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振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080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振减振装置,其包括具有轴部和从轴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轮缘部分的离合器毂;同轴布置在离合器毂的相反两侧并可相对离合器毂转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保持在离合器毂与第一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第一推压件;保持在离合器毂与第二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第二推压件。第一推压件和第二推压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基材部分和面向轮缘部分的涂层部分,该涂层具有硬度比离合器毂小的金属颗粒和热固性树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车辆等的离合器盘上所使用的扭振减振装置。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减少部件和工序数量的扭振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离合器盘通常在旋转方向装配有减振装置。图5、6和7中公开了这样一种减振装置。所公开的离合器盘101的减振装置被安置在一离合器毂110和侧板120之间,包括螺旋弹簧140和推压件130。减振装置在离合器毂110和侧板120之间通过螺旋弹簧140传递扭矩。扭矩传递的扭矩特性有滞后现象,这是由于推压件130(如图8所示)产生的。推压件130包括基材131和摩擦件132。摩擦件132通过粘接层133粘接到基材131的面对离合器毂110轮缘部分的一个面上。但是,根据现有推压件130,粘接层133需要将摩擦件132保持到基材131上,因此增加了部件数量和生产工序,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减少部件数量和生产工序的扭振减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扭振减振装置,其包括具有轴部和从轴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轮缘部分的离合器毂;同轴布置在离合器毂的相反两侧,并可相对离合器毂转动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保持在离合器毂与第一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第一推压件和保持在离合器毂与第二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的第二推压件。第一推压件和第二推压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基材部分和面向轮缘部分的涂层部分,该涂层具有硬度比离合器毂小的金属颗粒和热固性树脂。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利用比现有离合器盘更稳定的滞后性,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和生产工序。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和附加特征将更加清楚,图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扭振减振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1中线A-A’所取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1中线A-A’所取的推压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显示推压件随其操纵时间的滞后变化曲线图。图5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扭振减振装置的正视图。图6是沿图5中线B-B’所取的剖面图。图7是沿图5中线B-B’所取的推压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图8是显示一扭振减振装置的扭振特性的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离合器盘(扭振减振装置)1的结构的正视图。图2是沿图1中直线A-A’所取的剖面图。图3是沿图1中直线A-A’所取的推压件附近的放大剖面图。离合器盘1包括离合器毂10、侧板20、推压件30、螺旋弹簧40和衬垫弹簧50。离合器毂10包括轴部和从该轴部径向向外伸出的轮缘11,如图1和2所示。在图2中,轮缘11与离合器毂10的轴部形成一个整体。但是,轮缘11和轴部也可以分开形成,使它们之间可以安装一小的弹簧。这样,轮缘11和轴部之间的小的扭转振动可以被吸收。离合器毂10还包括沿轮缘11径向向外方向敞开的槽口12。槽口12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即弹簧座41和42的外周边(见图1)相对轮缘11的外周边径向向外定位。侧板20设置成与离合器毂10同轴,并可相对其旋转。如图2所示,侧板20包括第一侧板20A和第二侧板20B,它们沿轴向布置在离合器毂10的相反两侧。第一侧板20A和第二侧板20B包括孔21以连接螺旋弹簧40的外周边。第一侧板20A和第二侧板20B通过铆钉销80在它们的周边部分将它们彼此连接起来。推压件30由垫片形的树脂材料形成,并置于离合器毂10和侧板20的各接触表面之间。如图2和3所示,推压件30包括第一推压件30A和第二推压件30B,其中第一推压件30A置于离合器毂10和第一侧板20A的各自接触面之间,第二推压件30B置于离合器毂10和第二侧板20B的各自接触面之间。第二推压件30B具有基材部分31和涂层部分32。涂层部分32设置在基材部分31的轮缘11一侧。涂层部分32涂覆有一层涂层,涂层包括比离合器毂10硬度小的软金属颗粒和热固性树脂。涂层部分32的厚度最好在15μm与35μm之间。软金属颗粒最好由锡、银、锌、铅、铋、镉和铟中的一种构成或由其中的多种构成。例如软金属颗粒可以采用尺寸为10μm、厚度为0.1μm的鳞状颗粒。另外,热固性树脂可采用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氢胺树脂、环氧树脂、非饱和聚酯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硬橡胶。最优选采用酚醛树脂。螺旋弹簧40被分别安置在离合器毂10和侧板20A和20B上的槽12和孔21中,彼此相对。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了四个螺旋弹簧40(也可能两个)。每个螺旋弹簧40容置在槽12和孔21中,由一对弹簧座41和42支承。如图2所示,衬垫弹簧50的径向向内部分被连接到第二侧板20B的径向向外部分。衬垫弹簧50和第二侧板20B通过铆钉销80彼此连接。一对摩擦件60被保持在发动机飞轮和压板(未示出)之间。另外,离合器毂10在内周表面上具有一花键部分,在该处其与变速器上具有一花键部分的输入轴相配合。根据本实施例的扭振减振装置1以前述方式用于离合器盘中。下面参照附图说明离合器盘1的操作。如图1和2所示,发动机(未示出)的驱动扭矩(扭转力矩)通过摩擦件60传递到该离合器盘的衬垫弹簧50。然后,驱动扭矩传递到与衬垫弹簧50相连接的侧板20B。施加给离合器盘的驱动扭矩的波动被传递给离合器毂10,同时通过螺旋弹簧40的压力作用,使驱动扭矩的滞后在侧板20A、20B和离合器毂10之间被缓解且稳定。然后,驱动扭矩被传递给变速器(未示出)的一输入轴。参照图4说明离合器盘1的推压件30随操纵时间的滞后变化。图4是比较离合器盘1的推压件30随操纵时间的滞后变化的曲线图。下面参照三个示例测量推压件随操纵时间而发生的滞后变化例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盘1(见图3表面涂覆有包括锌颗粒和树脂涂层的推压件30),例2是根据比较示例1的离合器盘1(见图7,表面被粘接到摩擦件上的推压件30),例3是根据比较示例2的离合器盘1(表面未涂覆包括锌颗粒和树脂涂层的推压件30)。这三个离合器盘1的结构除了推压件30外基本相同。比较示例2示出了更大的滞后变化。比较示例1比比较示例2具有较小滞后变化。本实施例示出了最小的滞后变化,即滞后变化更加稳定。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利用比现有离合器盘更稳定的滞后性,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和生产工序。上面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原理、优选实施例和操作方法。但是,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而且,此处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因此,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所有变化、改进或等同设计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扭振减振装置(1),包括离合器毂(10),其具有轴部和从所述轴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轮缘部分(11);第一侧板(20A)和第二侧板(20B),它们同轴布置在所述离合器毂的相反两侧,并可相对所述离合器毂转动;第一推压件(30A)和第二推压件(30B),它们分别保持在所述离合器毂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和所述离合器毂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压件(30A)和第二推压件(30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基材部分(31)和面对轮缘部分(11)的涂层部分(32),所述涂层(32)具有硬度比离合器毂小的金属颗粒和热固性树脂。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振减振装置(1),其中,所述金属颗粒由锡、银、锌、铅、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振减振装置(1),包括:离合器毂(10),其具有轴部和从所述轴部沿径向向外延伸的轮缘部分(11);第一侧板(20A)和第二侧板(20B),它们同轴布置在所述离合器毂的相反两侧,并可相对所述离合器毂转动;第一推压 件(30A)和第二推压件(30B),它们分别保持在所述离合器毂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和所述离合器毂与所述第二侧板的接触表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压件(30A)和第二推压件(30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基材部分(31)和面对 轮缘部分(11)的涂层部分(32),所述涂层(32)具有硬度比离合器毂小的金属颗粒和热固性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士幸久深谷伸树北田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