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0009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包括: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以配管成品级S‑N曲线为基础,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建立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获取的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为基础,结合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大于等于目标使用年限,空调管路合格。本发明专利技术计算出的空调配管疲劳寿命简便且准确率高。

A Method for Determining Fatigue Life of Air Conditioning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
技术介绍
在空调器设计领域,如何进行管路优化控制配管成本、同时保证配管可靠性防止断管就显得尤为关键,而目前空调企业配管疲劳寿命预测普通是根据铜材S-N曲线来估计的。该方法缺点:一是未考虑真实空调管路的实际形状、尺寸、表面状态、焊接、工作环境和工作载荷等因素影响;二是计算过程复杂、如安全系数等需靠经验确定。其结果要么管路设计过度安全造成材料性能浪费,要么配管早期断裂给客户和企业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以解决空调管路疲劳寿命判断复杂、不准确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包括: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以配管成品级S-N曲线为基础,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建立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获取的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为基础,结合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大于等于目标使用年限,空调管路合格。由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计算出的空调配管疲劳寿命简便且准确率高。可选地,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包括:步骤1:选取同类型空调样机,分成N组进行测试,每一组得到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其中N,M为预先定义的正整数;步骤2:以每一组得到的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为基础,绘制配管成品级S-N曲线。由此,通过N组样机的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绘制的配管成品级S-N曲线,数据多,疲劳寿命曲线更可靠。可选地,步骤2之后,还包括:选取其他类型空调样机,采用步骤1的方法进行测试,补充完善配管成品级S-N曲线。由此,配管成品级S-N曲线包括不同类型空调样机的数据,其疲劳寿命曲线更加可靠。可选地,步骤1包括:每一组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11:选择一台空调样机,在管路系统危险部位布置应力应变片;并将空调放入激振台内,连接应力测试设备、开启冷媒泄漏报警器;步骤12:将激振台激励频率调整到系统共振频率,开启空调,并调整激励力大小使管路最大应力达到阈值范围;步骤13:锁定激励力开始测试,直到冷媒泄漏报警器报警并自动停机,拆机检查确认管路裂漏部位,找到对应应力通道,记录应力值,并计算循环次数;步骤14:重复步骤11至13,对剩下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应力值以及循环次数的集合。由此,对空调样机进行测试,解决了材料级疲劳寿命曲线未考虑空调管路的实际形状、尺寸、表面状态、焊接、工作环境和工作载荷等因素对真实寿命的影响问题。可选地,步骤11之前包括:步骤10:选择空调样机,通过实验识别出管路系统的危险部位。由此,找出管路系统的危险部位后,便于后续对样机的测试。可选地,步骤10包括:选择售后断管投诉机型,抽N台在加速寿命台上试验,通过正弦扫频找到管路系统共振频率fc,并固定频率激励复现售后断管,锁定最先裂漏的部位作为所述危险部位,以及再同步通过仿真把其他危险部位识别出来。由此,通过激励复现售后断管,能够快速找出管路系统的危险部位。可选地,每一组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时,管路最大应力达到的阈值范围不同。由此,不同组采用不同的阈值,得到的数据个多更全面,其疲劳寿命曲线更加可靠。可选地,以获取的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为基础,结合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包括:先根据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以及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分别计算出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的阶段疲劳损失;再将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的阶段疲劳损失带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中,计算求出空调配管疲劳寿命。由此,先计算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的阶段疲劳损失,再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结果更加准确。可选地,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为:其中,Cp为配管疲劳寿命,Di为运输、启停、平稳运行三个过程的阶段疲劳损失。由此,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更合理、计算结果更精确。可选地,运输、启停、平稳运行三个过程的阶段疲劳损失计算公式为:其中,Di为运输、启停、平稳运行三个过程的阶段疲劳损失;ni为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Ni为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由此,计算出的运输、启停、平稳运行三个过程的阶段疲劳损失后,便于带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从而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每一组空调样机进行测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通过研究售后断管投诉案例可知,空调配管疲劳破坏主要是在运输、启停和平稳运行三个过程,其中,运输是指:空调在生产线下线后,空调的整个运输过程;因为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搬运会对空调管路造成较大的影响;启停是指:空调每次开始工作和停止工作的过程,因为空调开始工作时,管路中的冷媒是由静到动的过程,空调停止工作时,管路中的冷媒是由动到静的过程,两者瞬间的改变,会对管路造成一定影响;平稳运行是指:空调运行过程中变频产生的振动,会对管路造成一定影响。如图1-2所示,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步骤1:选取同类型空调样机,分成N组进行测试,每一组得到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其中N,M为预先定义的正整数;空调样机优选为售后投诉机型,由此,便于针对该类机型进行分析,判断其管路设计是否合格,在实际测试中,同类型的空调样机一般分为7-9组,每组10-20台进行测试。其中,每一组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11:选择一台空调样机,在管路系统危险部位布置应力应变片;并将空调放入激振台内,连接应力测试设备、开启冷媒泄漏报警器;步骤12:将激振台激励频率调整到管路系统共振频率,开启空调,并调整激励力大小使管路最大应力达到阈值范围;步骤13:锁定激励力开始测试,直到冷媒泄漏报警器报警并自动停机,拆机检查确认管路裂漏部位,找到对应应力通道,记录应力值,并计算循环次数;步骤14:重复步骤11至13,对剩下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应力值以及循环次数的集合。在管路系统危险部位布置应力应变片时,在危险部位内弯、外弯、左侧面、右侧面粘贴应力应变片,对应力应变片引出线打胶做好防护。应力通道与测试时布置的应力应变片数量有关,多少个应力应力片,就有多少个应力通道。一般布置的应力应变片在15片以上(即15个以上通道)。一个危险部位就有内弯、外弯、左侧面、右侧面4点,裂漏时只会对应其中一点,所以,要找到该点对应通道的应力数据及时间,才能用来绘制S-N曲线。步骤11之前包括:步骤10:选择空调样机,通过实验识别出管路系统的危险部位。具体地,选择售后断管投诉机型,抽N台在加速寿命台上试验,通过正弦扫频找到管路系统共振频率,并固定频率激励复现售后断管,锁定最先裂漏的部位作为所述危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以配管成品级S‑N曲线为基础,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建立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获取的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为基础,结合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大于等于目标使用年限,空调管路合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以配管成品级S-N曲线为基础,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对应应力下的第一循环次数;分别获取空调配管运输、启停、平稳运行在目标使用年限下的第二循环次数;建立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以获取的第一循环次数和第二循环次数为基础,结合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计算模型计算空调配管疲劳寿命;若空调配管疲劳寿命大于等于目标使用年限,空调管路合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配管成品级S-N曲线,包括:步骤1:选取同类型空调样机,分成N组进行测试,每一组得到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其中N,M为预先定义的正整数;步骤2:以每一组得到的M个应力值以及对应的循环次数为基础,绘制配管成品级S-N曲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之后,还包括:步骤3:选取其他类型空调样机,采用步骤1的方法进行测试,补充完善配管成品级S-N曲线。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管路疲劳寿命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每一组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时,按照如下方法;步骤11:选择一台空调样机,在管路系统危险部位布置应力应变片;并将空调放入激振台内,连接应力测试设备、开启冷媒泄漏报警器;步骤12:将激振台激励频率调整到系统共振频率,开启空调,并调整激励力大小使管路最大应力达到阈值范围;步骤13:锁定激励力开始测试,直到冷媒泄漏报警器报警并自动停机,拆机检查确认管路裂漏部位,找到对应应力通道,记录应力值,并计算循环次数;步骤14:重复步骤11至13,对剩下空调样机进行测试,最终得到应力值以及循环次数的集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江华古汤汤白韦许真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