锁外壳或固定结合齿套之间配合,从而实现差速器的锁定与解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组件和差速锁组件;其中,所述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速器壳体、圆柱销、花键轴、花键锥齿轮和锥齿轮;所述差速器壳体内侧中部带有相对的圆弧槽口,所述圆柱销以垂直于所述差速器壳体轴向的方向安装在所述差速器壳体内,其两端嵌入在所述圆弧槽口中;所述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所述圆柱销上;所述花键轴以花键端相对的方向插入所述差速器壳体内,所述花键锥齿轮以小口端相对的方向装配在相对的两个花键轴的花键端上,并与所述圆柱销两端的所述锥齿轮相啮合;所述差速锁组件包括差速锁外壳、滑动结合齿套和固定结合齿套;其中,所述差速锁外壳的一端与所述差速器壳体的一端配合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相配合;所述固定结合齿套固定在对应一侧的花键轴上,所述滑动结合齿套套置在所述差速锁外壳和固定结合齿套之间的花键轴上,并沿所述花键轴来回移动,与所述差速锁外壳或固定结合齿套之间配合,从而实现差速器的锁定与解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锁的差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的内侧带有台阶槽,套置有所述滑动结合齿套的所述花键轴上设有键槽,所述键槽内设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台阶槽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自锁的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言奕王朱裔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得美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