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板胶层结构及屏幕弯折区结构、显示屏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69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及屏幕弯折区结构、显示屏幕,所述补强板胶层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中间层为硬质板层,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所述第一、第二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第二粘性胶层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在拆解所述补强板胶层时可以轻松拆解开,避免了线路新增断裂的风险,提升产品返修良率。

Structures of glue layer of reinforcing board, bending area of screen and display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强板胶层结构及屏幕弯折区结构、显示屏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及屏幕弯折区结构、显示屏幕。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消费电子行业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子产品,对电子产品的创新力度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折叠屏手机概念开始盛行,逐渐被各大厂商重视,成为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方向。在现代通信行业中,手机、电视、平板、笔记本、数码相机等产品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各种显示设备也正向可弯折发展,在柔性全面屏显示模块制造中,必然需要使用弯折工艺。而现在产品设计在弯折制程后,如果弯折区品质不达标需要拆解,因弯折补强板胶带具有强粘性,拆解后会造成严重的金属线路损伤,使产品无法返工,降低产品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通过新的补强板胶层的分段式结构,在补强板胶的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强粘性胶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胶材料或无粘性的PET材料。使得弯折区在拆解时可以轻松拆解开,避免了拆解时造成金属线路的损坏,提升产品的返修良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补强板胶层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中间层为硬质板层,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其中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两端采用所述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所述弱粘性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的所述中间层为硬质PET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压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硬质PET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压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弱粘性胶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间隔的设置有压敏胶材料,其中,在所述压敏胶材料之间设置有所述弱粘性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热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热敏胶材料。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屏幕弯折区结构,所述屏幕弯折区结构包含第一背板,第二背板,以及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适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其中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弯折区结构,所述屏幕弯折区结构还包含第一面板,弯折区,第二面板,以及金属线,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通过所述弯折区连接,所述第一背板置于所述第一面板下面,所述第二背板置于所述第二面板下面,将所述弯折区弯折后,所述第二背板和所述第一背板通过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粘着一起。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弯折区结构,所述金属线贯穿所述第一面板、所述弯折区和所述第二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幕,包括屏幕弯折区结构,所述屏幕弯折区结构包含第一背板,第二背板,以及补强板胶层结构,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适于设置于所述第一背板和所述第二背板之间;其中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中间层为硬质板层,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其中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两端采用所述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所述弱粘性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新的补强板胶采用分段结构,在补强板胶的粘性胶层的使得两端采用强粘性胶,中间采用弱粘性胶或无粘性PET,弯折区拆解时可以轻松将第二背板区域与补强板胶带分离,且补强板胶带就可以撕除。避免弯折区线路新增断裂的风险,提升产品返修良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些补强板胶的结构设计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弯折区结构的弯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产品的设计,在弯折制程后,如果弯折区品质不达标需要拆解,因弯折补强板胶带具有强粘性,拆解后会造成严重的金属线路损伤本实施例能够解决该缺陷。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7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所述补强板胶层7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701,中间为硬质板层702,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703,其中所述第一粘性胶层701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701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所述第二粘性胶层703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703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中间硬质板层采用硬质PET材料。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将补强板胶层7的粘性胶层做分段的结构设计,减小了胶体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补强板胶的拆解难度。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7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701的两端为压敏胶材料,中间为硬质PET材料;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中层为硬质PET材料702;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703的两端为压敏胶材料,中间为硬质PET材料。其中,所述补强板胶层7设计为分段结构式,以此来减小胶材的贴合面积,便于胶材的拆解。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压敏胶材料可以替换成受热便减小粘性的热敏胶材料。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补强板胶层7在弯折区2拆解时,可以轻松的将所述第二背板6与所述补强板胶层7分离开来,而且,所述补强板胶层7可以撕下来,重新加工处理。因此,可以避免了在弯折区2的线路产生断裂的风险,提升了产品的返修良率。如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些补强板胶层7的结构设计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补强板胶层7的结构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计。如图2中的A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补强板胶层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第一粘性胶层701为热敏胶材料;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中间层702为硬质PET材料;所述补强板胶7的第二粘性胶层703为热敏胶材料。其中,所示热敏胶材料在受热时(温度约为80℃),热敏胶材料的粘性会减弱。因此,在拆解时将所述补强板胶加热至80℃左右时,所述补强板胶层7便会脱落。如图2中的B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补强板胶层7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701的两端为压敏胶材料,中间为弱粘性胶材料;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中间层702为硬质PET材料;所述补强板胶层7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中间层为硬质板层,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其中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两端采用所述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所述弱粘性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为三层结构,上层为第一粘性胶层,中间层为硬质板层,下层为第二粘性胶层;其中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一粘性胶层两端采用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弱粘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为分段结构,所述第二粘性胶层两端采用所述强粘性材料,中间采用所述弱粘性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胶层结构的所述中间层为硬质PET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压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硬质PET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压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弱粘性胶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间隔的设置有压敏胶材料,其中,在所述压敏胶材料之间设置有所述弱粘性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板胶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两端采用热敏胶材料,所述第一粘性胶层和所述第二粘性胶层的中间采用热敏胶材料。7.一种屏幕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翠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