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轭架-轴联接结构,其中轴(22、32)连接在轴联接部(20a、30a)的内部,所述轴连接部(20a,30a)设置在轭架(20、30)上并具有U形端面,其特征在于 轴联接部(20a、30a)包括用于沿轴向安置轴(22、32)的伸出部(20p)或凹槽部(30q), 轴(22、32)通过U形开口部(20g、30g)插入轴联接部(20a、30a),以及 轴(22、32)包括槽部(22f)或凸出部(32g),当轴(22、32)插入轴联接部(20a、30a)内部时,伸出部(20p)得以插向槽部(22f)或凸出部(32g)得以插入凹槽部(30q)。(*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轭架和轴的结构,其中轴与可应用于万向接头的轭架连接;特别涉及一种联接结构,其中当轴插入轭架时适当完成轴的安置,以便使轴和轭架连接。
技术介绍
通常,万向接头用作车辆驾驶装置中组件内的轴连接装置,如用于使小齿轮轴与中间轴连接的装置,在该连接装置中需要连接多个具弯曲自由度的轴。为了应用这样的万向接头,轴的端部连接轭架,轭架构成万向接头的一部分。图1A示出了轭架1和小齿轮轴2的普通联接结构。轭架1具有又部1f,叉部1f与U形轴联接部1a连成一体。轴联接部1a的两相对壁部1b和1c分别设置有通孔1d和螺钉孔1e。小齿轮轴2的端部具有螺栓宽度部2a,其两侧面2b相平行,顶面2c具有用于固定该连接的半圆形下凹部2d。应该指出的是,下凹部2d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使得当小齿轮轴2的螺栓宽度部2d设置在接合部1a轴向的安置位置时,下凹部2d的中心与通孔1d的中心和螺钉孔1e的中心一致。轭件1和小齿轮轴2彼此接合以形成图1B中所示的联接结构,其中将小齿轮轴2通过位于上部的开口部1g插入轭件1的轴联接部1a、将螺栓B插入轭件1的通孔1d并将螺栓B紧固在螺钉孔1e,从而使螺栓B与小齿轮轴2的下凹部2d接合。应该指出的是,根据是否能够插入螺栓B来判断是否将小齿轮轴2设置在安置位置,因为当插入的小齿轮轴2没有设置在相对于轴联接部1a的安置位置时,下凹部2d和通孔1d的位置彼此不一致,因此通孔1d受到侧面2b的阻挡而使螺栓B不能插入。当使螺栓B插不能入时,小齿轮轴2以合适的方式沿轴向移动,以便在再次插入螺栓B之前形成使下凹部2d和通孔1d彼此一致的位置。公开号为2000-310232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了这样一种轭架—轴联接结构。如上所述,当插入的小齿轮轴2不设置在安置位置时,基本上可以防止小齿轮轴的不良接合,因为能够根据不能使螺栓B插入的实情来判断小齿轮轴2没有设置在安置位置的实情。但是,当仅小齿轮轴2的螺栓宽度部2a端部插入轭架1的轴联接部1a而未到达通孔1d时,如图2所示,能够将螺栓B插入通孔1d。此外,由于螺栓宽度部2a暂时被支承在轴联接部1a中,即使在这种状态下,小齿轮轴2也不会立即跌落。因此产生一个问题,即,仅根据能否插入螺栓B不能防止小齿轮轴2的所有不良安置。此外,当轴联接部1a的内部空间宽度大于螺栓宽度部2a的厚度时,设置在轴联接部1a内部的螺栓宽度部2a有时向其中心的周围倾斜。当螺栓宽度部2a倾斜时,螺栓宽度部2a的下凹部2d也相对通孔1d倾斜。在不能使螺栓B插入的状态下,即使当下凹部2d沿轴向的位置与通孔1d的位置一致时,也会产生其它问题,即,会错误判断小齿轮轴2是否处于安置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轭架—轴联接结构,其中禁止在除安置位置外的其它位置使轴插入轭架,以便防止不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轭架—轴联接结构,其中防止了轴发生倾斜,并方便地实现连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轭架—轴联接结构中,轴连接于设置在轭架上并呈U形端面的轴联接部内部。轴联接部包括用于沿轴向安置轴的伸出部或凹槽部。轴通过U形开口部插入轴联接部,并包括槽部或凸出部,当轴插入轴联接部内部时,伸出部得以插向槽部或凸出部得以插入凹槽部。在本专利技术中,伸出部或凹槽部设置在轭架的轴联接部上,槽部或凸出部设置在轴上,通过伸出部插入槽部,或者通过凸出部插入凹槽部,可以固定要插入轴联接部的轴相对于轴联接部的位置。换句话说,当在关于轴联接部的明显远离安置位置的不正确位置插入轴时,防止了伸出部插入槽部或凸出部插入凹槽部,并由此禁止轴联接部与轴彼此的碰撞和轴自身的插入。因此,采用简单结构方便地解决了轭架和轴之间的不良接合问题。应该指出的是,为了方便进行轴的插入操作,最好使槽部的宽度大于伸出部的厚度。在这样的尺寸关系中,不以精确的方式来安置轴,而是将其安置在安置部中,该安置部覆盖包括安置位置的给定区域。但是,由于能采用其它方式如根据是否能插入螺栓而能够最终判断是否轴处于安置位置,因此不会产生任何问题。此外,与槽部和伸出部之间的尺寸关系类似,最好使凹槽部的宽度稍微大于凸出部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轭架—轴联接结构中,使轴连接于设置在轭架上并具有U形端面的轴联接部的内部。用于包覆轴联接部的包覆件附连在轭架上,包覆件包括用于安置轴的凸舌,凸舌由轴联接部的端面外围向内伸出。轴通过U形开口部插入轴联接部的内部,并包括槽部,当轴插入轴联接部内部时,凸舌将插向槽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凸舌设置在附连轴联接部的包覆件上,可以通过将凸舌插入设置在轴上槽部内,能够将轴固定在所要插入的位置。因此,能够解决轴插入不适当位置造成的轭架和轴之间的不良连接问题,而不用专门修改轭架本身。应该指出的是,与上述结构类似,最好通过使槽部宽度稍微大于凸舌厚度而方便轴的插入操作。此外,考虑到要方便地进行使包覆件连接到轴联接部上的操作,并保证方便地进行使彼此已经连接的轭架和轴进行分离的分离操作,最好用弹性材料如弹簧钢或合成树脂来形成包覆件。例如,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彼此已经连接的轭架和轴由于故障、调节或类似情况而需要分离,在这样的分离操作中,有时沿轴向从轭架中拔出轴。在这种情况下,凸舌插入槽部并与其接合,可以防止轴被拔出。但是,当凸舌是弹性件时,凸舌可以进行弹性变形并离开槽,同时将轴拔出,因此能够方便地将轴拔出。此外,由于在将轴拔出后弹性凸舌自然返回到其原先的状态,因此能够方便地实现装配操作,以便再次进行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轭架—轴结构中,包覆件可进一步包括压舌,用于将已插入的轴沿着轴插入方向压入到轴联接部内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果压舌设置在包覆件上,则通过压舌沿插入方向推压已插入轴联接部的轴。因此,可以采用凸舌防止安置在轴联接部内部的轴发生倾斜,保持轴的正常方位,实现轴和轭架之间更好的连接操作。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说明,可以更清楚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附图说明图1A是普通轭架和普通小齿轮轴彼此连接状态的透视图;图1B是轭架和小齿轮轴的普通联接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会在普通结构中发生的问题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轭架和小齿轮轴彼此连接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是包覆件的透视图;图5A是轭架和小齿轮轴的联接结构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中线A-A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将小齿轮轴由轭架拔出的状态的平面图;图7A是修改实施例轭架和小齿轮轴的平面图;图7B是另一修改实施例轭架和小齿轮轴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轭架和轴的联接结构。该实施例应用在使轭架10与小齿轮轴12连接的场合。轭架10具有附连有包覆件13的轴联接部10a,轴联接部10a具有U形端面10k,轭件10所具有的结构允许小齿轮轴12插入轴联接部10a并与之连接。轭件10是具有规定刚性的金属件,将其设置成这样的结构,该结构使轭部10f呈轴联接部10a的延长部。通孔10d和10e分别设置在轴联接部10a上彼此相对的壁部10b和10c中。此外,矩形凹槽部10h分别设置在壁部10b和10c的内表面10I和10j的部位。这些部位阻挡包覆件13的压舌13d,下面将对此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通过将弹性板件如弹簧钢弯曲成类似于轴联接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目茂孝,青田健一,铃木宽久,
申请(专利权)人: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