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及移动机器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031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及移动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包括:底盘,底盘开设有过孔,底盘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滚轮,与底盘枢接,滚轮的下端伸出过孔,滚轮的上端位于两安装板之间;限位件,与两安装板连接,以使两安装板保持固定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通过用限位件连接位于滚轮两侧的安装板,使得两安装板能保持固定间距,避免两安装板相互靠近而触碰滚轮,从而有效防止滚轮在滚动过程中受阻,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稳定性。

Mobile Robot's Stable Chassis System and Mobile Rob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及移动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智能机器人,通常会在其壳体内设置多个电机,并且智能机器人的底座上设置多个滚轮,每一滚轮对应与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且每一滚轮部分伸出底座设置,并在对应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以带动智能机器人移动。然而,传统的智能机器人的滚轮仅仅是依靠电机的输出轴进行固定,这就使得智能机器人跌落时,滚轮会因其两侧受力不均而导致其与电机的输出轴的连接处被损坏或者导致电机的输出轴被折弯,进而导致智能机器人无法正常移动。示例性技术通过将滚轮的两侧与两安装板连接来提高稳定性,但两安装板的上端与滚轮之间缺少限位结构,容易使安装板的上端与滚轮接触而阻碍滚轮滚动,降低了智能机器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旨在解决如何提高机器人稳定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开设有过孔,所述底盘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滚轮,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滚轮的下端伸出所述过孔,所述滚轮的上端位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限位件,与两所述安装板连接,以使两所述安装板保持固定间距。优选地,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滚轮的顶部,所述限位件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呈板状设置,且所述限位件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优选地,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限位件的两侧边凹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的定位槽。优选地,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限位件开设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固定孔与通孔可通过紧固件串接。优选地,两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滚轮轴向上的两侧,并邻近所述过孔设置。优选地,所述滚轮包括轮体及滚轴,所述滚轴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安装板枢接。优选地,所述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滚轴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滚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的外壳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包括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该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开设有过孔,所述底盘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滚轮,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滚轮的下端伸出所述过孔,所述滚轮的上端位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限位件,与两所述安装板连接,以使两所述安装板保持固定间距。本技术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通过用限位件连接位于滚轮两侧的安装板,使得两安装板能保持固定间距,避免两安装板相互靠近而触碰滚轮,从而有效防止滚轮在滚动过程中受阻,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的局部爆炸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底盘11过孔12安装板20滚轮30限位件121定位凸起31定位槽122固定孔32通孔40紧固件21轮体22滚轴50驱动装置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包括:底盘10,所述底盘10开设有过孔11,所述底盘10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12;滚轮20,与所述底盘10枢接,所述滚轮20的下端伸出所述过孔11,所述滚轮20的上端位于两所述安装板12之间;限位件30,与两所述安装板12连接,以使两所述安装板12保持固定间距。在本实施例中,底盘10用以支撑机器人的上壳及内部结构。过孔11的形状与滚轮20的横截面形状适配,过孔11可位于两安装板12之间,滚轮20可与安装板12枢接,也可与过孔11的孔缘枢接,只需满足滚轮20可承载底盘10即可。两安装板12可位于滚轮20径向上的两侧,也可位于滚轮20轴向上的两侧,只需满足滚轮20位于两安装板12之间即可。限位件30可位于滚轮20的上方,也可位于滚轮20横向上的一侧,只需满足限位件30与两安装板12连接即可。限位件30可呈杆状、板状或复合形状设置,只需满足限位件30能同时与两安装板12连接,使两安装板12保持固定间距即可。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安装板12下端一般会与底板固定,因此限位件30主要防止安装板12的上端朝滚轮20倾斜或变形,因而安装板12与限位件30连接的位置优选靠近安装板12的顶部。本技术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通过用限位件30连接位于滚轮20两侧的安装板12,使得两安装板12能保持固定间距,避免两安装板12相互靠近而触碰滚轮20,从而有效防止滚轮20在滚动过程中受阻,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两所述安装板12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滚轮20的顶部,所述限位件30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12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30位于滚轮20的上方,并与两安装板12的顶壁连接,可使限位件30的结构形状更加简单,从而可使两安装板12的上端保持固定间距,有效防止两安装板12的上端朝滚轮20倾斜或变形,提高了滚轮20工作的稳定性,同时也使安装板12与限位件30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紧凑。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限位件30呈板状设置,且所述限位件30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12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呈板状设置的限位件30的下表面连接于两安装板12的顶壁,呈板状设置的限位件30能增加与两安装板1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与两安装板12的连接强度。此外,呈板状设置的限位件30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开设有过孔,所述底盘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滚轮,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滚轮的下端伸出所述过孔,所述滚轮的上端位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限位件,与两所述安装板连接,以使两所述安装板保持固定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开设有过孔,所述底盘上凸设有两相对的安装板;滚轮,与所述底盘枢接,所述滚轮的下端伸出所述过孔,所述滚轮的上端位于两所述安装板之间;限位件,与两所述安装板连接,以使两所述安装板保持固定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凸出于所述滚轮的顶部,所述限位件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呈板状设置,且所述限位件的两侧边分别连接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限位件的两侧边凹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适配的定位槽。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机器人的稳定底盘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勇斌郗亚东何文泳罗法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奇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